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0635-8800121转601

投稿信箱:dzwlcjzz@126.com

当前位置:首页 > 汽车 > 汽车推荐

假国四重卡产品横行 企业有苦难言

来源:中国经济网   作者:龚磊   2014-05-23 07:33:00

关键词:卡产品 车辆 国四 排放标准 造假

摘要:其实假国四重卡产品得以生存,市场占主要地位,所以企业不得不蒙蔽自己的双眼,容许经销商用国二国三充当国四的重卡。业内人士表示,国三向国四标准的跃进,不仅使得市场假货泛滥,还将对自主品牌重卡企业造成一定的冲击。

  摘要:其实假国四重卡产品得以生存,市场占主要地位,所以企业不得不蒙蔽自己的双眼,容许经销商用国二国三充当国四的重卡。

  近日央视报道,假“国Ⅳ(因国内读写习惯,以下简称‘国四’,相应其他国Ⅱ国Ⅲ分别简称‘国二国三’)车”充斥市场,整个河北都买不到真“国四”柴油车。许多消费者在4S店购买的车辆合格证上显示为国四车辆,但是实际检测排放结果却介于国二和国三标准之间。

  在我网系列报道一《假国Ⅳ重卡横行 究竟谁负责?》中,我们提到了造成这一乱象的原因之一是政府监管不利,在系列报道二《假国Ⅳ重卡横行 配套体系不完善》提到了配套设施不完善是原因之二。除了以上两个原因之外,假国四重卡产品得以生存,市场占主要地位,所以企业不得不蒙蔽自己的双眼,容许经销商用国二国三充当国四的重卡。

  从用户角度来,国四标准重卡一般要比国三重卡贵2万元左右,价格高造成个用户一般不愿购买国四标准车辆,再加上国四产品还需要添加车用尿素,这样使用成本进一步提高,所以用国二国三充当国四的重卡能够被大众所接受。  

  据中国商用汽车网记者了解,重卡企业一些非主流的生产厂家技术达不到国四标准,部分企业为了让产品进入机动车国四排放标准车型的名录,在其后续生产过程中,由于质量控制水平较低等原因,无法保证同一车型的每一辆车都稳定达标。

  业内人士表示,国三向国四标准的跃进,不仅使得市场假货泛滥,还将对自主品牌重卡企业造成一定的冲击。虽然国内重卡企业都已经有了自己的国四产品,但真正掌握核心技术的并不多,因此,在通往国四的道路上,或将有品牌因技术瓶颈而掉队。

  继江淮汽车“假国四”事件曝光之后,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严刚在接受中国经济网记者采访时首次作出回应:江淮将认真整改,从现在起彻底停止在实行“国四”标准的地区销售“国三”排放的车型。严刚认为,企业应当承担起节能环保的责任,对于媒体的报道江淮会虚心接受。“江淮会在最短时间内,将在施行“国四”排放标准地区销售的“国三”产品撤回。未来,江淮“国四”车只在“国四”地区销售,”国三”产品则拿到尚实行”国三”排放标准的地方出售。“我们不缺少国四产品,江淮所有产品都符合国四排放标准,技术也都达标。”

  事实上,车辆排放“造假”现象并非只存在于江淮一家汽车企业,“可以说,已经成为行业潜规则”,以上提到的经销商对中国经济网汽车表示。企业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国四与国三产品的使用成本存在很大差异’’,严刚坦言。

  汽车生产企业作为车辆产品排放控制的责任主体,必须切实加强生产过程环保达标管理、环保关键部件质量控制、车辆产品排放自检等工作,确保实际生产、销售的车辆稳定达到国家或地方排放标准要求。同时,建立相应的质量保证体系和检测体系,做到诚信生产和销售。

  相信除了江淮汽车以外许多重卡企业都已经严加整改、引以为戒。坚决抵制车辆排放造假。(龚磊)

初审编辑:张元亮
责任编辑:郭显彪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