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首例!同济医院为帕金森病患者植入全球首个具有大脑感知功能的方向性电极系统

2025-05-19 15:46:39 来源: 网络 作者:

  “我的身体不僵硬了,走路也变快了,感觉自己获得了重生,特别感谢同济医院神经外科蒋伟教授团队!”

  近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神经外科蒋伟教授团队为植入全球首个具有大脑感知功能的方向性电极系统的帕金森病患者詹先生开启体内脑起搏器治疗,帮助其减轻病痛,重享幸福生活。

  据公开资料显示,帮助詹先生从“步履蹒跚”到“大步流星”的这项医疗高科技是全球首个获得中国国家药监局、美国FDA和欧盟CE全部批准的可感知、可兼容3.0T和1.5T全身核磁扫描的脑起搏器方向性电极系统。

  该手术是全国领先、湖北开展的首例SenSight?脑起搏器方向性电极系统的临床植入,标志着同济医院帕金森病的精准治疗迈向新纪元,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的同时,也加速了国内脑起搏器个体化精准治疗的进程,为广大患者带来更安全、精准和舒适的治疗选择,具有重大的里程碑意义。

  帕金森病精准治疗加速度

  蒋伟教授团队为帕友健康保驾护航

  患者詹先生,今年63岁,患帕金森病6年,主要症状为僵直、动作迟缓等。起初患者药物控制良好,然而随着疾病的发展,近两年詹先生症状加重,服药剂量和次数明显增加,开-关现象明显,僵硬加重,翻身困难,詹先生表示“帕金森病让他的日子苦不堪言”。

  为了减轻帕金森病带来的痛苦,詹先生和家人慕名找到同济医院神经外科蒋伟教授团队。蒋教授团队为詹先生进行全面、详细的检查和评估,认为詹先生的药物治疗效果已明显下降并出现严重的症状波动,单纯依靠药物已无法很好的改善病情,根据其病程和病情严重程度,可考虑通过脑起搏器手术,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经过充分的了解与沟通,詹先生决定接受脑起搏器手术,并选择植入全球新一代SenSight?方向性电极系统,最终在蒋教授团队的保驾护航下,手术圆满完成,詹先生很快顺利出院,并在一个月后正式开机。

  近日,在脑起搏器开机仪式的现场,医生团队通过手中的智能医生程控仪,正式开启了詹先生体内的脑起搏器治疗。在开启方向性刺激治疗后,詹先生原本的僵直、动作迟缓等症状得到了立竿见影的改善,医生为他“量身设置”个性化的治疗参数。在专业团队和医疗科技的双重保障下,从前那个快乐、身手矫健的詹先生又回来了!

  “电极的精准植入是决定脑起搏器手术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别看细细一根,科技含量却非常高,它需要把电刺激精准、稳定的传输至患者脑内的靶点核团,并保障患者术后的长期治疗”,蒋伟教授表示,“方向性电极系统的应用是脑起搏器个体化精准治疗进程中的重要革新之一,也是必经之路,相较于传统的环形电极,SenSight?方向性电极系统最大的优势,一方面在于它实现了方向性刺激,通过独特的1-3-3-1圆角分段式八触点设计来自由调整刺激方向,独立控制触点电流,从而精准治疗目标核团,避开无需刺激的大脑部位,实现‘疗效最大化,副反应最小化’,另一方面在于它具备强大的大脑感知能力,能够精准捕捉患者大脑内与疾病症状相关特定的脑电信号,灵敏度达到了刺激脉冲的百万分之一,客观的大脑数据将会辅助医生的治疗决策,以应对疾病的进展和变化,后续我们团队将根据患者的情况实施个性化的治疗措施,帮助他改善更好。”

  根据国内帕金森病流行病学研究显示,我国约有超400万帕金森病患者。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于中老年人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严重损害患者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蒋伟教授科普:“帕金森病早期通常采取药物治疗控制症状,然而随着疾病的进展,患者往往会出现严重的运动波动或异动症,药物疗效出现明显下降,此时脑起搏器手术治疗就成为患者们的第二个‘治疗蜜月期’。”

  蒋伟教授表示:“近年来,精准医疗成为响应国家2030健康中国战略,关注民生健康的重要举措。在国内脑起搏器领域,医生和患者们也越来越关注‘个体化精准治疗’这个话题,方向性电极系统、大脑感知技术等脑起搏器技术的研发与应用不仅为患者创造了更多治疗的可能性,也为临床医生研究乃至攻克疾病提供了强大的武器,我们同济医院神经外科团队将走在国际前列,为广大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疾病患者减轻病痛,保驾护航。”

  专家介绍

  蒋伟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神经外科

  蒋伟,主任医师,博导,同济医院神经外科中法院区执行主任,立体定向与神经调控中心主任,脑功能与神经调控临床研究室负责人。同济医学院德语医学班毕业,德国弗莱堡大学医学博士,博士后,美国华盛顿大学 St.Louis 医学院访问学者。

  长期从事神经外科各类疾病诊疗的临床、科研与教学工作,对于脑膜瘤、胶质瘤等颅内肿瘤的显微手术治疗,复杂脑外伤、脑出血、脑积水等神经系统急危重症的救治,面肌痉挛和三叉神经痛的微血管减压手术均具有独到见解和丰富经验。2009 年回国后在同济医院率先成功开展了以帕金森病 DBS 治疗和意识障碍 SCS 促醒为代表的神经调控手术并推动了全省技术普及,手术量和术后效果在湖北省持续领先并居全国一流。同济医院神经外科机器人手术和智能精准脑功能保护手术体系杰出团队成员,引领湖北省神经外科 AI 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获湖北省科技进步奖,参与制订多项中国临床专家共识,多次获得华中科技大学教学质量奖和同济医院临床突出贡献奖。

  学术任职包括中华医学会功能神经外科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功能神经外科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神经调控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神经调控联盟理事,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神经再生与修复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北省医师协会神经调控专家工作组组长,湖北省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分会委员兼秘书,湖北省神经科学学会常务理事,湖北省神经科学学会神经调控与修复学组组长,湖北省及武汉市医疗事故鉴定专家。

  科学研究方向专注于神经环路与脑机接口领域,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省部级自然科学基金五项,Robert-Bosch中德合作科学基金项目,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多项神经调控临床研究 PI,发表大量高影响因子论文,2022及2023 年中国神经外科领域高分论文 TOP20, 参编专著《神经外科疾病诊疗指南》、《颅脑损伤》、《神经重症学》、《神经调控技术与应用》、《癫痫外科学》、《小儿神经外科学》、《小儿癫痫外科学》、《Youmans & Winn Neurological Surgery》等。

  门诊信息

  神经外科专家门诊:周二上午(武汉同济医院汉口院区)、周二下午(武汉同济医院光谷院区)、周四下午(武汉同济医院中法院区)

  【声明:本内容转载于网络,不属于本网观点。仅作健康科普,不用于任何商业广告目的,且不提供诊疗建议,也不能替代医院的检查和治疗。如有相关疾病,请及时去正规医疗机构就诊,谨遵医嘱。文中图片等内容如有侵权,请联系编辑删除。】

初审编辑:杨霄

责任编辑:李春勇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