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牛卓倩
责任编辑:李春勇
11岁的澳洲华人女孩小茜(化名),从小在悉尼长大,今年初被确诊患有47°脊柱侧弯。父母咨询了国内外很多医生,都说这个角度只能做手术,难道真的没有保守治疗的可能了吗?
国内外医生建议手术,新苗点亮保守治疗希望
2025年1月,小茜随父母回中国度假泡温泉时,被发现背部异常、脊柱弯曲,经拍片检查确诊为脊柱侧弯,且主弯已达到47°!
小茜妈妈表示,“我们咨询了国内外的一些医生,得到的建议都是做手术,只有杨军林教授给了我们不做手术的希望。他给我们介绍了新苗的综合性保守治疗体系,感觉非常系统和科学,所以我们决定尝试一下。”
新苗医疗团队对小茜的身体情况进行了全面的检查和评估,并为其制定了一套综合性保守治疗方案,包括矫形支具、医学形体训练以及强化康复治疗等。
澳洲医生称赞新苗支具效果好,主动要联系方式
在新苗完成矫形支具定制适配和医学形体课程学习后,小茜一家回到澳洲。
小茜妈妈开心地分享:“我们到澳洲医院复查,医生看到新苗的支具,都夸效果好,还主动跟我们要联系方式。”她又补充道,“澳洲医院做的支具,矫形力没那么大,而且没有很体系的运动来配合支具治疗,一般40°以上就建议手术了。”
小茜是个坚韧且努力的女孩,除了严格按要求佩戴支具外,每日放学后还会坚持做2个多小时的形体训练,从未间断。“因为我不想做手术,所以再难都会坚持。”小茜坚定地说。
而她的这份执着与付出,也收获了令人惊喜的回报。仅仅半年时间,小茜的主弯就从47°好转到了16°!妈妈激动地说:“我们看到片子都不敢相信好转这么多,本来想着好到30°左右就满意了,没想到这么短时间内改善这么大,真的远远超出我们预期!”
新苗远程医疗+线上指导调整,让海外患者受益
由于生活在悉尼,小茜一家原本担心回国复诊不方便。不过,新苗贴心的远程医疗服务,彻底打消了他们的顾虑。
每月一次的视频咨询,让医生能及时掌握小茜的治疗变化;每三天一次的打卡提醒,帮助小茜养成良好的治疗习惯;形体老师及时给予反馈,确保小茜的形体动作标准;支具师通过视频指导他们给支具加垫,快速加大矫形力,不断提高矫形效果。
小茜妈妈介绍道,“这些治疗过程中的调整都是通过线上完成的,特别方便。”如此一来,她们只需每半年回国一次,完成支具更换、动作调整以及强化康复治疗即可,既省心又省力。
对于新苗医疗团队,小茜一家充满了感激。“我真的特别感谢新苗,是他们的悉心治疗,让孩子的侧弯角度大幅减小,背部也变得笔直挺拔。现在孩子走路很平稳,和普通人没什么区别,再也不像以前那样会不自觉地歪向一边了。”小茜妈妈称赞道:“新苗的治疗体系十分完善,只要严格按照医嘱,一步一步地配合治疗,就有好转的希望!”
小茜的故事,是跨越重洋寻求健康与希望的生动写照。新苗医疗团队凭借专业的医疗技术、科学的治疗方案,以及贴心的远程跟踪随访服务,为众多像小茜这样的外国患者提供了有效的治疗途径,让他们无需频繁回国,就能实现脊柱侧弯的有效矫正。愿这份跨越山海的守护,能让每一个孩子都挺直脊梁,拥抱健康美好的未来!
新苗脊柱侧弯综合防控体系XTS的相关科研成果获国际认可
新苗脊柱侧弯综合防控体系XTS是新苗医疗团队以循证医学为基础,以世卫组织Wilson-Jungner标准(疾病筛查防控标准)为指南,结合数百万例筛查及数万例临床诊疗实践,自主研发的脊柱侧弯全周期筛诊治综合防控管理体系,涵盖精准分层脊柱侧弯筛诊治体系、全过程医疗监控体系、中长期动态调整治疗体系以及长期跟踪随访体系等。
新苗XTS体系保守治疗是新苗医疗团队经过十余年的潜心研究,以40-60°大角度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为突破口,独创的涵盖医学形体、矫形支具以及强化康复等治疗方式在内的综合性保守治疗方法,可对40-60°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进行有效保守治疗而使许多此类患者免除手术。该项技术为国际上首次提出,相关研究成果已发表于国际权威康复医学杂志《European Journal of Physical and Rehabilitation Medicine》(Q1分区)。
(文献截图)
文献中阐述:
“杨军林教授团队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一套结合医学形体训练的支具强化管理治疗体系,并对82位主弯40-60°但拒绝手术的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进行支具强化管理同时结合形体训练治疗的研究。研究结果显示,该治疗体系实用、有效,78%的患者可以在治疗结束时避免手术。”
【声明:本内容转载于网络,不属于本网观点。仅作健康科普,不用于任何商业广告目的,且不提供诊疗建议,也不能替代医院的检查和治疗。如有相关疾病,请及时去正规医疗机构就诊,谨遵医嘱。文中图片等内容如有侵权,请联系编辑删除。】
初审编辑:牛卓倩
责任编辑:李春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