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0635-8800121转601

投稿信箱:dzwlcjzz@126.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

江苏82岁老人为战友扫墓42年:同龄同村一同抗美援朝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   2013-04-01 14:21:00

  在武进区雪堰镇漕桥社区,说起82岁的王根宝老人,很多人都知道他是个手艺不错的剃头师傅,20年来他坚持为地方敬老院老人义务理发的事更是被漕桥居民津津乐道。鲜为人知的是,在外人面前一直笑呵呵的王根宝,心里却一直深藏着一个秘密,每到清明节他便会独自去一个叫龚降上的地方,去看望自己的好兄弟、好战友——唐荣宜。

  这一看,就是42年。

  王根宝和唐荣宜同一年出生在原漕桥乡的一个村子里,王根宝性格开朗,唐荣宜性格敦厚,两人之间无话不说,关系一直很好。他们19岁那年,正值朝鲜战争爆发,两个热血青年抱着保家卫国的信念毅然参军,都被分配到了68军202师,王根宝做卫生兵,唐荣宜进入运输连当了汽车兵。当时部队驻守在朝鲜东线的山区,条件相当艰苦。两人虽然同在一个师,但营地相距很远,在后方医院的王根宝总会利用间隙向通讯兵打听前线运输连的情况,一直挂念着兄弟唐荣宜。然而,到了战况激烈的1953年,有一天王根宝听到了一个噩耗:“他在山上开车途中,美国飞机的一颗航空炮弹正好落在他的车厢里,他和很多战友当场牺牲。”说到这里,老人哽咽了。

  1955年,王根宝回到家乡,说好一起回来建设祖国的唐荣宜却长眠在了朝鲜。此后,每逢清明节,王根宝都会想起他的好兄弟,也会在祭扫亲人墓的同时遥寄自己的哀思。

  1971年,唐荣宜唯一的侄子在龚降上为他立了一块墓碑,消息传到王根宝耳中,他当即带着祭祀品赶了过去,给好兄弟、好战友磕了好几个头,还在墓前大哭一场。从此,王根宝每年清明都到碑前来给老战友扫墓。感念于父辈的情谊,唐荣宜的侄子每次到漕桥街上来,都来看望王根宝。

  王根宝说,他复原后本来被安排到武进新华书店工作,但他向漕桥乡政府提出,自己没什么文化,书店工作可能做不好,愿意租个房子帮人理理发,这才干起了理发这个行当。

  3月30日上午,又到了要给唐荣宜扫墓的时候。王根宝老人一大早就默默准备好了黄纸,独自一个人出门,在漕桥街上喊了一辆车,“我家离龚降上只有2里路,以前都是自己走去的,现在年纪大了走不动,只好喊车了。”来到树林中的墓碑前,老人弯下腰把四周的杂草慢慢拔去,用几个碎砖压了一叠黄纸,做完这些他站在墓碑前,缓缓摘下自己的绒线帽,鞠了三个躬。

  王根宝说,每到清明节他都会想起唐荣宜,想起两人参军时的一幕幕,今后只要身体允许,他每年还会来扫墓。(童童 天文)

徐璐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