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0635-8800121转601

投稿信箱:dzwlcjzz@126.com

当前位置:首页 > 区县新闻 > 临清市

再难不亏职工 赢得劳资同心

来源:大众日报   作者:宋庆祥   2013-03-19 08:50:00

  作为劳动密集型的纺织企业,和谐的劳动关系尤为重要。在目前不少中小型棉纺厂不景气的情况下,本报记者近日选择聊城临清金源天泽棉纺织有限公司作为样本,对其劳资关系的现状和困难进行了深入调查。

  再苦再难不亏待职工

  “金源天泽”拥有十万纱锭,1200多名员工,多数是破产企业转移过来的“4050”人员。

  “我们工资每月总能按时足额发放,从不拖欠,连续四年我们一线工人的工资每年都提高了8%到10%,现在每人每月平均能拿1350元,此外还有五险和各种福利补贴,如双节有500元的福利,冬天有取暖费,夏天有高温费,每月有澡票、毛巾、肥皂等生活补贴,轮班时提供免费营养餐,知足呀!”后纺车间工人翟福英说。 

  这份“保障”来之不易。2012年,全国棉纺织企业遭遇“寒冬”。“上半年订单大幅减少,7月份棉纱库存达到1146吨。我们每月棉纱投入110多万元,‘五险’60多万元,电费200万到300万元,免费餐费7.5万元,再加上税收,上半年我们略有亏损,下半年有所好转。”董事长汪文祥介绍。

  “职工将自己最宝贵的青春献给了纺织厂,企业再苦再难也不能亏待职工,我们没有降薪,没少发、晚发工人一毛钱,赢得了职工们的认可。”副总经理长书海说。

  当好困难职工后盾

  陈玉红是公司里有名的“知心大姐”。她1986年进厂,当过一线工人,刚被提为副总。“陈姐爱操心,谁今天不高兴,谁家有事,还和谁闹别扭,她总处理得和和气气。”翟福英告诉记者。

  “张继青单身,性格较倔强好强,上有80岁的老母,下有13岁的儿子,生活得很苦,我们需要高看她一眼;徐月萍腰间盘突出,做活不能太久;李秀梅做活细致、老实,不能让她吃亏……每天上班,我会先看看每个职工脸色,做她们的心理工作,让她们高高兴兴地上班。”后纺车间共有68名职工,每位职工的苦与乐、性格特点陈玉红都了如指掌。

  像陈玉红这样的“知心大姐”,“金源天泽”的每个车间都有一两位,她们和公司一起组成了全体职工尤其是困难职工的坚强后盾。

  职工真诚回报企业

  “这盖板机械流动清洁刷,是我们厂前纺车间的冯英新,花费了一年时间研制成功的,这一项小发明每月为企业节约16000元。”分管技术革新的张书海副总介绍。

  冯英新说,“厂里不亏待我们,工资不断地涨,谁家有事厂里忙里忙外,谁要有个发明创造还有技术奖励。在这里,觉得有劲头、有奔头。”

  只有劳资关系和谐了,企业才能有更大的发展,“金源天泽”可谓明证。临清总工会法工部部长张淑霞介绍,目前,该市企业中获临清市“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的有211家,聊城市“劳动关系和谐企业”的21家,省“劳动关系和谐企业”的1家。

张元亮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