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0635-8800121转601

投稿信箱:dzwlcjzz@126.com

当前位置:首页 > 区县新闻 > 东阿县

东阿县大桥镇以抓铁有痕的劲头推动文化包容开放与创新

来源:聊城大众网   作者:王倩   2013-09-28 10:33:00

关键词:

大桥镇依托历史文化底蕴丰厚的优势,高举“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旗帜,承载着“全国文明镇”的希望,深入挖掘文化积淀,丰富文化底蕴,繁荣文化市场,极力打造文明昌盛的文化强镇,激情无限的大桥人正演绎着精彩的人生,魅力十足的大桥镇正谱写着时代的新篇章。

    大众网聊城9月27日讯记者 王倩 通讯员 张萌)大桥镇依托历史文化底蕴丰厚的优势,高举“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旗帜,承载着“全国文明镇”的希望,深入挖掘文化积淀,丰富文化底蕴,繁荣文化市场,极力打造文明昌盛的文化强镇,激情无限的大桥人正演绎着精彩的人生,魅力十足的大桥镇正谱写着时代的新篇章。
    复兴传统文化。注重加强基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投资200万元建设了高标准的综合文化站和老年大学,设立了图书阅览室、电子阅览活动室、培训教室、文艺排练活动室、配备微机8台,图书阅览室藏书5000余册。把休闲文化广场作为新型文化传播的阵地,打造以“服务群众、群众服务”为主题的集休闲、娱乐、健身、宣传于一体的高标准休闲文化广场,歌舞演唱、快板书、民俗的打花棍、划旱船、舞龙舞狮等等传统艺术得以重组升级,村里的庄户剧团发展迅速,成立凤凰山戏剧团、庆军音乐团、于窝黄河大秧歌剧团、镇老年大学业余剧团等12个庄户剧团,每剧团演职人员达到15人以上,群众在共同的活动中,相互认识、相互交流、相互促进,身心得到娱乐休闲,文化知识得以升华,实实在在的得到了享受,着实温暖了人心,成为文明创建活动一道和谐亮丽的风景线。
彰显特色文化。大桥镇历史悠久,民风民俗极具特色,尤以秧歌、舞狮、旱船、腰鼓等杂技项目最为擅长。特别是黄河大秧歌,以它的轻松活泼,姿态从容,赢得广大百姓的喜爱。2010年9月,黄河大秧歌代表队荣获东阿县首届农民艺术展演“特等奖”,2011年9月,黄河大秧歌代表队代表聊城市参加山东省第七届农民运动会健身秧歌比赛中,荣获“体育道德风尚奖”、2012年9月,黄河大秧歌代表队在东阿县全民健身秧歌比赛中荣获 “特殊贡献奖”。同时,近年来,全镇上下开展了“村村一台戏”活动,通过挖掘、弘扬传统文化,使每村庄都有一台属于自己的特色戏,通过开展有效的文化活动,融洽了党群、干群关系,大大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巩固了全国文明镇的创建成果。
    铸就品牌文化。大桥镇加大文化特色旅游圈建设,以黄河森林公园为龙头,全镇已初步形成了麻庄、毕庄生态农业观光园、康韩村玫瑰观赏、姜庄村黄金梨采摘、赵庄村有机韭菜体验基地、后韩村垂钓休闲中心为代表的乡村旅游圈。在发展生态旅游的基础上,发展“农家乐”,销售当地特色产品,如黄金梨、黄河鲤鱼、黄河酥点心、黄岩矿泉水、黄河金蝉等,增加了群众收入渠道。
今后,大桥镇将以抓铁有痕的劲头推动文化工作,解放思想,以文化引领发展,以发展催生文化,在和谐稳定中加快发展步伐,实现文化软实力突破、经济硬实力崛起、社会综合实力提升,努力实现文化包容开放与创新。

初审编辑:张元亮
责任编辑:刘彦芬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