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0635-8800121转601

投稿信箱:dzwlcjzz@126.com

当前位置:首页 > 区县新闻 > 高唐县

绿色生态循环畜牧业扮靓高唐

来源:大众网   作者:王倩   2014-11-25 10:06:00

关键词:畜禽排泄物 粪污处理 无害化处理 高唐县 生态养殖

高唐县是畜牧养殖大县,肉鸭养殖已成为该县的支柱产业之一和农民收入一大来源我县的畜牧业支柱产业之一。即把"养殖"和"种植"建设在一个农场,种植面积与养殖数量相匹配,用"种养"结合的生态农场模式达到畜禽养殖废弃物零排放。

  大众网聊城11月25日讯(记者 王倩 通讯员 杨雪青 朱金芬) 高唐县是畜牧养殖大县,肉鸭养殖已成为该县的支柱产业之一和农民收入一大来源我县的畜牧业支柱产业之一。然而,随着畜禽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其带来的畜禽粪便废物排放量也随着增加。高唐县委、县政府鼓励企业积极探生态环保养殖的新模式,以山东荣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为依托,以点带面,大力推广种植和养殖相结合的方式消化利用畜禽养殖废弃物,降解养殖场所产生的有机肥料,促进高唐县生态养殖健康发展。

  升级养殖板块,大力发展家庭农场。将原来"公司+农户"模式变为"公司+农场"模式。高唐县计划用3年的时间在全县十二个镇(街)流转土地3万亩,建设500个生态农场,完成全县内的全部养殖基地升级。以60亩左右为一个农场,中心区域搞养殖,四周配套种植,即每个生态农场种植桑树面积45亩,建设鸭棚3栋,蚕舍4栋。即把"养殖"和"种植"建设在一个农场,种植面积与养殖数量相匹配,用"种养"结合的生态农场模式达到畜禽养殖废弃物零排放。全县桑树种植面积达到3万亩时,通过招商引资的方式积极同泰安丝绸集团进行合作,建立一个投资3亿元的缫丝厂,进一步延伸桑蚕产业链条,在本县培植起一个新产业、新亮点。

  科学规划布局,发展生态养殖新模式。每个家庭农场实现生活办公管理区、生产区、粪污无害化处理等严格分开,冲洗棚舍后的粪便流到化粪池发酵,通过畜禽粪便的无害化处理,经过排污管道灌溉至周围的桑苗地块,达到粪污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新的养殖模式不仅让环境变好,而且将原来的散户社员养殖7000只的规模,提高到了生态农场2万只/户的规模。

  增强养殖户的抗风险能力。单个农场的效益:存栏肉鸭2万只,年出栏樱桃谷肉鸭14万只,按目前农户养殖樱桃谷肉鸭可获纯利2.3元计算,肉鸭养殖纯获利32.2万元;除此之外每个农场周围是占地50亩的桑蚕种植区,每亩桑树养桑蚕的年收入约6000元,单个农场的桑树收益可达30万元。肉鸭加桑蚕的总收入为62.2万元,出去地租、雇工等支出,农场纯利润可达50万元。养殖户在拥有养殖收入的同时,还能享受种植带来的额外收益。养殖户收入增加,抗风险能力也相应增强。

  以项目建设为载体,综合治理养殖排泄物。积极争取上级项目资金,全面建设畜禽排泄物治理工程。2014年8月份争取省级畜禽粪污无害化处理工程项目资金400万元,建设粪污处理设施,既改善了养殖环境、减少粪污排放,又增加了经济效益,受益规模养殖场(小区)达10家。预计通过该项目实施高唐县粪污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和达标排放比率达到85%以上。

  截止目前,全县已建成生态养殖农场20 个。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李鸿杰

热点图片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