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王靖程
大众网记者 王靖程 聊城报道
10月23日,全市法治乡村暨基层法治建设工作会议召开,东昌府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依法治区办主任庞庆法以《探索“全生命周期”化解模式 激发基层依法治理新动能》为题作典型发言,详细介绍了东昌府区创新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新模式,助力基层依法治理高质量发展的经验做法。
今年以来,东昌府区认真落实市委“1356”法治建设思路,聚焦矛盾纠纷突发性、偶发性、反复性特点,探索建立矛盾纠纷“全生命周期”化解体系,有效推动社会治理从“事后处置”向“事前干预”转变、风险防控从“控事稳局”向“深耕善治”转型,共调解矛盾4300余件,涉案金额5000余万元,化解率99%。东昌府区被评为全省首批“守法普法示范区”,区司法局荣获“全国组织宣传人民调解工作表现突出集体”。
事前防范治“未病”,进一步增强了机动预警能力
一是推动一站式矛调中心“实战化”。优化提升“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调解机制,横向强化与职能部门协同联动,纵向突出分级分类化解,一镇一品牌,一村一特色,实现“人、案、事、调”集约集成,打造了“有事来聊·信义联调”等15个调解品牌和“法惠昌民·议润人心”等4个法律服务品牌。
二是推动网格服务“扁平化”。拓宽社会力量参与矛盾纠纷多元调处渠道,推动“两代表一委员”、网格员、调解员、法律顾问、社区工作者等“多员融合”,创新“网格+警格+人民调解组织”融合发展机制,网格服务全区域、无死角覆盖,实现“一网运行、一格多员、多方联动、精准服务”。
三是推动预警研判“常态化”。依托网格化信息平台,健全日排查、周分析、月研判机制,做到一案一档一策、分级分类化解,形成了常态分析、系统研判、动态预警于一体的矛盾纠纷防范体系。今年以来,网格员共走访各类重点人员3.9万人次,排查上报事件17万余件,结案率99%。
事中联动治“已病”,进一步提升了实质化解水平
一是坚持一包到底,“一把手”带头调。把“事要解决”作为根本之策,坚持“县级干部帮包重点案件和重点群体、科级干部帮包重点人员”原则,一事一人一策制定解决方案,一包到底、全力化解,一把手带头帮包难度最大的信访案件,其他同志按职务和难度依次帮包。建立“不履行调解责任、发生到市信访事件、发生赴省进京信访事件”三项负面清单,把矛盾化解“软任务”变成“硬指标”。今年以来,全区领导干部公开接访150人次,调度案件50批次145人次,攻坚化解信访积案41件。
二是坚持协同发力,“多元”联动调。全面畅通诉调、警调、访调、行调多元响应渠道,加强专业性、行业性调解组织建设,成立全省首家县级涉企登记纠纷调解组织,搭建“党员干部+网格员+人民调解员+法律顾问”等调解团队,全区共有15家行业性调解组织,54名专职人民调解员、107名“两代表一委员”、400多名“三官一律”、2323名网格员活跃在调解一线。
三是坚持扛牢责任,“属地”跟进调。围绕“谁家人、谁家事、谁在办、怎么办”,依托“一站式”矛调中心,压紧压实属地责任,并对调处情况每月排名、季度通报、年终考核,努力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新区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被评为“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委员会”。
事后跟踪治“愈病”,进一步夯实了回溯巩固成效
一是突出事后关系修复。建立网格员跟踪回访机制,督促当事人及时履行调解协议,注重平衡纠纷当事人利益关系,协助其人际关系修复、信任关系重建,防止问题反弹。
二是强化法律服务供给。创新“小蜜蜂”法治宣传员机制,发挥普法教育预防功能,依托816名法律明白人、138名村居法律顾问,多层次开展“法律五进”活动,畅通群众诉求表达、权益保障通道,切实把法律服务融入矛盾调处全过程,东昌府区被列为全省“八五”普法示范联系点。
三是加强政策制度优化。定期梳理矛盾多发领域,以案促改、以案促治,及时优化调整政策方向,切实堵塞制度漏洞。根据群众需求,建立了家事纠纷、商事纠纷、物业纠纷等调解制度,侯营镇家事纠纷调解工作法被评为全省“枫桥式工作法”先进典型。
下一步,东昌府区将认真贯彻落实本次会议精神,瞄准基层依法治理中的重点、难点、堵点问题,持续完善矛盾纠纷化解机制,积极探索具有区域特色、时代特征的社会治理新模式,努力构建“矛盾联排、问题联治、案件联查、经验联享”大治理格局,切实让矛盾纠纷化于未发、止于未诉,为中国式现代化聊城实践贡献东昌府区首善担当。
(通讯员 陈会)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王靖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