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贾志丽
责任编辑:张令可
摘要: 3岁的孩子刚上幼儿园,孩子的家长有些担心,便买了一支录音笔藏在孩子身上。听起来似乎有些匪夷所思,但这样如同“谍战剧”一般的事情近日却真实地发生在博山一家幼儿园。
3岁的孩子刚上幼儿园,孩子的家长有些担心,便买了一支录音笔藏在孩子身上。听起来似乎有些匪夷所思,但这样如同“谍战剧”一般的事情近日却真实地发生在博山一家幼儿园。该幼儿园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园方和家长已经将此事圆满解决。
幼儿园孩子身藏录音笔
10月15日,有读者向记者反映,她的孩子在博山某幼儿园,前段时间开家长会的时候,幼儿园的老师提到,在她们幼儿园发生了一件令人匪夷所思的事情,有孩子家长竟然将一支微型录音笔用卫生纸包起来放在孩子的口袋里,最终被老师发现。
16日上午,记者来到这家幼儿园的总园核实情况。幼儿园一名负责行政管理的副园长表示,前几天,他们幼儿园的一个分园确实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情,当时孩子的家长把一支微型录音笔用卫生纸包裹了很多层放在孩子的身上,孩子在幼儿园可能觉得口袋里有这个东西不舒服,就主动拿了出来。
当时,老师并不知道是个什么东西,只是摸起来感觉比较硬,由于园方曾多次跟家长强调,不允许孩子带坚硬的物品入园,老师便打开了包裹着的卫生纸,一看原来是一支微型录音笔。“幼儿园老师的压力也很大,遇到这样的事情心里非常委屈。”这名副园长表示,这件事情已经过去了,园方和当事家长已经沟通好了,此事也得到了圆满的解决。
随后,记者又来到了这家幼儿园的分园,在分园的门口,记者跟园内保安说明了来意,保安表示,这件事情是国庆节以后发生的,这个孩子今年3岁,是刚刚入园的。
市民看法不一
那么,发生这一情况,市民是如何看待的呢?在该幼儿园分园门口,记者采访了一名来送孩子的家长,这名家长表示,其实,这所幼儿园的老师对学生都比较认真负责,也非常严格,发生这样的事情她也觉得不可思议,家长担心孩子无可厚非,但是,没有必要用这样的方式去监督老师,如果孩子适应不了环境完全可以选择别的幼儿园。
记者随机在街头采访了几名市民。有市民表示,本来孩子幼稚好动,不知轻重,在幼儿园磕磕碰碰在所难免。一个老师看十几个孩子,有时眼看不到,手顾不到,孩子发生摔撞也属正常。孩子刚离开父母第一次开始集体生活,家长当然会不放心。所以,给孩子放一支录音笔,只是想了解孩子一天的生活情况,并没有恶意,这种举动应该得到理解。
还有的市民认为,孩子太小对有些事说不清道不明,家长没有途径了解孩子的真实状况,那份担心和焦虑只有做家长的才能真切体会到。加之多地发生的幼儿园老师虐童事件,让很多家长心里都留下了阴影。但是,家长使用录音笔“监视”老师,这种不信任的做法除了让老师难堪外,根本起不到什么作用,试想老师整天在监视下工作,如何能安心教育孩子?
心理专家:最好多沟通
针对这一情况,记者咨询了淄博润泽心理学研究中心主任李华,她表示,幼儿园老师虐童事件接二连三地发生,让部分家长变得对幼儿园不再信任。家长的心情可以理解,但采用这种方式是不可取的。
李华认为,随着社会发展和高速信息化时代的来临,人与人之间越来越缺乏信任,这也导致了家长和老师之间的信任危机。家长不放心老师,老师也担心家长找“麻烦”。但孩子往往比我们想象得更懂事,家长在他们身上藏匿录音笔或说一些猜测的话语,这种不良行为很可能会影响到孩子的心理发展,会让孩子感觉幼儿园是个不可信和不愉快的地方。孩子上幼儿园,是他们人生中首次接触集体生活,家长要做的是积极与老师配合,引导孩子学会自己去处理遇到的问题,让孩子更好地融入到集体生活中。如果只是一味地保护孩子,只会让孩子变得越来越胆小怕事,反而达不到家长们想要的效果。
其实,家长也不必太过焦虑,大可以把心放宽点。上幼儿园是孩子离开父母的怀抱走向社会的第一步,在这里他们学会生活自理,学习如何与他人相处,他会感受到和伙伴一起玩耍的快乐,同时也会有挫折的体验。在幼儿园里,孩子不可避免地会犯错误,会受到老师的批评与惩罚,这也是成长必经的过程,只要老师批评和惩罚的目的明确,手段合理,家长就不应干涉。
另外,3岁以上的孩子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认知和表达能力,也就是俗话说的“会学舌”了,能够向父母讲述在幼儿园里发生的事情。只要父母拿出足够的时间陪伴孩子,用心和孩子沟通交流,很快就能知道孩子在幼儿园过得是否快乐,老师是否敬业等。因此,家长与其忧心忡忡想着法子监控老师,还不如与孩子多沟通,以此及时发现问题,防患于未然。
李华认为,幼儿园应当多给予幼师心理减压辅导,提升他们的幸福指数,让他们有能力处理工作生活中不愉快的事情,避免将怒气发泄在孩子身上。老师的身心健康了,就会以阳光般的心态带动孩子们一起快乐成长。
律师:不涉密不侵权
孩子家长放“窃听器”的这一做法有没有触犯法律呢?记者咨询了山东圣德律师事务所的邹明卿律师,她表示,家长在孩子身上藏匿录音设备,并没有窃取老师的个人隐私,也没有涉及幼儿园的商业机密,所以,这件事情无法上升到法律层面,但是从社会角度来说,是一种不信任的体现,不应提倡。
记者 徐鹏 实习记者 张晶
(来源:鲁中网-鲁中晨报)
初审编辑:贾志丽
责任编辑:张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