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吴晗
责任编辑:朱学勇
摘要:黄河文化有几千年的历史渊源,见证着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是赓续中华历史文脉崛起的时代命题,是中华民族之根、中华民族之魂。中央有关部门印发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规划》等文件中接连强调:深入挖掘黄河文化的时代价值,充分展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坚忍不拔的民族品格和奋斗精神,加强黄河流域文化保护、传承和弘扬,黄河是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的必由之路,须大力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让黄河文化在新时代熠熠生辉。
引言:步入媒体融合时代,5G技术让公共传播速度更快,内容更丰富,新兴媒体的发展,为保护、承传、弘扬黄河文化提供了一个讲好黄河故事的全新视角,且“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找准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连接点是讲好黄河文化故事的应有之义,也是增强文化记忆的重要途径”。第一,新兴媒体快速发展和社交工具异军突起,公众传播方式变化,为黄河文化的广泛传播提供了全新的平台。借助5G网络,可以实现实时直播,受众可以随时通过移动终端实时观看在线直播黄河文化的节目表演、景观展示、非遗文化等。通过互联网将黄河文化传播开来,这种新媒体式的传播方式,不仅让黄河文化打破了空间的限制,也吸引了更多的群众参与黄河文化的互动传播,让文化传播走得更广、走得更远,飞入寻常百姓家。第二,黄河文化的传播和推广要打破传统形式的束缚,以多样化的传承手段、灵活化的表现形式吸引着大众的关注。在数字化传播背景下,各地纷纷将数字化手段、网络技术应用到了地方传统艺术、手工技艺、民间文学、民俗活动等文化领域,以数字技术为依托,真正实现了让世界听得见、看得见的文化传播目标,如此对于黄河文化的传承具有助力作用。
一、媒体融合服务黄河文化发展传承的现状与基础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黄河文化凝结着百折不挠、坚忍勇毅的奋斗精神。九曲黄河奔腾向前,其浩浩汤汤的磅礴气势,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在漫长的岁月中哺育了无数中华儿女,孕育了中华文明的精神特质,塑造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坚韧不拔、一往无前的民族品格。同时,黄河作为一条桀骜难驯的“忧患河”,“多淤、善决、频徙”“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面对黄河的多变,中华儿女以改天换地的勇气和智慧治理黄河、保卫家园。大禹率领百姓弃“堵”改“疏”,以创造性的疏通策略平定水患;明朝潘季驯发明“束水冲沙法”,先后四次治河,大筑三省长堤;兰考县委书记焦裕禄带领群众艰辛探索,经过几十年的努力终使兰考告别漫漫黄沙和茫茫盐碱……正是在一次次战胜灾害和苦难的过程中,中华民族锻造了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的品格和顽强的生命力,形成了黄河文化和中华文化的突出特征。在一代又一代人的艰辛探索和不懈努力下,黄河壮美安澜,两岸风光旖旎,这些就是对中华民族奋斗精神与坚毅品格的最好褒奖。
聊城,江北水城,运河古都,是黄河下游重要节点城市,是现今黄河与大运河交汇的唯一城市,境内黄河河道长59.51公里,黄河支流金堤河长80.8公里。聊城区域沿黄河两岸有文物点353个,其中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0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42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39处,未定级文物保护单位231处。聊城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旅游资源,为黄河文化发展传承奠定了坚实的产业基础。黄河滋养了鲁西大地,积淀了具有区域特色的两河文化,运河文化、黄河文化交相辉映。近几年来,我市大力弘扬黄河文化,持续开展“我家门前有条河”系列文旅活动,各级广播电视、新兴媒体、大屏小屏联动、线上线下互动,构建全媒体、全链条传播矩阵,通过主题报道、直播、短视频、图解、H5等多种方式,持续放大活动声量;同时,积极对接人民日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华社等中央媒体以及微博、微信、抖音、快手、今日头条等流量平台,对活动进行全方位推介,让正能量澎湃大流量,有力提升了聊城市的知名度、美誉度。聊城在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运河文化,努力推出一批标志性成果,建立起以融媒体技术为手段,文旅融合嫁接媒体融合的优势,让正能量成为大流量,让好声音成为最强音,唱响主旋律、振奋精气神。
二、聊城黄河文化融媒传播的案例分析
(一)打造大河风华“全矩阵”文旅IP。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生态、经济、文化是一体的。只有依靠黄河生态文化的支持和科学认识的指导,才能保障黄河流域生态文明和经济建设的健康发展,彰显了黄河生态文化的价值,“江北水城·运河古都”的文旅名片不断被擦亮。聊城市“我家门前有条河”系列文旅活动自2022年年初启动以来,聊城市紧紧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等重大战略,创意开展“我家门前有条河”文化旅游系列活动。以“二十四节气”为创作主题,深入挖掘黄河、运河流域每个节气的文化、习俗,以民歌、舞蹈、诗词、书画、摄影、餐饮等多种形式展示“二十四节气”文化内涵。从年初开始,陆续启动了“跟我二十四变”寻游二十四节气新聊城系列活动、“山东手造·聊城有礼”旅游文化创意设计大赛、“河和之契”两河书画名家创作大展、“山东手造 聊城有礼”旅游文化创意设计大赛、“两河之约XIN体验”旅游创新线路产品设计大赛、“大河风华”文化旅游摄影展、“运河岸边家乡美”文旅短视频大赛、“好客山东·乡村好时节”黄河踏青主题游等活动。同时,推动中国(聊城)葫芦文化艺术节、东阿艾山牡丹节等节庆活动优化升级,多方面搭建文化展示平台。以各级博物馆、美术馆等文化机构场所为载体,开展“两河”文化宣传展示、艺术鉴赏、文艺展演等活动。依托高唐县“苦禅故里、书画高唐、海峡情缘”品牌,开展各类书画展览,创新开展“田园欢乐汇”文化活动。活动贯穿全年,将形成一首歌、两本书、四场推介、十条线路、百幅书画名作、百件文创产品、百幅优质图片、百条短视频,实现营销品牌创新突破。“我家门前有条河”系列文旅活动成为聊城市强有力的文旅IP,大屏小屏联动、线上线下互动,构建全媒体、全链条传播矩阵,通过主题报道、直播、短视频、图解、H5等多种方式,持续放大活动声量;同时,积极对接人民日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华社等中央媒体以及微博、微信、抖音、快手、今日头条等流量平台,对活动进行全方位推介,让正能量澎湃大流量,有力提升了聊城市的知名度、美誉度。
(二)打造数据中心、讲好黄河故事。黄河孕育了千年文脉,是华夏文明的母亲河,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涵养中华文明的重要源泉。运用先进信息技术对黄河文化遗产进行统一阐释、系统保护、综合利用,加强对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的整体性、系统性保护,深入推进考古等工作,为保护弘扬黄河文化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手段和必要的工具支撑。高清扫描、三维建模等信息技术,能够将古籍、文物、建筑等文化遗产转化为数字形式,以高精度和细节丰富的数字模型或图像视频进行采集、保存,可以模拟和还原文化遗产的原貌,充分揭示文化遗产背后的深刻内涵。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分类、存储,利用数字技术对受损的文化遗产进行虚拟修复,并通过数字化手段监测文化遗产的状态变化,能够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风险,将文化符号、精神标识转化为新型“数据能源”。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创意性转化,不仅让古老的圆明园重新焕发生机,更为全球元宇宙数字文旅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飞阅大运河》通过光影艺术长廊与VR沉浸空间的打造,实现了东方哲思与现代科技视觉的完美融合,展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和无限创新活力。
(三)利用数字技术赋能,推动黄河文化遗产开发利用。保护、传承、利用黄河文化遗产,要充分发挥数字技术的智慧化优势。要深入挖掘黄河文化遗产的内容与价值,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拓展黄河文化遗产的传播载体,促进黄河文化遗产的数字化、智慧化发展。借助大数据、云计算等呈现黄河文化遗产的现代样态,利用现实增强技术重构非遗创作过程,增强黄河文化遗产的可视性与可读性。重点打造“互联网+文旅”平台,加快遗产资源数据化,从而拓宽黄河文化遗产的艺术化发展空间与文旅产业发展空间。聚焦“两河之约”品牌体系,承办“沿着黄河遇见海”新媒体推广大会,联合抖音、同程、腾讯、美团、小红书等平台,实施“两河之约‘新’动聊城”新媒体推广九项行动不如在聊城见一面热点话题实现6亿多次曝光量,接连荣登抖音全国热榜。聘任国家话剧院聊城籍演员王仁君为聊城城市推广大使,全方位、多主体讲好“我家门前有条河”IP故事。做优品牌活动。邀请东方卫视《极限挑战》节目组在聊城拍摄,节目已于6月16日黄金时间播出,引流作用明显。举办“两河之约·书画高唐”桑葚采摘露营季,“2024山东(东阿)中医药文化旅游体验周暨‘两河之约·康养东阿’主题推广活动”以及民俗文化旅游节、乡村文化旅游节、音乐美食文化节等节庆活动1200余场。加强交流协作。牵头成立济郑高铁沿线城市文旅联盟并牵头起草制定《济郑高铁沿线城市文旅联盟章程》,建立常态化合作机制。集合全国重点旅行商资源,举办“两河之约 英雄阳谷”旅行商大会,会上发布《2024年度聊城市旅游团队奖励办法》。我们开展“趁当‘夏’‘趣’聊城”走进济南、郑州大学城文旅专场推介会,还要走进上海、南京、北京、天津大学,开展“乘着高铁游聊城”暑期大学生专场推介活动。我们开展“春色‘聊’人·‘彭’然心动”2024聊城(彭水)文旅交流活动专题推介。赴日本、韩国开展文化旅游交流活动,举办专场推介会,展示聊城优质非遗项目,推进对外文化交流。
三、媒体融合环境下聊城黄河文化传承与传播对策
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为推动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传播创造了优质条件、营造了良好环境、提供了更多载体。我们应当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传播上升到文化事业改革体系当中,将新媒体融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传播领域,不断提升传承与传播能力。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首先要综合运用新媒体整合传承与传播资源,使各个方面的力量集聚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传播当中,倾力构建强大的传承与传播合力。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利用新媒体打造更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传播作品,使其走进各行各业。发挥传承人的作用,加强对他们的引导,强化传承人运用新媒体的能力,在传承过程中制作“短视频”,并在各个平台进行传播,既有利于提高传承人的影响力,同时也能够为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传播打造更多平台,真正实现资源有效整合。
黄河文化涉及众多领域,很多都是人们喜欢的形式和内容,要充分利用“抖音”“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对人们的集聚作用,充分发挥制作门槛较低的优势,积极引导各个领域切实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频生产与制作力度,同时还要在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传播视频生产与制作质量方面加大力度。此外,还要在综合运用喜马拉雅、小红书、哔哩哔哩等平台方面持续加大力度,根据不同的群体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创作,使其更具有吸引力,只有这样,才能使非物质文化遗产新媒体传承与传播实现更大突破。
为了能够使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新媒体传承与传播取得更好的成效,根据不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特点,采取多元化的方式进行传承与传播。着眼于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市场活起来、非物质文化遗产技法用起来、非物质文化遗产潮流动起来,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传播纳入到“网红经济”当中,动漫作品、动态长图、表情包、H5等都应当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现形式,通过打造“网红爆款”产品,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新媒体传承与传播实现更大突破和取得更好成效。例如在“抗疫”期间,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用“小剪纸”在新媒体平台传播“正能量”,能够起到更好的传承与传播效果。
当下,新兴媒体融合已经成为全新的公共传播方式,为黄河文化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全新的平台。通过嫁接黄河文化传播发展,赋能黄河文化传承发展,不断探索与时俱进的传播途径,扩大了其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通过应用媒体融合新兴技术,创新了艺术表现形式,使得黄河文化能够以更加生动直观的方式呈现给世界。通过与时尚产业的联动,文化元素得以融入日常生活,增强了黄河文化的亲和力和影响力。这些多元化的传播方式必将推动黄河文化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创新发展,使其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作者简介:杨光鹏,聊城市茌平区融媒体中心,主任编辑。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4年度聊城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文化传承发展研究”专项课题,课题名称:媒体融合赋能聊城市黄河文化高质量发展研究(课题号:ZXKT2024148)。
参考文献:
[1]王园园:新媒体在黄河文化传播中的应用与发展[J].新闻文化建设,2023(02):101-103。
[2]赵素欣:新媒体时代黄河文化传承与传播路径探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2,6(29) : 77-80。
[3]刘向阳:基于传承与创新的黄河文化传播体系构建策略[J].新闻爱好者,2022(07):65-67。
初审编辑:吴晗
责任编辑:朱学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