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评论:禁供鱼翅燕窝如何令行禁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党政机关国内公...
-
山东不明飞行物 多个不明物体犹
据网友观测,山东天空出现多个不明飞行物,画面中,两个...
-
湖北确认嫖娼视频当事人为高院
自7日起,网上开始流传一段视频《网爆湖北法院院长张军...
手段五花八门 交警执法遭遇“软妨害”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郑会燕 2014-05-07 13:40:00
交警执法遭遇“软妨害”应该如何应对……4月2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十周年专题研讨会上,相关专家围绕问题探索道交法的修改建议。交警们在执法中无奈的除了普遍违法行为还有“软妨害”。
电动自行车“轻摩化”如何定性?交警执法威慑力不足如何改善?交警执法遭遇“软妨害”应该如何应对……4月2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十周年专题研讨会上,相关专家围绕问题探索道交法的修改建议。
“软妨害”手段五花八门
日常生活中公众对一些行为似乎习以为常,如“中国式过马路”、驾驶摩托车不戴安全头盔、开车不系安全带。“这些违法行为与道德观联系不那么紧密,因此社会容忍度相对较高,违法者也不以为疚。这种氛围不利于交通参与者对自身行为的约束。”杭州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政委于淼说。
“尽管道交法对这方面的问题已有相应规定,但实践中似乎根本没有可操作性,‘法不责众’的心理驱使人们无视规则,严重损害了法律的权威和尊严。”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杨建顺说。
交警们在执法中无奈的除了普遍违法行为还有“软妨害”。“违法行为人采用暴力、威胁以外的其他手段妨害交警执法,导致交警的执法行为受到妨害甚至无法进行。其手段也是五花八门,如拒不开车门、拒不出示驾驶证、弃车逃避酒驾检查等。”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刘东根说,“由于法律没有规定交通参与人接受交警检查、执法时的行为规范,交警在面对严重‘软妨害’时,只能进行治安处罚。长此以往,交警执法的权威性会受到挑战,导致更多的人去效仿。”
“违法成本过低和交警执法威慑力不足就会造成法不足戒的问题。”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湛中乐说,“醉驾入刑”之所以能有显著效果,在于有严格法律责任追究,因此对行人、驾驶人最好的法制教育是执法人员严格执法、阳光执法、公正执法、说理执法。
电动自行车“轻摩化”
道交法实施10年,再遇新问题,比如电动车的定性问题,这也成为研讨会上讨论的热点。与会交管部门负责人表示,近年来,电动自行车事故快速增多,而对于电动自行车、残疾人机动轮椅车、老年人代步车等定性问题却迟迟没有结论。加之生产、流通领域缺乏有效监管,一些超标准的电动车“轻摩化”已成事实。
“治理电动车问题,如果仅靠公安交管部门通过入户、路面‘把关’,势必形成无法可依的尴尬局面,迫切需要完善这些重点环节的法律法规,明确电动车的性质、管理措施和处罚规定,真正做到有法可依。”安徽省公安厅交通警察总队副总队长王革说。
“能否保证道路交通的公正、秩序、安全和效率,关键在于人——行路人和管理人。全社会应树立预防为主的理念,从幼儿园开始加大对全民的宣传教育。同时要保证交警有法可依并维护其执法权威。”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校长程琳说。(郑会燕)
责任编辑:郭显彪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