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最性感的白手起家女老板
胡敏珊(Christie ),香港香梦地集团(Charmonde Group)总...
-
住建部长的话不可信房价不降
谈及“国五条”调控下的房地产市场,华远地产董事长任志...
-
邹市明职业拳坛首秀八方热评
6日,奥运拳击冠军邹市明在澳门完成了他跨入职业拳坛的...
临清:多方联动奏响麦收进行曲
来源:大众网聊城 作者:牟景起 姚强 2013-06-13 14:05:00
大众网聊城6月13日讯(见习记者 牟景起 通讯员 姚强)麦收临近,这几天家住临清市潘庄镇前汪堤村的种粮大户燕芳军天天往麦地里跑,在他的麦田里查看小麦长势,长满老茧的手碰触着金黄的麦穗,脸上的皱纹呈现愉悦的线条。"你看这麦穗既长又密,麦粒既饱满又硬实。今年小麦的亩产过千斤没问题,我这块小麦亩产能超过1200斤,今年50亩小麦收入能达到五万多元。"燕芳军喜滋滋地说道。"现在我是天不怕、地不怕,就怕下雨刮大风,再有一周时间,麦子就能收完了,如果遇到恶劣天气,麦子倒伏了,产量可要大大减少。我倒不是担心经济受到损伤,我们都入着政策性农业保险,就是怕麦子减产引起粮食危机。"
燕芳军介绍说,去年小麦播种墒情好,冬季镇上进行了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开春后,小麦返青水浇得及时。气温适宜,风调雨顺,农技站多次组织专家查看小麦长势, 指导农户开展小麦春管化学除杂草,做好丛矮病和锈病预防,防治蚜虫和红蜘蛛病虫害。后期镇政府免费发放"一喷三防"叶面肥和病虫害药剂,每亩小麦补贴125元,种植小麦的经济效益是历年来最好的。按照燕芳军说的,记者从潘庄镇政府拿到一个数据:预计全镇3.6万亩小麦亩产可超过1000斤,较去年增加近百斤,农民增收800多万元。
记者了解到,潘庄镇政府认真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鼓励耕地向种粮能手流转,一些外出务工和从事轴承生产的农民把土地承包给种粮大户,全镇共流转土地2500多亩,种植小麦50亩以上的农户达400多户。规模化种植,加快了种植新技术的应用,方便了机械耕种,提高了粮食单产。
据深入农户调查得知,小麦种植"收与不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水利条件、种子是小麦丰收的基本保障;政策性农业保险则是小麦种植的保险锁,保障农民种 粮不受自然灾害影响;小麦直补、土地流转则提高农民种粮效益,切实增加农民收入,齐备的涉农政策编制了粮食安全防护网。
远离了燕芳军40亩的金黄麦子,记者来到热火朝天赶工程的潘庄镇驻地,大型联合收割机都停在路边,消防部门正在对麦收器械和防火安全进行检查维护。去年到现在该镇共维修生产道路20公里,修建桥涵8座, 对影响机械生产的田间地头进行平整。同时,加大麦收安全防范工作,积极引导群众,防止在主干道晒粮,确保道路交通安全。镇农技站对全镇麦收机械进行了统计 排查,安全检修,对辖区机械进行合理布局调配。农机户老王说:"现在拉出去干活没问题,不过我还是愿意在附近干活,人熟络,干活也舒心。"农技站加强对化 肥、种子等农资的调运,协调电力、油料供应,全力备战麦收。派出所干警张兴华,麦收期间带着消防安全明白纸走街串巷,"这8000多 份明白纸就这么一小摞,发出去还真费劲,一家一户的走。"距离远的地方,他们就开出四辆宣传车。"现在喇叭一响,全是防火安全的事。"张兴华介绍说,镇政府与各村、各小组签订了防火责任状,"谁出事谁负责,镇里和派出所组成了巡逻队,麦收期间,进行不间断巡逻。到时候,你就会看到一群晒得黝黑的巡逻队 员。"一陇陇麦田昭示着丰收的希望,一户户农民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一台台机械穿梭在田间地头,共同勾画出和美的麦收序曲。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