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家小型民营企业向员工颁布“禁讲方言令”,规定“讲一句武汉话,罚款10元”,立即引起网络热议。有人说,大家都是本地人,办公室里讲讲方言到底怎么了?犯得着这么上纲上线吗?
说句方言就罚钱,可能确实过了点儿,但公司出了这么狠的招儿,估计也是忍无可忍了——办公室里充斥着五花八门的方言,你方唱罢我登场;员工接电话不兴讲普通话,公司对外形象大打折扣;本地同事形成方言小圈子,外地同事费尽全力无法融入……这些问题岂是十块钱能解决的?
若论中国最受职场人青睐的城市,无非是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这些发达城市充满了激烈竞争和无数年轻人的梦想,但不会说普通话的外来打拼者却很难获得一席之地。顺着现在的风气,光会说普通话和外语还不足以打入“敌人”的心脏,外地人还得掌握一门“第四语言”才能畅通无阻,这不是为难人吗?
一位原来在世界500强工作的女白领,被沪上某企业高薪挖过去做项目经理,没想到才干了三天就提出辞职,理由是:办公室三分之二的人都喜欢用上海话嘀嘀咕咕,中午吃饭时更是“处处鸟语花香”,这是她来公司之前从未想到的语言障碍。她不想把业余时间花在参加上海话培训班,所以只好选择换一个环境重新开始。
当然,有人也许会说女白领的眼界还不够开阔,如果她是在广州打拼,很可能会被老板强制要求在半年时间内学会粤语,否则您就别想混了。我也有幸认得一位搞销售的方言达人,和北京人侃京片子,跟上海人来几句沪上Rap,同四川人讨论桑格格书里的安逸,遇到陕西人索性来一句额滴神啊。人家这么做是出于工作需要,为的是在人际交往中迅速拉近地域距离,营造良好的第一印象。平时在办公室里组织开会,这位达人绝对是一口字正腔圆的普通话,跟播音员似的。
事实上,用普通话沟通本来就是对其他同事的尊重,如果两个同事在办公室坚持用方言交流,旁人难免会一头雾水,甚至琢磨他们是否在说些不可告人的事儿。更有人说,在办公室大声讲方言的人,自己可能觉得很酷很巴适,却不知别人看你很拽很土鳖。
方言本无错,对方言进行保护甚至申遗都是好事儿,地方电视台播些方言类节目也挺有意思的。但是,无论哪个派系的方言有多好听,职场都不是自家的后花园,如果一家公司抱有走向全国、走向国际的宏图大愿,那么从一开始就要让员工明白一件事——为了公司,最好闭上方言嘴。
如果员工坚持说方言呢?罚款真的是最后法宝吗?我看也不见得。古语云,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可见要管住别人的嘴是很难的一件事。与其强制禁讲方言,不如在办公区域设立一个方言角,一个外语角,大家愿意去哪个就去哪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