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0635-8800121转601

投稿信箱:dzwlcjzz@126.com

当前位置:首页 > 山东新闻

母子殒命死者丈夫自首被否 警方12天揪出真凶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作者:孙桂东 李保光   2014-08-28 11:31:00

关键词:仇生 半岛网 自首 张剑 真凶

另一方面,专案组很快就在文昌路,张剑扔东西的草丛里找到了他扔掉的物品——徐玉珊神秘消失的手机。2007年6月6日,即案发的前一天,徐玉珊多次给张剑打电话,又说起给郑晓奇转学的事情,又说家里的灯坏了,让张剑来给修理一下。

  案发现场火势不大,床的位置为起火点。(翻拍照片)

  张剑扔手机的一幕被监控拍到。(翻拍照片)

  从人民路一处居民楼的窗户里飘出的烟,原本只是被人们当成居民家中的一场小火灾,而当消防队员进入室内救火时,却牵出了一桩疑云密布的迷案——厨房里的水龙头持续流水让屋里到处是水 ,燃气管被拔下正在漏着气,到处是被翻动的物品显示家中似乎遭窃,母子两人不幸在家中遇害尸体被焚。正当警方在苦苦搜寻凶手时,死者丈夫竟然意外自首,坚称自己就是杀害妻儿的真凶,让这起看似是入室劫财又害命的案件更加扑朔迷离。难道这对母子真是遭亲人所害?在经过12天的艰苦侦查后,市公安局刑警支队会同原四方公安分局刑警大队的刑警们,最终拨开层层迷雾擒获真凶。而在这起杀人纵火案的背后,是一个令人叹息又荒唐的真相。

  ●不是谋财害命,也不是因仇生歹心,母子二人为何殒命家中?

  ●死者丈夫郑海涛为何坚称自己就是凶手?

  ●郑家与妹妹张家住得非常远,且死者徐玉珊要和郑海涛离婚,但是她为什么又会和郑的妹妹、妹夫走得很近?

  ●为什么妹夫张剑和死者郑晓奇长得很像?他又为什么对徐玉珊出奇的热心?

  1 楼道里的焦糊味

  当消防战士进入室内灭火时,屋里的场景使得这起不大的火灾发生了巨大变化。

  2007年6月7日上午9时30分,住在人民路的李学武准备外出办点事,刚出家门没走多远,就隐约闻到楼道里有一股焦糊味,像是什么东西被烧着了,但是气味不是很重,因此他也没太在意。

  大约2个小时后,办完事回家的李学武这下终于知道此前在楼道里闻到的焦糊味是从哪里传出来的了——在楼下,与他家相邻的一栋楼的7楼一户居民家,烟正通过窗户向外冒,应该是家中失火,但是烟还不太大,好像火势不是很厉害。李学武随即拿出电话拨打了119报火警。

  事实上,当时报警的人不只李学武一人。6月7日上午11时许,失火居民楼上有多户居民拨打110报警求助,称楼上漏水,家中被淹,但是联系不上楼上的邻居。也有多位市民向消防部门报警称,这处居民楼发生火灾需要救援。

  最先接到火警的消防部门随即派出消防车和消防战士前往这里灭火救援,然而当消防战士进入室内灭火时,屋里的场景使得这起不大的火灾发生了巨大变化。

  这是一起命案。

  起火点是位于卧室的床上。在床上,一名成年女性以及一名未成年男性尸体被烧。市公安局刑警支队会同原四方公安分局刑警大队民警组成了专案组,在第一时间到达现场进行现场勘察。现洛阳路派出所副所长俞洋加入调查。

  现场勘察是破案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关键环节,但是令人失望的是,现场极为复杂,能够找到的有价值线索已经基本没有了。由于需要先行将火扑灭以防止火势扩大累及周边居民,现场几乎被水冲了一遍,再加上大量人员出入,案发现场遭到了严重破坏,很难找到有价值的线索。

  专案组在勘察现场后所能掌握的情况非常少,两名受害者都是趴在床上,尸体有不同程度的受损,由于遭到火侵,因此从外部无法看出是否有伤、受何种伤以及致命的原因。民警在现场提取到了一些血迹,但是也受到了破坏。死者家中所有的橱柜、抽屉都被打开,一些物品也被倒在地上,但是到底有什么东西不见了,无法确认。此外,现场也没有找到任何凶器。

  能够确认的只有两点,一是一名死者确定为女主人徐玉珊,1963年出生,另一人是徐玉珊的儿子郑晓奇,只有10岁。另一点是徐的手机离奇消失。

  2 处心积虑的嫌疑犯

  被纵火的房子里,厨房的水龙头是一直开着的,但水槽却是堵上的,水满之后淌满了全屋的地面。家中的燃气管也被人拔了下来。

  现场所能了解的情况甚少,为了尽可能地还原现场,专案组走访了第一时间到达现场进行救火的消防队员以及周边居民。

  被纵火的房子里,厨房的水龙头是一直开着的,但水槽却是堵上的,水满之后淌满了全屋的地面,是消防队员进入现场施救时关上的,这一点与此前的居民报称楼上漏水相符。同时,徐玉珊家中的燃气管被人拔了下来,消防队员在发现有燃气泄漏后,将燃气管道的阀门关闭防止发生爆燃。

  火势并不大,遇害的两人在床上被浇上助燃物后点燃,但是由于室内空气流动不畅,燃烧不充分使得烟雾很重。经过法医鉴定,两人肺部有明显的出血点,但没有明显的烟尘吸入,两人的死因,是窒息以及严重的颅脑损伤。

  通过这些情况,徐玉珊、郑晓奇两人是被他人杀害无疑。但是到底是什么人行凶?又为什么如此狠毒,甚至连一名10岁的小男孩都不放过?

  正是行凶的动机,让整起案件迷雾重重。说仇杀,徐玉珊是莱西人,通过走访平时与她相熟的人员,众人对她的评价第一点就是老实,生活比较节俭,就是有点爱占小便宜,为人处事还是比较好的,也没有人听说她与别人有深仇大恨,年仅10岁的郑晓奇就更谈不上结仇的问题了。说为财,虽然现场有大量物品被翻动的痕迹,确实比较像入室盗窃败露后行凶,但是疑点又出现了,财物损失不详,徐的家人感觉没有真正丢什么贵重物品,只有徐的手机不见了,后来调查发现,徐在银行里的钱分文未少。

  大量警力走访了周边居民,但是毫无收获,在案发时间前后,没有人看到可疑人员出现,也没有人听到徐的家里有打斗、争吵的声音。

  案件陷入僵局。

  3 意外出现的“凶手”

  这起疑点重重的命案,难道这就么破案了?似乎有点过于顺利,但似乎也有哪个地方不太对劲。而专案组在调查后发现了另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郑海涛有精神病史。

  就在专案组苦苦寻找线索时,一个意外凶手的自首,让案件出现了戏剧化的转折。这个主动自首的凶手,就是徐玉珊的丈夫、郑晓奇的父亲——郑海涛。

  郑海涛出生于1957年,1995年与徐玉珊结婚,两年之后郑晓奇出生。郑海涛在岛城某单位工作,没有违法犯罪前科,他的收入比较高,是家里的主要经济来源,徐玉珊也有工作,虽然收入一般,但非常会过日子,所以家中有一定的积蓄。

  作为死者的第一直接关系人,郑海涛接受专案组的问询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但是就在案发当天的下午,民警对他进行很普通的询问时,郑海涛直接承认,妻子、儿子都是他杀害的。

  按照郑海涛的说法,由于妻子、儿子长期以来对他非常不好,妻子和他多次提出离婚,儿子甚至还要把他撵出家门,这让他心生怨恨,案发前一晚,即6月6日晚9时许,由于家里的一些琐事,他再次和妻子发生争吵,气得他一夜没有睡着 ,所以在6月7日清晨,趁着妻子和儿子正在睡觉,把两人掐死,然后又从厨房拿出擀面杖击打两人头部,最后用刀刺两人的胸部。后来他将屋里血迹清理掉,又把床点燃了,并把燃气管拔下,然后出门将作案工具都扔掉了,随后出门上班去了。

  郑海涛所说的作案过程,确实与现场的情况比较相符,但是也有一些不相符的地方,不过还都没有证据能够证明。而专案组在调查后发现了另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郑海涛有精神病史。

  对于郑海涛到底是否就是这起杀人纵火案的真凶,专案组在讨论案件时,出现了非常大的分歧。判断郑海涛就是真凶的民警们认为,郑所供述的现场情况、作案过程与掌握的情况非常相近,如果他没有到过现场,不可能知道得如此详细,而且他也供认了作案的动机 ,符合激情杀人的特点,并且在案发时间里,没有人能证明他的行踪,也具备作案时间。其所说的一些与现场不相符的细节,很可能是因为有精神病史,作案时思维混乱而混淆了。

  在判断郑海涛不是真凶的民警们看来,郑虽然所说的情况与现场极为相似,但是有非常多的疑点,他所说的用刀刺过死者,但在死者身上并未发现锐器伤,整个作案过程非常有条理,并且还有纵火、掩盖现场的行为,这都不太符合有精神病史者的行为,最为重要的是,徐玉珊的手机不见了,郑海涛显然并不知道这一点。

  4 重归起点的调查

  不是谋财害命,也不是因仇生歹心,难道是因为感情问题?这一个问题的提出,让专案组有了新的侦查方向。

  出于严谨的考虑,专案组聘请了精神病病理专家对郑海涛进行会诊。专家最终给出了结论——通过郑海涛的举动,很难判定他是否是真正的嫌疑人。这主要在于两个方面,如果郑真的是凶手,那么他所供述的情况应该不会是在发病期间所为,因为这些细节都非常具体;如果郑不是凶手,从病理上来说,这属于自罪型精神分裂症,这种症状表现为原发性妄想,有毫无关系的两个或者多个妄想,妄想内容荒诞离奇,而在受到外部条件刺激后,会加深妄想。

  郑海涛是否是真凶,专案组把这个会严重干扰调查方向的问题彻底放下了,重新开始调查,寻找一切证据和线索,能否与郑海涛所供述的相符,放在后期再进行验证。

  案件又回到了起点,在假定没有找到任何嫌疑人的情况下,专案组重新对所掌握的情况进行了分析。案发现场的门窗完好,没有被破坏的痕迹,两名死者衣着完好,现场也没有搏斗的痕迹,再加上周边邻居没有发现异常,受害人很可能是被一击毙命,很可能是熟人作案,至少应该是认识徐玉珊、对其家中比较熟悉的人。此外,现场虽然有翻动的痕迹,但是并没有丢失贵重财物,显然不是为了钱。

  新一轮调查开始。周边的居民普遍反映,徐玉珊平时为人挺好,生活作风也正派,她的婆婆病重,她还经常和其他亲戚一起照顾老人。而在徐生前,她经常联系、走动的人员,也基本都是单位的女同事或是亲戚,也没有与异常人员接触。

  没有发现其他嫌疑人,郑海涛仍然坚称自己就是凶手,案件再度陷入僵局。对于此时的办案民警来说,除了巨大的压力,还有一种若隐若现的感觉,真相似乎就在眼前。

  5 热心肠的亲戚

  郑家住在人民路,张家住在李沧区文昌阁附近,两家的距离非常远,按常理来说,走动应该不是很方便,徐玉珊要和郑海涛离婚,但是她为什么又会和郑的妹妹、妹夫走得很近?这不太符合常理。

  在经过5天24小时连轴转的艰难侦查后,6月12日,民警在走访过程中发现了一个关于徐玉珊的情况。一些居民经过回忆后向民警反映,徐玉珊生前与其他亲戚走动都比较正常,但是和郑海涛的妹妹一家相对来说走得比较近,在2007年春节时,徐玉珊还让儿子郑晓奇到郑的妹妹家住了一段日子,并且托郑的妹夫张剑帮忙安排郑晓奇转到张家附近的学校,还让张剑帮忙照顾和教育郑晓奇,张剑也很喜欢郑晓奇,有时候还帮忙辅导功课。对于徐玉珊想和郑海涛离婚的事,张剑夫妻都知道,并且也都帮忙说和。

  对于张剑,郑家周边的邻居并不陌生,由于郑海涛身体的原因,以及工作时间有时候是上夜班,因此家里的一些事顾不上,张剑就经常过来帮忙,是个很热心的人。

  经过仔细分析两家人的情况之后,专案组发现了一些不太正常的情况。郑家住在人民路,张家住在李沧区文昌阁附近,两家的距离非常远,按常理来说,走动应该不是很方便,徐玉珊要和郑海涛离婚,但是她为什么又会和郑的妹妹、妹夫走得很近?这不太符合常理。

  另一个重要线索是,在专案组民警与周边居民走访时,一些居民在聊天时无意中说起来,郑海涛的儿子郑晓奇和他本人长得不太像,倒是和张剑长得很像。这一点专案组在对比张剑和郑晓奇的照片之后,发现了很多相貌相似之处。而且,张剑还借钱给徐玉珊买了房子,并且还帮忙装修。

  难道案件另有不为人知的隐情?

  出生于1964年的张剑经营着一家字画店,在当地属于小有名气的人物,为人处事比较好,一表人才。近年来,由于旧城改造,张剑从中有所获利,有多套房产也有车,经济条件比较好。

  在一开始排查徐玉珊、郑海涛周边的关系人时,张剑也是其中之一。张剑对徐玉珊和侄子的遇害表现得非常震惊,他对此事毫不知情,并且近一段时间也没有太多的联系。按照张剑的说法,6月7日当天清晨,他和以往一样出门到李村公园去遛狗,然后回家途中买了早饭,没有去其他地方。对于这一点,专案组经过核实后,也确实验证了张有每天清晨外出遛狗的习惯。

  但是在张剑的身上确实有一些疑点。为什么他和郑晓奇长得很像?他又为什么对徐玉珊特别热心?一场针对张剑的秘密排查行动悄然进行。在经过大量工作、解除了一些居民的顾虑之后,专案组获得了重要线索,在6月7日案发当天早上,曾有人看到张剑出现在郑家附近,同时,还有一条关键线索是,明明有手机的张剑,却在郑家附近一个商店里用公用电话打过一个电话。

  张剑说谎了,专案组分析,他有重大作案嫌疑。

  对专案组来说,现在要确定的,就是张剑到底与徐玉珊、郑晓奇是什么关系,张剑在案发当天,究竟去了哪里?如果他真的来到徐玉珊家,那么打电话给了谁?

  为了不打草惊蛇,专案组采集了郑家所有家属的DNA样本,与遇害的郑晓奇的DNA样本进行对比,与此同时,深入调查徐玉珊、张剑两人各自的交往圈子和关系人,以及两人日常的行踪、活动,查看是否有较密切交集。此外,调取了6月7日当天,从徐玉珊家到张剑家之间所有路线、张剑家到李村公园所有路线上的视频监控录像,从中查找案发当天张剑的活动轨迹。

  调查的结果让张剑的嫌疑更加明显。专案组通过走访排查了解到,实际上,徐玉珊和张剑的联系一直都极为密切,这种频率明显不正常,而直到案发前的3个月,两人才不经常联系。

  另一方面,专案组在对数量、时长巨大的视频资料进行分析查看之后,虽然并没发现张剑在当天去徐玉珊处的明显活动轨迹,也确实没有开车外出,但他在当天曾有一个小动作引起了民警的注意。

  专案组在6月17日找到的这段只有不到10秒钟的视频监控画面,记录的是张剑步行返回家中的一小段画面,位置是在文昌路附近,但在这段很短的视频中,张剑似乎朝路边的草丛里扔了一样东西。他扔的是什么?这成为案件的关键。

  6 草丛里的手机

  专案组很快就在文昌路,张剑扔东西的草丛里找到了他扔掉的物品——徐玉珊神秘消失的手机,手机里仍然存有徐玉珊与张剑之间的短信。

  随着调查的进行,各方面陆续都有了结果。在DNA检测方面,鉴定结果显示,郑晓奇与郑海涛以及家庭成员中其他郑姓的男性成员,血缘关系度为0%,但是郑晓奇与张剑的血缘关系度,为99.99%。这就意味着,张剑才是郑晓奇的亲生父亲!

  另一方面,专案组很快就在文昌路,张剑扔东西的草丛里找到了他扔掉的物品——徐玉珊神秘消失的手机。手机里仍然存有徐玉珊与张剑之间的短信,在这些短信中,类似于“事情再不解决,后果你自己负责”、“这个事必须要给一个说法”等胁迫意味明显的内容不在少数,尽管手机中保留的短信中并没有说明“这个事”究竟是什么事情,但是显然,徐与张两人因为“这个事”闹得非常僵。

  “这个事”已经基本被专案组分析出来——徐玉珊与张剑在日常接触中产生了感情,后来发生了关系并且有了郑晓奇,对于郑晓奇的真实身份,徐、张两人显然是知道的,一开始,徐玉珊可能考虑到家庭生活的因素,一直隐瞒实情,但是随着时间推移,徐想要与张剑在一起,并且以说出郑晓奇的真实身份来要挟张剑离婚,但是张剑迟迟没有动作,随着来自于徐玉珊的压力越来越大,张剑很可能因此产生了恶念。

  但是仍然有一个问题,出于情感纠葛,张剑有杀害徐玉珊的动机,但是为什么还要加害亲生儿子?一场正面交锋正式开始。6月18日清晨,专案组将张剑抓获。对于杀害徐玉珊、郑晓奇的问题,张剑当即矢口否认,但是测谎的结果非常明显,张剑在6月7日当天的行踪问题上,徐、郑两人是如何被害的问题上,都有明显的异常反应。

  张剑始终坚称自己与此事无关,并坚持自己在案发当天根本不在现场,甚至称是有人在陷害他。就在审讯处于白热化状态时,“你说说你和她有什么事要解决!”当民警拿出徐玉珊的手机时,张剑微微一愣,眼神中闪过一丝慌乱,还没等他反应过来时,民警又将DNA检测结果亮了出来,“别以为你瞒了所有人,还能在这蒙混过关!”

  连续两个关键证据将张剑的心理防线彻底击垮,他随后陷入了长时间的低头沉默之中。自知事已败露的张剑,终于在6月19日下午5时许,供认自己杀害了徐玉珊、郑晓奇的犯罪事实。

  7 荒唐的真相

  徐玉珊与张剑两个人随着接触的增多,最后产生了感情。1997年,徐玉珊生下了郑晓奇后,徐与张两人一直都保持着关系。

  张剑的归案,郑海涛的嫌疑彻底排除,但是,他仍然坚称自己是真凶,在这方面,专案组按照其所供述的扔掉作案工具的位置进行排查,均没有发现异常情况。最终,专案组通过证据将郑海涛的嫌犯之名洗除。

  迷雾拨开,真相大白。1995年徐玉珊与郑海涛结婚之后,两人没有孩子,由于家里一些事经常要让张剑来帮忙,随着徐玉珊与张剑的接触增多,两人最后产生了感情。1997年,徐玉珊生下了郑晓奇后,徐与张两人一直都保持着关系,只有他俩知道郑晓奇是他们两人的孩子,除此之外,没有人知道郑晓奇的真实身份。凭借着两家的亲戚关系,两人将此事藏住了,甚至张剑还能够借着走亲戚的方式,来看孩子、照顾孩子。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徐玉珊的内心发生了变化。按照张剑的说法,徐玉珊的脾气越来越差,经常打骂郑晓奇,甚至还扬言要杀掉郑晓奇,并以说出事情真相来要挟他离婚,与徐结婚,要一个名分。但是张剑对此不同意,两人因为此事关系越来越僵,张的心里愈发对徐不满。警方在徐的手机中找到的要挟短信,也都是关于这件事的。2006年年底,徐玉珊要求把郑晓奇迁至张剑家住,并且要求张剑给孩子办理转学,张剑不同意,两人矛盾激化。

  2007年6月6日,即案发的前一天,徐玉珊多次给张剑打电话,又说起给郑晓奇转学的事情,又说家里的灯坏了,让张剑来给修理一下。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张剑心中的恶念呼之欲出。

  由于第一现场只有张剑 、徐玉珊、郑晓奇三人,后两者已经不幸遇害,现场到底发生了什么 ,已经无人能够知晓 ,而根据张剑的说法,6月7日清晨,张剑乘出租车来到徐玉珊家时,发现徐玉珊正在卧室打骂孩子 ,张剑上前制止,但徐玉珊并不理会,并指责张剑不管孩子 ,还扬言要把孩子打死。

  张剑被激怒了,他将徐玉珊一拳打倒在床上 ,徐起身后,顺手抄起放在桌子上的菜板朝对方砸去,但是菜板砸到了郑晓奇的头上,郑晓奇被砸后晕倒在地。张剑见状冲上前掐住徐的脖子,施暴直到对方没了反应。

  为什么还要加害无辜的郑晓奇,是一个重大的疑点,而张剑的说法是,当时他看见倒在地上的郑晓奇呼吸急促,呼出的气多、吸进的气少,他认为孩子遭罪还不如死了,随后将郑晓奇也抱到了床上,再次向两人施暴,直至死亡。随后,他拿走了徐的手机,翻动了家中的橱柜,对两人浇上了花生油,试图造成谋财害命的假象。

  在审讯的最后,张剑长叹一口气,他说自从6月7日开始,他心里非常紧张害怕,天天晚上睡不着觉……

  文/本报记者孙桂东 李保光 图/警方提供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张令可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