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业十余载盲人按摩店因涨租被迫迁址 十月难获批复

2013-04-01 10:36:00 来源: 广州日报 作者: 蚁畅

  “我们盲人群体就业面窄,我和老伴做盲人按摩十几年,万一开不下去,就真不知做什么好了。”老杨1996年与老伴共同开办盲人按摩店,十几年兢兢业业街坊有口皆碑,去年因店面涨租被迫迁址,新址却一直难获批复。

  按摩店在街坊间有口皆碑

  开业至今,小小店内帮助5名盲人解决了就业问题,“十几年来,大家相处融洽,其乐融融。”说话的李姐是东北人,下岗后经人介绍来到了老杨的店。

  “他的特长是护理肩周炎和膝关节劳损,他太谦虚,我替他说。”同在店内工作的谭师傅正按得气喘吁吁。老杨则在一旁摇着头笑。

  追问之下,老杨扬起嘴角,让身前的客人翻过身,肘在客人背上游走,“按摩一共有16种手法,理、推、弹、拨、拍等对应不同的地方,我不是大家,只是做多了有经验。”说罢,老杨手及客人肩胛,“你这里有问题。”

  店内“妙手回春”“施治有道”等字幅锦旗自是对老杨技术的最好褒奖。人体360个经络穴位已随流逝的光阴一道镌刻他心,而在他这双手下已有不少客人走出病痛。

  “他治好了我左手的肩周炎,现在右手有点痛,就坐一个小时车过来了。”芳姨(化名)是老杨十几年的客户,口口相传的来客中,芳姨不过是其中之一。

  “听说老杨这里开不下去了?”“那就太可惜了啊,以后谁还帮我按。”“好不容易变成熟客啊。”听闻老杨烦恼,街坊惋叹。

  十多年盲文管理客户卡

  1999年老杨将店开到越秀区的芳草街,租下地下40多平方米店面。“那时候的盲人按摩店都面临这样的窘境,开了店,但牌很难获批,我也一直向各部门努力申请。”

  2001年前后,据老杨说,作为盲人群体的代表,他前往接受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一名领导的接见,“我反映了困难,不久后就获得批复了。”

  十几年来老杨的手艺名声在外,大多数客户皆为熟客,“来他这里除了他们手艺好,大家聊天也很开心。”一名客户说。老杨坦言,他只求小店能继续开下去,“大家都有饭吃,大家都很开心。”

  老杨家的按摩店用盲文管理客户的优惠卡,用算盘给工人发工资,十几年如一日,一个圈子就这样形成于安静的芳草街中。

  苦恼店内十来人吃饭问题

  去年6月,由于芳草街店面租金上涨,无奈之下,老杨只得将店面搬到对面的东华三巷。“原来的店面仍一直在纳税,然后就着手申请新地址的批复,但一直难以获批。”

  去年6月至今,老杨奔走于市残联、区工商求助,各方亦尽力帮忙,一晃已近10个月,“我慢慢灰心了,纳税年审马上到期,期限一到,店就要关门了。”老杨烦恼的背后,是店内十来人的吃饭问题。

  昨日,在接通电话的瞬间,老杨语气颇显兴奋,原来,在市残联和越秀区工商局的共同努力下,老杨的迁址申请已得到受理,“只是受理,很希望能办下来”,老杨说。

  3月29日下午,细雨和风,已满员的店内传出主客爽朗的笑声,幽僻的东华三巷路口,老杨的按摩店布艺招牌随风飘荡。(记者 蚁畅)

初审编辑:贾志丽

责任编辑:徐璐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