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总理翻译” 80后孙宁
担任翻译的孙宁。” 南外王前荣老师是孙宁高二、高三...
-
白燕升步李咏后尘辞职
白燕升1991年毕业于河北大学中文系,1993年经过选拔从河...
-
人大女发言人傅莹引关注
全国人代会第一位女发言人傅莹的首度亮相让人惊喜,她的...
大学“劳动课”,不少学生叫苦
来源:齐鲁晚报 作者:张跃峰 2013-03-18 14:41:00
本报聊城3月17日讯(记者 张跃峰) 聊城大学新学期的“学生值周”一开始实行,就有不少学生叫苦,表示“不想干”,有的学生还通过微博及贴吧、校内网等对学校进行指责。最近一段时间,还有学生致电本报对学校进行投诉,抗议学校拿他们当“免费劳动力”。
聊城大学一名大三学生介绍,所谓“学生值周”制度,其实指的是学校的劳动实践课,所有学生每学年都参加为期一周的劳动。在这一个星期内,学校不再安排参加劳动的学生上文化课。劳动实践课也是在校学习的一部分,有一定的学分。
对于学校的劳动实践课,聊城大学的学生褒贬不一。褒者认为,这是在校学习的一部分,无可厚非;而贬者则意见就大了去了,认为“学校这是拿学生当廉价的劳动力”、“让学生一周时间不上课,去打扫卫生,简直荒谬”,还有的学生说“平时在家里都不干活,一连干上一周的‘苦力’,让人吃不消。”
调查过程中,记者还注意到这样一个现象,说连续干一周“苦力”吃不消的学生大多数从未干过体力活。“从小上学到现在,平时学习都比较忙,家里有点啥小活,父母肯定不会让我们干。”一些学生为逃避上劳动实践课,甚至花钱雇人替自己去值周。
对于学生的质疑,负责这项工作的聊城大学学生工作处有关负责人介绍,学校早已注意到了这方面的问题。该负责人介绍,聊城大学的劳动实践课大概是在1992年前后开设的,并非像学生所说的那样,只是让大家打扫卫生。根据劳动实践课管理规定,目前学生在劳动实践课上负责环境卫生清理、校园文明督察及协助带岗教师做好办公室事务管理等工作。
该负责人分析说,学校开设劳动实践课之初,很少听到类似现在的质疑声。现在的质疑恰恰证明了学校坚持开设劳动实践课的必要性。“现在不少的‘90后’学生,劳动动手能力相对较弱。在家里父母不让干活,学校再不补上这一课,工作以后又怎么能适应!”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