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评论:禁供鱼翅燕窝如何令行禁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党政机关国内公...
-
山东不明飞行物 多个不明物体犹
据网友观测,山东天空出现多个不明飞行物,画面中,两个...
-
湖北确认嫖娼视频当事人为高院
自7日起,网上开始流传一段视频《网爆湖北法院院长张军...
广州购新能源车最高补贴12万
来源:广州日报 作者:杜娟 2014-04-30 07:44:00
其中,2014年,计划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3050辆,其中:公交车900辆,出租车300辆,公务用车580辆,环卫、邮政、物流等专用车270辆,私人领域用车1000辆。” 2013年国家出台的新能源汽车补贴最新标准为3.5万元~6万元,乘用车以纯电行驶里程(R)为标准,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含增程式)R≥50每车补贴3.5万元,纯电动乘用车80≤R<150每车3.5万元、150≤R<250每车5万元、R≥250每车6万元。
广州本地车企曾在广州车展上举行新能源概念车全球首发仪式。(资料图片) 记者王燕摄
市政府常务会议新闻发布会
广州将在3年内推广应用各类新能源汽车1万辆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备受关注,昨日,市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广州市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方案》和《广州市2014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计划》,明确广州将在3年内推广应用各类新能源汽车1万辆,其中,2014年计划推广3050辆。值得关注的是,广州计划按照国家的新能源补贴政策,对购买新能源汽车的消费者进行1:1的配套补贴,这意味着购买家用新能源汽车最高可获12万元的补贴。
据悉,广州在圆满完成2010~2012年国家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任务的基础上,去年,再次纳入国家2013~2015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城市。本次制定的工作方案和工作计划就是为了国家试点而出台的配套政策。根据本次通过的方案,2013~2015年,广州市推广新能源汽车10000辆,其中:公交车2000辆,出租车1000辆,公务用车2000辆,环卫、邮政、物流等专用车1000辆,私人领域4000辆。建设各类充电站105个、各类充电桩(机)9970个,初步构建网络化的充电服务体系和智能化的综合性服务平台。建立完善的配套政策体系,形成良好的跨部门合作联动机制,初步形成产品门类齐全、产业链完整、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体系。
其中,2014年,计划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3050辆,其中:公交车900辆,出租车300辆,公务用车580辆,环卫、邮政、物流等专用车270辆,私人领域用车1000辆。建设各类充电站46个和各类充电桩(机)2916个。
问题一:如何补贴?
分7万、10万、12万三档
市发改委总经济师周青峰表示,目前制约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价格昂贵,周青峰透露,广州计划加大对新能源汽车的补贴力度,“初步考虑,以1:1的标准进行补贴,国家补贴多少,广州市就补贴多少。而且对新能源车品牌不单独设立地方门槛和目录。”
2013年国家出台的新能源汽车补贴最新标准为3.5万元~6万元,乘用车以纯电行驶里程(R)为标准,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含增程式)R≥50每车补贴3.5万元,纯电动乘用车80≤R<150每车3.5万元、150≤R<250每车5万元、R≥250每车6万元。如果广州按照1:1进行配套补贴,普通消费者购买家用小汽车最高可获得12万元补贴。
问题二:如何充电?
按汽车数配建充电桩
周青峰透露,目前广州推广的1万辆新能源汽车中,只包括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两类,这意味着如何充电很重要。周青峰表示:“这其实也是新一轮试点要考虑解决的,包括对充电设施的建设进行补贴。”同时,充电桩也要根据车的数量来配建。
周青峰表示,要尽快制订全市充电基础设施的总体规划,考虑在全市的市域内充电站的布局,“同时也有一种设想,就是在充电时电费进行区分,波峰波谷使用时采取不同收费。”他同时透露,充电基础设施,现在还是以电力公司为主,不过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未来有可能会成为新的风险投资亮点,不少企业希望能够进入这个领域。
问题三:增加电动公交?
今年增900辆电动公交
值得关注的是,本次计划3年推广2000辆新能源公交车,2014年推广900辆,这些都将是纯电动公交车。而根据此前规划,广州新能源公交车的方向是LNG。市发改委2013年底公布的《广州市天然气(LNG)加气站发展规划(2013—2020年)》提出,广州未来将以城市公交车、市际旅游包车、城际巴士、机场大巴、环卫车以及载重卡车等为对象发展LNG汽车。规划还建议,现有公交车在报废更换时,逐步用LNG公交车替代LPG公交车和燃油公交车。
据悉,广州市现有在用公交车10052辆,以LPG为燃料的公交车为主。2014年根据交委预测,拟报废更新及新增公交车辆约2100辆。(记者杜娟 通讯员穗府信)
责任编辑:郭显彪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