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0635-8800121转601

投稿信箱:dzwlcjzz@126.com

当前位置:首页 > 山东新闻

与弟争宠女孩赖在家不上学 "同胞竞争"要重视

来源:武汉晚报   作者:   2015-01-20 12:02:00

关键词:半岛网 女孩 要孩子 生二胎 上学

近日武汉13岁女孩以死相逼让父母放弃生二胎的事情引起人们的关注。独生子女遭遇“二孩”焦虑   正当“单独二孩”政策全面落地之际,近日,一则“13岁女孩以自杀逼父母放弃二孩”的消息引发舆论关注。

  近日武汉13岁女孩以死相逼让父母放弃生二胎的事情引起人们的关注。19日记者采访了解到,这确实是不少已经习惯独生子女家庭遇到的情况,心理专家遇到过几起案例,最严重的是一个初中女孩仇视弟弟总偷偷打他,被发现后甚至要辍学。专家提醒,这是人类“同胞竞争”心理本能反应,因此生二娃前一定要做好大娃的心理引导工作。

  “叛逆”女孩总偷着打弟弟

  初中生小蕾(化名)的小弟弟刚刚出生几个月,爸爸妈妈就发觉她越来越不对劲:蛮不讲理 ,情绪起伏非常大,而且越来越不听话,甚至还偷偷打尚在襁褓中的弟弟 ,想到这可能是儿子最近总是无缘无故哭泣的原因,爸爸狠狠地打了她一顿。可惜并没有起到好的效果,最近小蕾开始不上学了,在家里闹情绪,父母实在被她搞得没办法,就将她带到了医院。

  市立医院副院长、心理专家王冠军在单独和女孩交流的时候发现,小蕾是对弟弟产生了嫉妒心理,“她对弟弟的到来非常气愤,觉得弟弟分享了原本属于她一个人的爱,觉得父母都不关心自己了,甚至想过要掐死他。”将病根跟父母说了以后,父母这才反思确实没有尽到引导女儿的责任,经过几次的心理治疗,小蕾的情况渐渐好转。

  父母要重视并做好引导

  “有个妈妈快40岁了,好不容易怀上孕,大娃是个十多岁的男孩,却无故闹情绪,单独跟我说的时候一直说不高兴,意思是妈妈不照顾他了,平时都是围着他转,结果现在经常要和爸爸一起去产检什么的,很少关心他。”王冠军指出,要生二胎的家庭中,大孩子出现这种情绪是人类的“同胞竞争”心理在作怪,通常在年龄稍小的弟弟妹妹出生之后,发生的某种程度的情感紊乱,多数儿童都可见到这种现象,但是这种情感紊乱的程度如果异乎寻常,就有可能被认为是病理性的。这种压力远比爸爸妈妈感受到的要强烈得多,因此爸爸妈妈一定要重视并做好引导工作。

  生二胎前要跟孩子商量好

  “有的父母教育孩子总是说不听话就再生个,这种话还是别说为好。”专家告诉记者,现在很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孩子习惯了生下来就被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包围的模式,习惯了以自我为中心,缺少分享习惯和能力。此外,父母以前过于溺爱,缺乏管束,事先没有告知等情况都会让孩子突然接受不了。

  “已经遇到这种情况的父母一定要和孩子沟通,告诉他(她)为什么要再生一个孩子,并让孩子明白,即使有了弟弟妹妹,对他(她)的爱也不会减少。”王冠军说,他们那一辈人都对父母再有孩子感觉很正常,“因为整体氛围告诉我们,有个弟弟妹妹是给自己找个伴儿,可以一起玩,以后有什么事儿都可以一起承担,就会减少这种焦虑感。”

  “孩子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也需要被尊重,可是不少夫妻觉得生孩子是他们二人的事儿,关你小孩什么事儿,这是错误的,当夫妻打算要二胎的时候最好一开始就跟大娃商量。”王冠军说,这种商量主要是一种引导,比如告诉他们有一个伴儿的好处,他本人多了很多来自父母以外的关爱,“同样要让孩子知道,父母不在身边的时候,兄弟姊妹是他最亲近的家人,让他心理上接受。实在不接受也不能硬来和勉强。”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怕被夺走爱?独生子女遭遇“二孩”焦虑

  正当“单独二孩”政策全面落地之际,近日,一则“13岁女孩以自杀逼父母放弃二孩”的消息引发舆论关注。事实上,这并非孤例。有专家指出,类似悲剧折射出家庭教育的缺位,父母应从中汲取教训,以帮助孩子形成健全的人格和价值观。

  “独生子女”的焦虑

  《武汉晚报》18日消息,国家“单独二孩”政策放开后,因家庭经济条件好,当地一名44岁的家庭主妇成功怀孕。然而,其13岁的女儿雯雯(化名)在得知母亲备生二胎后以“逃学”、“自杀”相威胁,曾尝试割腕。最终,这位怀有13周零5天身孕的母亲不得不含泪终止妊娠。

  值得注意的是,这并非孤例。早在2013年底,南京一名9岁女童在听闻奶奶让妈妈生二胎后离家出走;2014年,杭州一位17岁女生因得知父母要生二胎无心上学,患上严重焦虑症;同年,西安一名14岁少年因担心1岁半的妹妹夺走父母的爱,最终竟将其杀害,且连称不后悔……

  近来,相关话题引发网友热议。微博网友@内个苹果 表示,“怀孕前没跟女儿沟通好,家长觉得生孩子是自己的事情,并没有将女儿当成家庭成员平等看待。老二出生必将对老大的生活造成影响,怎么能不征求她的意见呢?”

  对于这种被横刀夺爱的焦虑,也有人发出不同的声音。网友@改掉拖延症好不好嘛- 表示,天生的血缘拆不散,“什么东西都是越分越少的,唯有爱是越分越多的。”

  分析称,类似的悲剧,无疑折射出“一孩”对于“失宠”的焦虑心态。有心理医生指出,子女对于父母生二胎的排他情绪属于正常反应,家长需要及时和孩子沟通。家长需要在分配爱的时候,做到“一碗水端平”。

  家长的“私心”?

  针对此次“逼母弃二孩”事件,也有网友对独生女“雯雯”表示同情。

  网友@Enrique-Davinci 提到,44岁了还要拼个男孩,这不能完全排除中国人重男轻女思想的观念的作用,“别不承认,大多数生二胎的就是想生男孩”。网友@叮铛猫月野兔 则进一步指出,“头胎为‘独生女’,是敏感又弱势的群体”。

  网友@Sussie要被九太太掰弯了 则替雯雯算了一笔账:母亲44岁生二胎,60岁时第二个孩子才15岁,姐姐已28岁,岂不是当姐又当妈?或许,那个时候雯雯还有自己的家庭要支撑。

  对此,一位来自河南郑州的“60后”洪越美(化名)表达了她的不解。作为五个孩子中的长女,在她看来,自己从小把弟弟们拉扯大很艰辛,但恰是每个家庭成员的齐心协力,才得以度过生活上的难关,“虽然辛苦,可是苦尽甘来,人多力量大。”

  但洪越美的“90后”女儿却与母亲持相反观点。她认为,当社会救济政策和养老措施逐渐健全,“养儿防老”的观念则趋于陈旧。她还表示,虽然能够理解这种“姐娘”的奉献精神,但如此生活着实太过辛苦。

  此外,有观点认为,生多生少,关键还是在优育。微博网友@幸福如猫起舞 认为,家长不要一味地认为多生一个、让孩子有个伴,就是为之前的孩子好。并非每个父母都懂得教育孩子,更何况要平衡两个。要先学会教育,再要孩子。

  极端个例折射家庭教育缺位

  在“逼母弃二孩”事件中,家庭教育的缺位被指为“元凶”。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对中新网记者表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应当培养孩子从小关爱他人、尊重他人的习惯,要加强思想品德教育,而非一味地强调孩子以自我为中心、以考试成绩为重的观念。

  “我们所讲的‘爱’,是爱所有的人,而非将爱集中于一人。”顾明远认为,父母应当对家长教育的缺位有所反思,以帮助孩子形成健全的人格和价值观。

  有声音指出,家庭、学校和社会普遍缺乏对孩子进行珍爱生命方面的教育。另有评论认为,“重男轻女、养儿防老,迎接新生命,不是一笔稳赚的买卖。顾此失彼的爱是伤害,更是自酿的苦酒。”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夏学銮向中新网记者表示,“逼母弃二孩”,从传统观念上讲,与孝道相悖。但由于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和引导,某种程度上则是父母自食其果。

  2015年1月,国家卫计委表示,截至2014年年底,全国近100万对单独夫妇提出再生育申请,其中92万对获得批复,这一数字符合预期。官方同时预计,2015年的申请数较2014年会有所上升。

  对此,夏学銮表示,“虽然社会有了政策准备,但家庭同时也需要做好‘准备’。” (中国新闻网)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张令可

热点图片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