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十一假期,包括北京在内的一些城市再次感受到了严重的雾霾天。今年以来,我国发生了全国性的严重空气污染现象,在全国74个被监测城市中有33个空气质量达到严重污染程度,许多城市被严重的雾霾所笼罩。北京的PM2.5的浓度达到700微克/立方米。我国大气污染已经到了严重影响人们健康的程度,治理空气污染成为全国人民关注的大事。而每日拥挤于城区道路上的众多汽车所排放的尾气便成了众矢之的。
在诸多减排技术中,有一项投入较小,对汽车改变不大,但效果明显,易于在短期里推广普及的技术近来引起有关专家的关注,那就是汽车发动机启停技术。
非常实用易于推广
汽车发动机启停技术(stop-start)很容易理解,就是当你因为拥堵或是在等红灯的时候,虽然车子并没有前进,发动机依然保持在工作状态,并且消耗着我们的燃油。所以这时只要你在行驶中直接踩下制动踏板,待车辆停止两秒钟左右,发动机就会自动熄火,这时离开踏板,发动机就会保持关闭状态,节省下宝贵的燃油。而如果要启动车子也不需要重新去拧钥匙打火,只要轻点油门发动机自然就会重新启动,稍稍跟上点油门就可以继续前进,整个状态车子的挡位不会发生变化,将会保留在D挡状态下,省去了很多不必要的复杂过程。
因此,汽车发动机启停技术是一种非常实用的汽车节能减排技术。据统计,城市里行驶的乘用车,有将近30%时间处于停车怠速状况。如果遇上严重的交通堵塞,这个比例还要高。在这种情况下,绝大多数驾驶员都不会使用汽车点火开关钥匙将发动机关闭,而习惯于保持发动机怠速运转。专家表示,这时的状况如同成百上千的小锅炉在城市中心排放着废气。如果大家都能将发动机暂时关闭,就会节省大量的燃油和减少大量的废气排放。而汽车发动机启停技术就是实现在停车时自动停机与起步时自动启动的装置。
原中国汽车研究中心主任、机械部汽车规划研究院院长王秉刚日前在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主办的“混合动力汽车技术及推广研讨会”上表示,减少汽车排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从提高汽车排放限值标准、降低汽车的燃油消耗量、直到发展零排放的电动汽车,都需要加快努力。汽车发动机启停技术是目前投入最少、效果最明显,最容易得到节能减排的效果。尤其对拥堵的情况下,启停对减排更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王秉刚提出,应推广启停技术的使用。
不需要对发动机大改变
由于内燃机在怠速工况下的燃烧状况要比正常运行时差,排放的有害气体相对的比例大,因此运用启停装置对于减少排放的效果更甚于减少燃油消耗的效果。据实际测试结果估计,汽车装备启停装置的节油效果可达5%~15%,而减排效果可达10%~20%。这是对整个运行循环来说的,而对于交通堵塞发生的路段周围的局部地区空气质量的作用就远远不是这个数值了。堵车现象越严重,启停系统的节能减排效果越显著。针对我国城市空气污染与交通堵塞现象日益严重的形势,应该大力推广汽车启停系统。
据专家介绍,启停装置是一项便于实现的技术,它不需要对发动机做大的改变,其价格按其复杂程度大约为500元~3500元人民币。启停装置按其功能与复杂程度大致有两种类型。普通的启停技术,当汽车遇到红灯或堵车时自动关闭发动机,当驾驶员松开制动踏板或脚踩离合器(或油门踏板)时,发动机及时自行启动。复杂的启停系统,还具备制动能量回收功能,可以将制动过程的部分能量回收转换为电能为蓄电池充电。后者价格要贵一些。在混合动力汽车中启停装置是其动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际应用广泛
一项技术被用在量产车上肯定要经过很严苛的测试。据了解,自动启停技术在欧洲已经很普及,汽车启停系统早在20年前就已经在一些国家出现,但广泛的应用是在重视降低碳排放的要求以后。包括所有混动车型都有自动启停系统。
据相关统计数据,2007年全球约有5.4万辆汽车装备了启停系统,而到了2008年,仅欧洲就有约73.6万辆汽车装备了启停系统,约占新车销量的5%。据报道,截至2012年,有将近一半的欧洲新车配备启停系统。几乎所有的国际汽车品牌都有装备启停系统的产品。目前国际上启停系统的主要供应商是博世、法里奥、电装、德尔福等国际汽车电子产品大企业。
随着近几年发动机启停技术的不断完善和世界各国对未来汽车环保方面的不断重视,该技术已经成为了汽车发展的趋势。在我国2008年奥运会期间,就有50辆配备启停系统的奇瑞轿车为北京奥运会服务。
其实,我国汽车企业早在“十一五”期间就已经开始启停系统技术的应用开发,根据25个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城市2012年底的统计,已有华晨、长安、上汽等企业装备有启停系统的乘用车共约2000余辆投入示范运行。在示范城市中,采用启停系统的乘用车可获得4000元/辆的国家财政补贴。为此,专家主张,在我国应该将启停系统作为汽车的标准配置,强制推广。鼓励研发先进的汽车启停技术,推动启停系统产品的国产化。大力宣传与普及启停技术的意义与知识,鼓励大家多用和用好启停功能。(记者 张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