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牛卓倩
责任编辑:李春勇
一、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
2025年4月15-21日是第31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今年宣传周主题是“科学防癌 健康生活”,旨在积极倡导每个人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正确认识癌症、全民参与防癌抗癌。鼓励高风险人群主动参加癌症筛查,促进早诊早治;指导癌症患者及时接受规范化诊疗,并定期复查。通过全过程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保障人民群众健康生活。
二、癌症是严重危害群众健康的慢性病
(1)根据四川省死因监测数据显示,四川省2024年恶性肿瘤死亡率居全省死亡谱第二位,恶性肿瘤中死亡率排在前五位的依次是肺癌、肝癌、结直肠癌、食道癌和胃癌,占恶性肿瘤总死亡的71.46%。
(2)癌症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多因素、多阶段、复杂渐进的过程,大部分癌症是人体细胞在外界因素长期作用下,基因损伤和改变长期积累的结果,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速,癌症将是我国一个主要的健康问题。
(3)除了年龄、遗传因素外,吸烟、膳食不合理、过量饮酒、生活方式不良、环境污染、职业暴露等也是诱发癌症的影响因素。
三、孙进峰主任:癌症≠绝症,可以预防
(1)现代医学的进步让癌症逐渐成为“可防控的慢性病”,世界卫生组织提出,1/3的癌症可以预防,1/3的癌症可以通过早诊早治实现临床治愈,剩余1/3的癌症可以运用现有的医疗措施延长生命、减轻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2)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预防癌症的关键。
(3)癌症具有遗传易感性,但癌症并不会直接遗传;癌症不具有传染性,但某些致癌微生物具有传染性。
(4)运动能防癌;重视“癌从口入”,关注食品安全。
四、孙进峰主任:中医诊疗抗癌消瘤的新希望
孙进峰主任先后跟随国医大师唐祖宣教授学习,行医近40年,崇尚中医的整体辨证理念,善用中医八纲辨证,专注于中医对各类良恶性肿瘤和结节的诊断和综合治疗。
在长期临床实践中,收集和研发了许多肿瘤疑难杂症的妙方、精方,尤其对各种肿瘤的研究、发现、治疗和创新均有独到见解,总结了一系列中医辨证治疗各类良恶性肿瘤的临床经验,能够最大限度帮助肿瘤患者有效遏制恶性肿瘤扩散、转移,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生存周期。
五、警惕身体求救信号,肿瘤早期报警信号“五字诀”
1、血(出血)
除了女性正常月经以外,人体任何一个脏器不明原因地出血,并且迁延不愈,都有可能是身体发出的早期信号。
2、块(异常肿块)
肿瘤尤其是实体肿瘤,相貌丑陋,往往是一个或几个不规则的肿块。
3、痛(疼痛)
长期持续加重的疼痛,提示我们要去医院做一做排查。
4、烧(发烧)
发热时间超过一周尤其是超过十天,一定要考虑感冒之外的疾病。如果持续发烧,尤其是长期低热,同时伴有体重下降,盗汗(晚上熟睡后出汗)等更要警惕。
5、减(体重减轻)
成年人尤其是中青年人,在没有刻意减肥的情况下,短期内体重不明原因减轻,并且呈进行性下降,如果不是甲亢、糖尿病、结核引起,则要去医院检查排除消化道肿瘤、肾癌、淋巴瘤等;如果体重减轻的同时,伴有肤色发黄和疼痛,则要排除“癌中之王”胰腺癌等肿瘤的可能。
【声明:本内容转载于网络,不属于本网观点。仅作健康科普,不用于任何商业广告目的,且不提供诊疗建议,也不能替代医院的检查和治疗。如有相关疾病,请及时去正规医疗机构就诊,谨遵医嘱。文中图片等内容如有侵权,请联系编辑删除。】
初审编辑:牛卓倩
责任编辑:李春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