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0635-8800121转601

投稿信箱:dzwlcjzz@126.com

当前位置:首页 > 山东新闻

济南街头乞丐搭路人手臂讨钱 自称家住安徽拒救助

来源:济南时报   作者:对话   2014-12-30 10:50:00

关键词:行乞 真乞丐 救助站 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 救助管理站

近段时间,网上出现多个关于乞丐的新闻:有的乞丐白天行乞,晚上“下馆子”;有的打“飞的”去乞讨……有不少市民向本报反映,快过年了,感觉马路上乞讨人员多了起来。随后,毕振华又咨询另一女性行乞者,还没说完来意,她就一把推开他,快速挤入人群中。

济南街头乞丐搭路人手臂讨钱 自称家住安徽拒救助

  乞讨者拒绝救助站工作人员为其提供帮助 记者高歌 摄

  近段时间,网上出现多个关于乞丐的新闻:有的乞丐白天行乞,晚上“下馆子”;有的打“飞的”去乞讨……有不少市民向本报反映,快过年了,感觉马路上乞讨人员多了起来。“这些乞丐到底是真是假?要是真的,可以帮下;若是假的,给他们钱太不值了。”市民刘女士说。对此,记者进行了调查。

  地点一 芙蓉街

  搭行人手臂讨钱 乞丐各有地盘

  深蓝色的棉袄、五六十岁的年纪,一只手拿着拐棍,另一只手拿着一个塑料碗……25日15:00,记者在繁华的芙蓉街,发现了4名几乎“统一着装”的乞丐。

  25日15:45,一女性行乞者向一男游客索要,该男子转身离开,她则紧跟着该男子,还将拿碗的右手搭在男子的左臂上。大概走了七八米,男子掏出1元钱给她。自15:00到22:00,记者一直跟着这名女性行乞者。7个小时内,她总共在自己的“地盘”内乞讨7个来回,除去4次短暂休息时间,平均50分钟一个来回。这段时间内,共有21名路人给她钱财,年轻女性居多,16名路人给1元、3名路人给了5毛,另外两名路人给了她一些吃的,还有人给了4个小笼包。

  记者发现,在芙蓉街内共有3名女性行乞者和1名男性行乞者。4人都有自己的“地盘”,其中1人在大约四五十米的路段内行乞,其余3人并不过来“干扰”。60分钟左右再和其他行乞者“换岗”。

  地点二 车站旁

  夹起拐棍就跑 乘公交从不投币

  在行乞结束后,在芙蓉街内的男性行乞者走了出来,和这名女子打了个招呼,两人快步向泉城路西头走去。突然,他们将手中的拐棍夹在腋下,迅速跑了起来。他们抢上了一辆3路公交车,在行乞者大概15米之外的记者差点没有跟上他们的脚步。

  “你们这次能投币吗?”公交车司机问这两名行乞者。他们只是笑笑,没有投币就挤到了车厢后面,司机无奈摇了摇头。司机说,他所开的这辆3路公交车经常在22:00左右抵达泉城路,这几名行乞者几乎每天都要坐上这辆车。“他们在火车站下车,问为什么不投币,他们也不说话,有时可能觉得不好意思就在后门偷着上车。”

  22:20,3路公交车驶进终点站火车站。两位行乞者走到经一路,拐进纬四路一家酒店对面的巷子里。记者一路跟随他们走到巷子尽头。

  【房东讲述】

  他们来济三四年 老家都是安徽的

  25日23:00,记者拨打了济南市救助站24小时救助热线。工作人员陈艺峰赶到,陪同记者走进巷子。里面有几间砖头搭建的小屋,屋内不时传来鼾声。巷子内一中年女子走出来倒垃圾,她证实其中确实有一间屋是乞讨人员居住的。“他们来了大概三四年了,这里一家住户租给他们的房子,听说一间屋租金每月70元左右。早上一到8:30,他们就一起出门,也不知道去哪里行乞,晚上10:00多回来。”

  她表示,住在这里的行乞者4人,3男1女。“大概在3年前还是5个人,当时一名老太太去世了,我听见他们喊‘家挺远的,赶紧回安徽给亲戚报信去’,才知道他们是安徽的。”她说,“他们说自己70岁,可除了老头的牙齿有点脱落,3位老太太的牙还可以,头发黑白相间,我感觉也就是60岁吧!”

  【记者对话】

  自称家住安徽灵璧 拒绝被救助

  26日15:00,记者再次来到芙蓉街,那名女性行乞者向记者索要钱财。

  “你多大年纪了?从哪儿来?”记者问。该女子只是不断地说:“行行好”。记者给了其两元钱后,她才说:“70岁了,从安徽灵璧县来的。”

  女子说。“你怎么来这里乞讨?住在哪儿?”记者问。女子称,“家里没地,都没饭吃,来济南要点。晚上找个大厦底下睡一宿。”“冷不冷?你怎么吃饭?”该女子不再回答。

  济南市救助站工作人员毕振华随后赶到芙蓉街询问:“大爷,您是哪里的?需要接受救助吗?”一男性行乞者称自己是安徽灵璧人,没了劳动能力,只能来这里乞讨。“我刚来几天,马上过年了,这几天就走了,不需要你们。”毕振华说,“我带了一些食物和棉被,天气冷了,您需要吗?”“不需要!”他扭头离开。

  随后,毕振华又咨询另一女性行乞者,还没说完来意,她就一把推开他,快速挤入人群中。毕振华无奈地说:“根据我国法律法规,必须要自愿接受救助才行,我们不能强迫别人接受。”有路人说,这些是职业乞讨人,就算救助人员将他们送回家,他们还会“故地重游”。相关说法

  灵璧县民政局:

  当地没有灾害乞讨者或是职业乞丐

  记者致电安徽省宿州市灵璧县民政局救助管理站。一值班人员称,灵璧当地并没发生自然灾害。“我们这确实有失地农民,但那是因为县城开发占用,每个月都会有几百元生活补助发到他们手中。猜测他们可能是职业乞讨人员。另外,也不排除皖北其他地方的人自称是灵璧县人去乞讨。”

  该站一谢姓站长建议,遇到乞讨人员可先报警,再拨打当地救助站电话。“当地工作人员赶到后,会先了解情况,然后询问是否同意救助。如果同意,会将其送回户口所在地,或者由我们去济南把乞讨人员接回。当然,这都是自愿接受救助的,他们不同意的话我们也没办法。”

  社会学专家:

  职业乞丐伤了慈善心

  应立法来规范

  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社会学系教授王忠武表示,对于乞讨人员,政府应加强立法。“乞讨这种现象,古今中外皆有之,应该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是伪乞丐,他们好逸恶劳,现在来说这种多一些;第二种是恶乞丐,类似有点涉黑性质,这种相对较少;第三种就是确实因家庭困难的真乞丐。”王忠武说,“职业乞丐就是所谓的伪乞丐,他们有一定劳动能力,但选择了当乞丐。他们的存在,伤害了人们的慈善心。”

  他建议,民政、公安以及城管部门要进行摸底调查,对伪乞丐进行规劝和取缔;其次,对于恶乞丐,政法部门要严厉打击;对于真乞丐,政府部门和社会慈善机构以及个人可以对他们进行救助。”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张令可

热点图片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