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0635-8800121转601

投稿信箱:dzwlcjzz@126.com

当前位置:首页 > 汽车 > 车市新闻

4S店破产 租牌“车主”70多万元宝马被抵债

来源:新京报   作者:李宁   2014-10-23 10:16:00

关键词:4S店 车主 抵债 车牌 元宝

吴明(化名)在4S店租牌买了辆宝马,但仅开了一年就被法院强执查封,原因是4S店破产,法院要拍卖其资产抵债,挂其名下的宝马车被认定为4S店的资产,也在拍卖之列。虽然实际购车人吴明提出了异议,但法官表示专为规避政策的租牌协议无效,目前该案还在审理中。

  吴明(化名)在4S店租牌买了辆宝马,但仅开了一年就被法院强执查封,原因是4S店破产,法院要拍卖其资产抵债,挂其名下的宝马车被认定为4S店的资产,也在拍卖之列。虽然实际购车人吴明提出了异议,但法官表示专为规避政策的租牌协议无效,目前该案还在审理中。

  70多万宝马变4S店资产

  非京籍的吴明无摇号资格,但想买辆车在京使用。为了弄到京牌,去年他在东城一家4S店租了个北京号牌,买了一辆价值70多万元的宝马汽车。

  吴明当时跟这家店签了租牌协议,规定车辆的所有人、交通事故的责任人等注意事项。付完款项后,4S店以店方的名义购车并办理了行驶证等,再低价租给吴明。

  租牌买车后不久,这家4S店生意失败破产,欠下外债近300万元。债主将其起诉至东城法院后,法院经过审理决定拍卖该店名下资产抵债。经过查询,该店名下仅存一辆宝马,正是吴明因租牌挂在4S店名下的那辆车。

  “轿车的材料都是登记在这家4S店。”据法官介绍,在法院强执的时候,吴明就提出异议,说这辆车是他的财产,但又拿不出相关证据。

  车主难提供购车证据

  吴明向东城区法院提起异议审查,但由于没有相关证据,东城法院驳回了吴明“返还轿车”的请求。目前,该案正在二审审理过程中。

  二中院助理审判长周祖继说,北京限购以来,借名或租牌买车的现象增多,引起的纠纷也增多。在这些纠纷中,很多实际购车人因为无法提供有力的购车证据,法院根据现有证据进行的判决,很难让当事人满意。

  根据此前受理的10多起类似案件,北京市二中院提醒市民,由于这些案件法律关系复杂,“登记名义人负债或破产,车辆有被法院强执的风险”,呼吁大家不参与、不支持租牌购车等违规行为。

  ■ 解读

  法官:租牌协议因规避政策无效

  从北京市二中院受理的13起类似案件中,双方当事人都会签订一份“阴阳合同”来规避限购政策。一般是购车人以4S店名义购车,之后4S店再将轿车低价租给实际购车人。

  “这就造成了车辆名义上并非实际购车人所有,而属于4S店。”二中院助理审判长周祖继说,个别4S店为了经营需要,还会将名义上属于自己的车向银行抵押,一旦经营不善,企业倒闭,出现债务纠纷,这些“挂名租牌”的轿车,便成为法院强执的对象。

  周祖继表示,在租赁车牌时双方虽签有协议,但这些协议可能条款本身不合法,或规避政策意图明显、违背公共政策,只适用于两人之间,法律上往往是无效的。甚至还有些轿车登记人居心不良,向法院起诉主张租车牌的人返还车辆,或他欠下外债后,债主申请强执,“在债主看来,登记在债务人名下的车辆就是他的财产。”

  周祖继称,在出现纠纷时,车辆名义登记人往往避而不见,而租车牌的人又拿不出证据,导致案件事实很难查清楚,法院只能以现有证据进行判决。

  ■ 追访

  多家4S店均可租牌购车

  昨日,新京报记者致电6家汽车4S店,销售员均称可通过途径获得汽车指标,其中有5家4S店称,他们与别的公司合作,可以从别家公司租赁到车牌。另一家4S店则表示,可提供个人“背户”的车牌。

  朝阳区一家4S店业务经理称,与他们合作租车牌的公司,将名下的车辆卖掉后腾出来部分指标用于出租,每个车牌每月租金1500元左右,包括行驶证、车辆登记证书等,都是这家公司的户名。

  “安全性有保障,到现在没出现过任何问题,我们每个月都能租出去10多个车牌。”该经理说,如果顾客感觉不放心,只能自己摇号再买车。

  海淀一家奔驰4S店业务经理称,如果从他们这儿购车,他们可以帮忙找到个人购车指标,“这些人都是有房有车,不缺钱,不会出现把车抢走的现象。”(记者李宁)

初审编辑:张元亮
责任编辑:郭显彪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