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0635-8800121转601

投稿信箱:dzwlcjzz@126.com

当前位置:首页 > 区县新闻 > 高新区

“二次创业”打造物流产业聚集区

来源:大众网聊城   作者:李瑞成 张同耀 王倩   2013-10-28 17:22:00

关键词:打造;物流;聚集区

在“二次创业”过程中,开发区放大优势特色,着力打造“2+5”产业板块,即围绕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两大主导产业,着力打造生物科技、金属材料深加工、新能源汽车、机电装备及现代物流等五大产业园区。实现“板块式布局、链条式集聚、集约式发展”,推动传统产业高新化、新兴产业规模化、服务配套现代化,培植高端高质高新产业集群。

    大众网聊城1028日讯(记者 王倩 通讯员 李瑞成  张同耀)在“二次创业”过程中,开发区放大优势特色,着力打造“2+5”产业板块,即围绕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两大主导产业,着力打造生物科技、金属材料深加工、新能源汽车、机电装备及现代物流等五大产业园区。实现“板块式布局、链条式集聚、集约式发展”,推动传统产业高新化、新兴产业规模化、服务配套现代化,培植高端高质高新产业集群。

       作为“2+5”产业板块之一的聊城物流园区,呈现蒸蒸日上的发展态势,目前,园区已签约项目15个,运营整合项目5个,在建和推进项目11个,合同总投资额200.59亿元,正成为聊城建设“物流强市”的重要载体。抢抓机遇,发展特色物流

       “一圈一带”战略规划中提出,要把聊城建设成为鲁西北平原优质农产品供给区。聊城市也提出实施“农业龙头带动”战略。开发区抢抓重大战略机遇,立足现有基础,逐步发展特色物流。

        聊城农产品物流交易中心作为聊城物流园区的龙头项目之一,总投资116亿元,目前一期已成功试运营。该项目成功与沃尔德集团签约投资26亿元的农资、农机项目,与南京雨润集团签订25亿元投资冷链市场合作意向,与台湾汉光签约农业芽菜加工项目,与北京首创签约农产品配送项目,发展后劲充足。

        聊城市重点建设了6个年交易额过百亿元的物流园区和交易市场。其中之一的汇通金属商贸物流园区,于20125月投入运营,入园商户达300余家。今年又投资5亿元,规划建设了面积12万平方米的室内仓储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山东省单体建筑面积最大的室内仓储项目。金属物流园项目全部建成运营后,可实现年货物吞吐量600万吨,销售收入200亿元。可解决3000人就业,带动相关从业人员4万余人。优化环境,增强项目后劲

        在聊城物流园区设立之初,开发区高标准规划了配套设施,路网、雨水、污水、供水、供气、供电、弱电等配套设施逐步完善,达到“九通一平”的建设环境,园区具备承载大项目的能力。一大批大项目、好项目纷纷落户园区。

       总投资15亿元、年交易额突破37亿元的盖氏物流项目,四川科伦公司投资2.6亿元的山东人久久医药物流项目已经竣工,总投资7.3亿元的保税物流中心项目刚刚开工,全国民企500强山西大运集团投资3.5亿元的聊城大运万里国际汽配物流中心项目,总投资2亿元、年营业收入2亿元的上海优邦物流项目,总投资8.18亿元、总建筑面积22万多平方米、集公铁陆海及航空联运为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大型现代物流服务中心——千千佳物流综合项目,总投资2.1亿元的博远汽车园项目,总投资3亿元的金羊重卡产业园,聊城市物流信息中心项目等项目都在积极建设中。创新体制,壮大物流产业

       在园区发展中,开发区进行体制创新,大力推进“镇园合一”管理模式,优化园区发展体制,在人事、财政、审判等方面赋予物流园区更大的自主权,激发园区发展活力。

       培植企业做大做强,形成规模效应。在资金、土地等要素上,给予园区企业倾斜,促进盖氏邦晔、人久久、公共信息平台尽快发挥物流平台优势,壮大产业集群。同时,协助企业搭建融资平台,拓宽融资渠道,加速项目进展。协助企业做好二次招商,增强经济实力,实现物流园区跨越发展。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开发区主动对接国字号物流企业,寻求合作点。积极拓展招商思路,转变招商方式,采用以商招商、蹲点招商、上门招商等方式,加大对高科技含量、高投资强度、高亩均税收贡献项目的招商力度,同时,加大物流园区生产性企业整合力度。积极引导园区规划区内的啤酒厂、化工厂等,加快产业转型升级,膨胀园区经济。目前,聊城物流园区有盖氏邦晔物流、人久久医药物流、农产品物流交易中心、博远物流项目、远鹏科技与丛林集团合作节能型材高温喷涂项目5家运营企业,千千佳公铁联运项目、大运项目、金羊项目、金明文化物流产业园、上海优邦物流项目、综合保税物流区等10个在建项目。

初审编辑:张元亮
责任编辑:李鸿杰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