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杨霄
责任编辑:李春勇
肺气肿作为一种棘手的疾病,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65 岁的李阿姨就深受肺气肿的折磨,日常活动气短,频繁咳嗽、咳大量黏痰,稍一走动就气喘吁吁,夜间还常因呼吸困难憋醒,整个人萎靡不振。家人焦急万分,带她来到西安莲湖秦华中医医院,向呼吸科专家薛敬东主任求助。
从现代医学角度而言,长期吸烟、空气污染、反复呼吸道感染等因素会逐渐破坏肺泡结构,导致气体交换功能受损。而中医认为,肺气肿的根源在于脏腑功能失调。肺主气、司呼吸,脾主运化水湿,肾主纳气,肺气虚弱,无力推动呼吸;脾虚不能运化水湿,痰湿内生;肾阳不足,气不归根等,都可能引发肺气肿。此外,年老体弱、久病不愈或长期情志不畅,也会损耗正气,为疾病埋下隐患。
中医强调 “同病异治”,即使同样是肺气肿,由于患者个体体质、病程阶段以及伴随症状的不同,辨证结果和治疗方法也会大相径庭 。比如,有的患者表现为咳嗽无力、气短声低,痰液清稀,稍动则喘促加剧,自汗畏风,这多属于肺气虚证,治疗上应以补肺益气为主;还有的患者喘息胸闷,咳嗽痰多,痰白黏腻或呈泡沫状,脘痞纳少,倦怠乏力,舌苔浊腻,脉滑,此为痰浊阻肺证,治疗需采用化痰降气、健脾益肺之法;而若患者喘促日久,呼多吸少,动则喘甚,气不得续,形瘦神惫,汗出肢冷,面青唇紫,舌苔淡白或黑润,脉微细或沉弱,则是肾不纳气证,治疗应着重补肾纳气。
薛敬东主任详细询问了李阿姨的病史,观察到她舌苔黄腻,脉象滑数。结合中医理论,李阿姨的情况属于肺脾两虚,兼夹痰湿。肺脾功能失调,致使水液代谢紊乱,痰浊内生,阻塞气道,进而加重肺气肿病情。
针对李阿姨的病情,薛主任凭借多年丰富的临床经验,为她量身定制了一套中医综合治疗方案。在中药调理方面,以益气养阴、健脾祛湿、化痰平喘为原则。选用西洋参、麦冬益气养阴,增强肺气;配合藿香、佩兰芳香化湿,茯苓、白术健脾渗湿,从根源上解决痰湿产生的问题;再加入浙贝母、瓜蒌清热化痰,葶苈子、桑白皮泻肺平喘,减轻肺部负担,畅通气道。同时,薛主任还叮嘱李阿姨在饮食上要注意健脾化湿,可适当食用冬瓜、薏米等食物,以食助药,辅助调理身体。
穴位贴敷疗法在治疗肺气肿方面也发挥着独特的作用。薛主任选取肺俞、定喘、丰隆等穴位,将精心调配的中药膏剂贴敷其上。药物通过穴位渗透到体内,借助经络的传导,起到温肺散寒、化痰平喘的功效,激发人体自身的调节能力,增强机体免疫力。
此外,薛主任还指导李阿姨进行适度的呼吸吐纳锻炼。推荐她练习六字诀中的 “呬” 字诀,配合缓慢均匀的呼吸,有助于调养肺气、改善呼吸功能。同时,提醒李阿姨运动要适量,可选择如太极拳等舒缓的运动方式,以促进气血运行,增强体质。
其实,肺气肿虽然棘手,但并非不可预防。在中医的智慧里,“治未病” 始终是核心。日常可通过多方面进行预防:养肺健脾,可常饮百合银耳羹、山药粥等滋养肺脾;晨起练习 “嘘” 字诀,配合深呼吸,吐故纳新;调畅情志,保持心情舒畅,避免忧思过度伤脾,可通过听舒缓音乐、习字作画等方式调节情绪。若能长期坚持,便能筑牢身体防线,降低肺气肿发生风险。
经过一个疗程的系统治疗,李阿姨的咳嗽明显减轻,痰液减少且变得容易咳出,呼吸也顺畅了许多,晚上能安稳入睡。继续巩固治疗两个疗程后,她的气短症状显著缓解,精神状态也越来越好,终于能像健康人一样享受生活。“薛主任不仅医术精湛,还特别贴心,根据我的情况调整治疗方案,真是太感谢了!” 李阿姨激动地说。
在西安莲湖秦华中医医院,像李阿姨这样在薛敬东主任帮助下成功战胜肺气肿困扰的患者数不胜数。薛敬东主任深耕中医呼吸疾病领域多年,凭借深厚的中医理论功底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形成了独特的诊疗思路。他始终强调,中医治疗肺气肿注重整体调理,根据患者个体差异,灵活运用多种中医特色疗法,扶正固本、祛邪化痰,从根源上改善患者体质,缓解症状,延缓疾病进展,提高生活质量。
如果您或身边的人正被肺气肿困扰,呼吸困难、咳嗽不止,不要焦虑。西安莲湖秦华中医医院薛敬东专家团队,将以专业的中医诊疗技术、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为您驱散呼吸阴霾,让每一次呼吸都回归顺畅自然。预约就诊,就从摆脱呼吸困难的这一刻开始!
【声明:本内容转载于网络,不属于本网观点。仅作健康科普,不用于任何商业广告目的,且不提供诊疗建议,也不能替代医院的检查和治疗。如有相关疾病,请及时去正规医疗机构就诊,谨遵医嘱。文中图片等内容如有侵权,请联系编辑删除。】
初审编辑:杨霄
责任编辑:李春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