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0635-8800121转601

投稿信箱:dzwlcjzz@126.com

当前位置:首页 > 区县新闻 > 莘县

莘县正向农业强县迈进

来源:大众网聊城   作者:   2013-12-20 15:16:00

关键词:

    大众网聊城1219日讯(记者 王倩 通讯员 江保玉)去年年底,莘县因瓜菜菌种植规模、产量居全国县域前列而被中国蔬菜流通协会授予“中国蔬菜第一县”称号。今年以来,莘县以获此殊荣为契机,加快了向农业强县迈进的步伐,提出争当聊城农业发展排头兵,建设中原现代农业发展先行区的新目标。在今年10月全市召开的实施“农业龙头带动”战略观摩推进会上,莘县取得了第一名的优异成绩。

通过举办瓜菜节、推介会,拓宽农产品高端销售渠道。今年4月,莘县北京新发地鲜活农产品推介会在北京新发地国际会展中心隆重举行,此举将进一步深化莘县与北京新发地农产品市场战略合作,拓展莘县优质农产品在北京销售渠道的重要举措,也是进一步落实首都北京保供行动的实际步骤。北京大型连锁超市、餐饮连锁企业及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的配送公司、瓜果肉食经营大户等300多家代表踊跃参加这次推介会。516日,第二届中国(莘县)国际瓜菜节在莘县会展广场隆重开幕,展览地点在莘县会展广场和鲁西农业高科技示范园。其中,高科技农作物种植、名优香瓜、优质蔬菜、菌等一批生态绿色产品成为此次瓜菜节的亮点,吸引数千名客商和瓜果种植能手前来参展。通过举办瓜菜节、推介会等,莘县先后与国内80多个大中城市的200多家大中型超市、农产品批发市场建立了合作关系。

培养带头人,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建设。2013年初,莘县共注册农民专业合作社826家,登记农民专业协会68家,在册农民合作组织带头人994人,分布在全县20个乡镇,4个街道办事处,按照从事专业可以分为蔬菜、粮食、养殖、食用菌、农机及其他组织。为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延伸产业链条,打造鲁西农业发展先行区,充分开发农业产业发展带头人资源,切实提高引领带动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今年515日,中共莘县县委组织部印发《关于“百名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带头人”培养工程的实施意见》。“百名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带头人”培养工程在县人才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进行,县人才办负责牵头抓总县民政局、县农业局、县财政局、县农业局、县科协、县多办、县社、县畜牧局、县农机局分工协作,共同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具体实施,分别培养5名优秀带头人。在农业产业化推进的过程中,合作组织直接介入了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和流通的全过程,较好地解决了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难点问题,既发挥了家庭承包经营制度上的优点,又克服了家庭经营规模小、与市场脱节等不足,在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实施品牌战略,完善农产品安全可追溯体系。品牌使用上莘县根据产业特色,把培育“莘县知名产业品牌、地理标志产品品牌、优质安全品牌”三大品牌体系作为品牌建设的方向和重点,申报注册了“莘县香瓜”、“莘县蘑菇”、“莘县西瓜”、“莘县辣椒”、“莘县花生”等多个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初步形成了涵盖莘县主导产品的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和"三品"认证品牌框架体系。今年10月,莘县首批二维码蔬菜正式进驻北京新发地蔬菜批发市场。莘县积极实行农产品安全可追溯体系,通过张贴二维码标签,使莘县蔬菜具有自己独有的身份证。据莘县时绿达果蔬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永杰介绍,他们在北京市交易规模最大的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北京新发地蔬菜批发市场建立了莘县蔬菜专销区,每天能够销售莘县蔬菜100吨以上。莘县蔬菜能够进入北京俏销,质量安全追溯系统的二维码起了大作用。用手机上的二维码扫描软件对包装箱上的二维码进行扫描,蔬菜的种类以及种植信息一目了然。

2013年,莘县香瓜栽培被认证为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莘县同舟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深圳挂牌,新建瓜菜菌生产基地20处,新增三品认证品牌5个,新建标准化养殖小区10处,新增省级畜禽标准化示范场3家,新增农业龙头企业5,通过二维码质量安全追溯的农民专业合作社32家。截至目前,全县有40个农产品通过了无公害、绿色和有机产品认证,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32, 年交易额2亿元以上的蔬菜交易市场有6处,蔬菜销售到全国100多个大中城市。莘县被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确定为“全国首批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典型示范区”,建有出口农产品区域性管理示范基地6处,供港澳蔬菜生产基地1868亩。莘县正由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迈进!

 

 

初审编辑:张元亮
责任编辑:李鸿杰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