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0635-8800121转601

投稿信箱:dzwlcjzz@126.com

当前位置:首页 > 区县新闻 > 高唐县

高唐县:深入推进“计生助福行动”

来源:大众网聊城   作者:李敏   2013-12-13 08:00:00

关键词:高唐;计生

高唐县计生局以“促进家庭幸福、构建和谐人口”为主题,整合社会资源,深入推进“计生助福行动”使计生家庭的生活质量、幸福指数和社会公众对人口计生工作的满意度进一步提高。

大众网聊城1213日讯(通讯员 李敏)高唐县计生局以“促进家庭幸福、构建和谐人口”为主题,整合社会资源,深入推进“计生助福行动”使计生家庭的生活质量、幸福指数和社会公众对人口计生工作的满意度进一步提高。

强化工作保障。高唐县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并将这项工作列入2013年人口目标考核。高唐县人口局、计生协联合下发了《高唐县关于开展 “计生助福行动”的实施方案》,各镇(街道)成立了领导小组,为“计生助福行动”开展你过来坚强的组织保障。建立了以政府投入为主,部门支持、企业联动、社会赞助、干部捐赠为辅的资金筹措机制。首先积极争取财政投入,设立了人口关爱基金账户,县财政每年也要列出专项经费用于“计生助福行动”。其次加强部门联动,通过部门协作形成全县计划生育家庭扶贫救助体系。三是积极发动社会力量,2013年共募集人口关爱基金30.6万元。

营造浓厚氛围大力宣传文明进步的家庭观、幸福观,宣传幸福家庭先进事迹。利用村(居)广告灯箱、文化墙和文化大院,将计划生育政策法规、奖励优惠政策、生殖保健知识;利用人口学校、人口文化书屋、服务站等宣传主阵地,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关爱女孩、新型农村家庭创建、人口知识竞赛等宣传活动,通过出动流动宣传彩车、设立咨询台、展出灵活板、发放计生宣传品等方式,在集贸市场等人群聚集地开展计生政策宣传服务,开展民间艺术形式传唱计生国策文艺演出活动,全县累计组织大型群众性计生文化演出5场次,表演20余个节目。

实施项目带动。高唐县根据工作实际,办出符合本县特色的活动项目,并以这些项目进行带动,推广先进成功经验,起到了良好的“以点带面”的作用。活动开展中,以“生育关怀—计生助福行动”为总题目,以人的生命周期为主线,紧紧围绕“宝贝优生”、“婴幼早教”、“青春健康”、“中年关怀”、“夕阳助福”等5大系列项目开展活动,先后开展了“人口关爱—情暖夕阳红”项目、“计生助福—宝贝优生”项目、“计生助福—情暖失独家庭”项目,各镇(街道)也都有自己的特色计生助福行动项目。计生助福项目的扎实开展,进一步增强了“计生助福行动”的亲和力、影响力和生命力。

建立长效机制。一是加强优生优育服务,保障家庭健康。高唐县实施了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成立了领导小组、组建了宣传组织队伍、技术专家队伍,配备了医疗器械,完成对技术人员的上岗培训,截至目前,为1.5万名项目对象进行了孕前优生健康检查。规范了避孕咨询指导和随访服务,大力普及避孕节育知识,推广避孕节育新技术,免费发放避孕药具。开展妇科常见病普查普治,为计生家庭建立生殖健康档案,开展随访服务,保障育龄群众身心健康。二是完善利导政策体系,提升家庭发展能力。积极推动政府职能部门出台子女成才、家庭致富、以及养老保障等方面的计生福利政策。2013年,全县发放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资金258.7万元;发放奖扶金186万元、特扶金19万元;落实农村双女户落实长效节育措施奖励、农村自愿放弃二孩一次性奖励等共计20余万元;落实独生子女父母加发30%一次性养老补助金87万元。三是推行依法行政和群众自治,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不断完善依法行政机制,提高行政执法水平;县、乡两级人口计生部门建立了“一站式”便民服务大厅,简化办证程序,提高了服务质量和办事效率;依法修订完善计划生育村规民约,深入开展基层群众自治示范村(居)创建活动,目前,全县共有国家级“基层群众自治示范村(居)”4个,省级“示范村”13个,市级“示范村”15个。四是开展走访慰问行动,关爱计生家庭。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开展走访慰问和帮扶救助计生家庭活动,为困难计生家庭、奖特扶对象和独双女户家庭发放救助金和慰问品。(李敏)

 

李敏:高唐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局

单位地址:山东省高唐县人和东路西首(名仕苑对过)

邮编:252800

手机:13963593186

邮箱:13963593186@163.com

 

初审编辑:张元亮
责任编辑:李鸿杰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