-
2015聊城两会
2015年聊城两会特别报道
-
中国美女城市排行榜出炉 如何保
近日,一份由中国内地网友投票评选出的《2014新版中国内...
适应新常态,聊城九个方面“使劲”
来源:齐鲁晚报 作者:张跃峰 凌文秀 2015-03-03 13:55:00
以建设“宜居宜业宜游”城市为目标,着力在提升层次、保障质量、精细管理上下功夫,力争城镇化率提高3个百分点。挖掘、利用好丰富的文化资源,着力增强文化软实力,努力把聊城打造成为思想基础巩固、服务体系健全、产业优势突出、发展活力强劲的文化强市。
本报聊城3月2日讯(记者 张跃峰 凌文秀) 2月27日,市长王忠林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今年围绕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困难和问题将着力办好“十件民生实事”,提出了从10个方面带给群众的具体红利。
提升就业水平。加强聊城创业大学建设,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免费开展职业技能和创业培训5.5万人,新增城镇就业5万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1.5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7万人,让更多的群众掌握一技之长,实现充分就业。
提升社保水平。每人每年农村低保标准提高到2500元,五保集中供养标准提高到5000元,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提高到1020元,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380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40元,进一步提高城市低保、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失业保险金等标准,努力让群众生活更有保障。
提升办学水平。加强农村中小学建设,对148所学校实施校舍标准化建设,对110所学校食堂进行改造提升,确保让学生喝上热水、吃上热饭;中心城区新建改建中小学9所,建成市实验幼儿园,启动市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全面完成中小学旱厕改水厕工程;推进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抓好省级区域医疗中心、中澳国际合作医院等项目建设,扎实推进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实施农村贫困家庭先心病儿童免费手术等“四大免费工程”,在乡镇卫生院全面建设标准化国医堂,积极推进医疗卫生服务进社区、进家庭活动,努力让群众就医更加便利。“四大免费工程”包括免费为农村贫困家庭先天心脏病儿童实施手术,免费实施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免费筛选新生儿丙酮尿症等四种遗传代谢性疾病,免费为农村适龄妇女检查乳腺癌、宫颈癌。
提升城市宜居水平。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性安居工程5.2万套,其中公共租赁住房7967套。中心城区新建提升公园3处,新增集中供热面积100万平方米,新建改建公共卫生间100座,对50个老旧小区进行改造提升,努力让市民生活更加舒适。
提升交通服务水平。中心城区新增新能源公交车200辆,新增优化公交线路13条;新建停车场11处,增加停车位2000个,努力让市民出行更加便捷。
提升文化体育服务水平。实施“一村一场戏”工程,新建改造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1000个。新增城市社区全民健身工程80处、农村730处,90%的城市社区建成15分钟体育健身圈。
提升养老服务水平。加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新增养老床位4000张、城市社区日间照料中心50处、农村幸福院115处,努力让老年人更好地安度晚年。
提升食品药品安全水平。完善市、县、乡、村四级食品药品监管网络,加大初级农产品监管力度,主要农产品抽检合格率达到98%以上,打造食品药品安全放心城市。
提升扶贫开发水平。选择100家企业带动200个贫困村,在150个贫困村派驻“第一书记”,帮助10万农民群众脱贫奔康。
本报记者 张跃峰 凌文秀
3月2日下午,聊城市十六届人大五次会议胜利闭幕,会议谋划了今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2月27日在会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市长王忠林提出做好今年的政府工作,必须把思想统一到中央关于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重大战略判断上来,主动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做到“调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工作中将重点抓好9个方面,对此,本报进行了详细解读。
六大领域各实施100个重点项目
基本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确权颁证
坚持把发展作为聊城的最强音,确保经济增长势头更加强劲。增强区域发展战略带动力。紧紧抓住“一区一圈一带”重大机遇,加大规划项目推进力度,抓好“聊茌东大三角”建设,积极争取享受中部地区财政政策和革命老区政策。广泛参与“一区一圈一带”和环渤海、京津冀等区域合作,促进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增强优质投入的拉动力。实施重点项目“六百工程”,围绕工业、农业、服务业、城建、民生、招商引资等六大领域,各实施重点项目100个,总投资7300亿元,年内完成投资2300亿元。强化资金、土地等要素保障。增强民营经济内生力。实施创业创新工程,加大对大众创业的财税支持和金融服务。增强重大交通设施的支撑力。加快青兰高速等建设,确保德商高速建成通车;争取军民合用机场开工建设,郑济客专、京九高铁等取得扎实进展。抓好干线公路建设,新建改建农村公路500公里。
坚持把改革作为转方式调结构、实现跨越赶超的制胜法宝,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
推进农村改革。基本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工作。大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积极开展新型农村合作金融试点,扩大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范围,全面建成农村产权综合交易平台。推进企业改革等。
推进财税金融改革。研究设立政府引导基金和专项私募基金,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等模式,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加快培育大型融资担保机构,积极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贷款难、贷款贵问题等。
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全面完成市、县、乡政府机构改革任务,按“接、放、管”要求,理顺市县两级行政审批体制。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改革。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抓好农村新型社区建设试点。
打造全国最大绿色安全蔬菜生产基地
支持骨干企业走出去建“海外聊城”
坚持在发展中转型、在转型中发展,着力推动传统产业向中高端迈进,切实增强战略新兴产业和服务业的支撑作用。
大力发展精致农业。紧紧抓住列入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的机遇,深入实施“农业龙头带动”战略,努力打造北方平原地区精致农业先行区。推进农业生产设施化。扎实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三年会战,抓好小农水重点县、中小河流治理、南水北调平原水库建设。落实农机补贴资金1.4亿元,建设粮食高产创建示范田100万亩,粮食总产稳定在120亿斤以上。推进农业产业高端化。加大龙头企业培植力度。推进农业管理精细化。完善监管、检测、执法和质量安全追溯体系,新增“三品一标”80个,打造全国最大的绿色安全蔬菜生产基地。推进农业科技集成化。围绕现代育种等技术集成领域,打造我国北方最大的优质产品良种研发与供应中心。
紧紧抓住国家实施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机遇,积极融入“一带一路”战略,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坚定不移地抓好招商引资。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以100个重点招商推进项目为抓手,确保到位资金突破1000亿元。着力提高招商引资的质量,努力在招大引强上实现突破。努力促进外贸稳定增长。立足聊城市优势产业,积极培育新的外贸增长点,力争出口增长20%。抓住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走低的时机,扩大资源性产品、关键设备及零部件进口。安全高效建设“海外聊城”。支持骨干企业走出去,建立境外资源和生产基地。积极推动开发区转型升级。进一步创新管理体制机制,着力培植特色产业,提升科技含量、投入产出、质量安全等标准。
确保规模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1万亿
中心城区“断头路”将被全部打通
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大力实施“万亿工业”战略,更加注重发挥企业家才能,更加注重科技进步和全面创新,确保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1万亿元。
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实施八大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工程,推进信息技术与传统制造业跨界融合,抓好汉能光伏、诺伯特机器人等145个项目建设,基本完成鲁西集团三个分厂退城进园项目,确保技改投入增长17%以上。加快骨干企业膨胀,实施“1150”工程,力争主营业务收入过千亿元的企业达到1家,过百亿元的达到10家,过50亿元的达到10家。加快特色产业集聚,抓好“3+5”千亿产业园建设,力争主营业务收入达到3600亿元。加快新兴产业培育,重点培植新能源汽车、生物制药、先进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等四大产业,确保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比重提高2个百分点以上。
以建设“宜居宜业宜游”城市为目标,着力在提升层次、保障质量、精细管理上下功夫,力争城镇化率提高3个百分点。
坚持高起点规划。完成聊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加快县城、乡镇总体规划和村庄规划编制,形成覆盖全域的城乡规划体系。坚持高水平建设。突出抓好回迁安置房建设,严把时间关、质量关和配套关,建设回迁安置项目60个,确保完成3.5万套。 完善城镇路网体系,全市新建改建城镇道路300公里,中心城区全面完成内外四环道路建设,打通断头路,完善“微循环”。加强地下管线建设,推进雨污分流和各类管线入地,提高城市防洪排涝能力。实施小城镇改貌工程,按照小城市标准加强省市级示范镇建设。抓好30个农村新型社区建设,社区规模达到3000人以上。全面推进生态文明乡村建设。
重点建设10个旅游特色小镇
城区将新建100公里自行车专用道
发展壮大服务业。实施服务业倍增战略,努力做大规模、提升水平,确保服务业增加值占比提高2个百分点。
大力发展商贸物流业。围绕打造现代仓储和物流集散基地,抓好聊城物流园区等10大园区建设,物流业增加值增长15%以上。加快发展文化旅游业。围绕打造中国首选养生旅游目的地城市,抓好江北水城旅游度假区等精品景区建设。加快中华水上古城建设步伐,强化文化内涵,提升知名度和影响力。积极发展乡村旅游,重点建设10个旅游特色小镇、40个旅游特色村。建设聊城旅游集散中心,打造水浒旅游、水文化旅游等一批精品线路。
积极发展新兴服务业。以创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为目标,抓好聊城电子商务产业园等10个电子商务示范园区、鑫鹏E钢在线等100个电子商务重点项目建设,确保电子商务交易额增长30%以上。加快发展金融保险等生产性服务业,推进服务业与一二产业协同发展、跨界发展。
紧紧抓住创建国家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城市的机遇,大力实施“六化”工程。
产业低碳化。加强对高耗能企业监管,推广天然气等清洁能源。交通清洁化。加快国家新能源汽车示范市建设,抓好黄标车淘汰、油品升级和油气回收治理。建设城市慢行系统,新建自行车专用道100公里。
建筑绿色化。对公共建筑、公益性建筑全面推行绿色建筑标准,旅游度假区严格按照绿色建筑示范区标准建设,完成既有建筑节能改造50万平方米。主要污染物减量化。加快推进燃煤企业脱硫、脱硝和除尘升级改造,加强城区扬尘污染防治等。
可再生资源利用规模化。推进垃圾分类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抓好信发集团赤泥粉煤灰利用和阳谷、茌平垃圾焚烧发电厂建设,新增太阳能发电150兆瓦,推广太阳能光热建筑一体化80万平方米。生态监管法治化。严格依法开展环境监管执法,对环保违法行为零容忍。
构建鲁西技能型人才培养高地
开工建设市图书馆和档案馆新馆
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建立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加强企业创新。实施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工程,加大对企业创新发展的扶持力度,力争培育省级以上技术中心10家,认定市级企业技术中心25家。加强平台建设。深化与聊城大学等科研院所的合作,共建创新平台,共筑人才高地。加快鲁西大学科技城、高新技术企业孵化中心建设,尽快构建起开放共享的创新平台体系。加强人才培养引进。实施重大人才工程,加大高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引进培养力度。支持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民办教育发展,构建鲁西技能型人才培养高地。
挖掘、利用好丰富的文化资源,着力增强文化软实力,努力把聊城打造成为思想基础巩固、服务体系健全、产业优势突出、发展活力强劲的文化强市。
抓好文化资源挖掘阐发。深入挖掘聊城优秀传统文化,打造一批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基地。加强对黄河文化等挖掘。抓好优秀文化宣传普及。充分发挥孔繁森纪念馆等纪念场馆的宣传教育作用,大力弘扬优秀文化。开工建设市图书馆新馆和档案馆新馆,完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利用聊城历史文化资源优势,加强文化艺术创作,力争推出一批在全省、全国有重大影响的精品力作。
抓好文化产业培育发展。推进文化与经济融合发展,围绕文化创意、影视制作、演艺娱乐、文化会展、动漫游戏等五大领域,培植25个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努力把聊城打造成为全省文化产业跨越发展的隆起带。
责任编辑:李鸿杰
热点图片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