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击败《江南style》 《狐狸叫》
新一波神曲《狐狸叫》横空出世,打破鸟叔《江南Style》5...
-
日本公司推出專供貓喝的葡萄酒
原標題:日本公司推出專供貓喝的葡萄酒 每瓶約62元(圖)...
-
香蕉1毛1斤无人问津 网友感叹便
香蕉1毛1斤无人问津 网友感叹便宜了牛(组图)近日,有消...
奔驰首次回应在华经销商“退网”事件
来源:人民网 作者:曹淼 2013-11-04 08:17:00
据网通社消息,截至3季度末全新体制下“北京梅赛德斯-奔驰销售服务有限公司”交出了15.59万台和7.9%增长率的答卷。对此,北京梅赛德斯-奔驰销售服务有限公司高级执行副总裁李宏鹏先生,以及刚刚加盟北京梅赛德斯-奔驰销售服务有限公司,担任销售与市场执行副总裁的段建军先生,一同与网通社社长李安定先生进行了深入的沟通。
据网通社消息,截至3季度末全新体制下“北京梅赛德斯-奔驰销售服务有限公司”交出了15.59万台和7.9%增长率的答卷。当然,这一数字对于奔驰的两个对手而言依然有一定的差距,但这预示着奔驰在华重新回到正向增长的轨道。而在国内车市进入微增长的大环境下,有部分媒发现并报道“奔驰经销商因为盈利不佳,已有两家经销商退网”。对此,北京梅赛德斯-奔驰销售服务有限公司高级执行副总裁李宏鹏先生,以及刚刚加盟北京梅赛德斯-奔驰销售服务有限公司,担任销售与市场执行副总裁的段建军先生,一同与网通社社长李安定先生进行了深入的沟通。
对于经销“退网”的说法,李宏鹏先生给予了坦诚的回复:“在奔驰的经销商网络发展计划中存在‘过渡展厅’的形式,所谓‘过渡展厅’就是奔驰进入一个新的区域市场的时候,4S店修建需要一段很长的时间,在这段期间加盟的经销商可以在城市的中心,临时开设一个展厅进行销售,等4S店修建完毕,在搬迁过去。这种创新渠道建设方式,对加速奔驰在三四级市场的覆盖是非常节约时间的方式。2013年大概有2-3家,在当地市场被预热后投资者会关闭‘过渡展厅’建立统一的标准化展厅”。李宏鹏进而强调,“没有任何一家展厅退出奔驰的经销商网络”。
新店申请需等3年 奔驰经销商未返点已盈利
截至2012年末奔驰在中国市场经销商数量为260家左右。而主抓经销商渠道建设的李宏鹏定下了“2013年增加75家”的目标,这一计划到2013年3季度末已经完成其中的40家,四季度结束前另外35家经销商也将陆续开业。但进入奔驰的经销商渠道并非“易事”,除了对申请加盟奔驰渠道的经销商进行极度严格的审查外,奔驰对发展渠道区域进行了限定,在策略上是通过"战略伙伴经销商"的方案确保未来对全新市场和空白区域的持续开拓。“战略合作经销商们表示随时可以在未开拓的市场建立展厅,2015年以后的网络拓展计划还仍然有经销商积极参与申请,新老投资者都希望得到奔驰授权4S店的机会,”。实际上,一些从未进入过奔驰体系的投资者可能要等到3年以后的2016年才有可能申请到建店资格。
2013年以来随着奔驰C级、E级和SUV家族等等主力车型的销量支撑,“经销商从下半年开始在不计算厂家年终返点的情况下,已经实现了盈利”,李宏鹏表示。此外,网通社还了解到奔驰在华已经有70%以上经销商加入了“奔驰经销商联会”,联会能够代表奔驰在华经销商的声音。奔驰的各种政策都会首先与联会沟通,征得经销商伙伴的意见。
4S店“发短信"求货源 经销商争抢S级份额
2013年三季度末,全新奔驰旗舰轿车S级在中国市场宣布上市。在全球3万台全新S级的订单之下,中国依然是奔驰S级全球最大的单一市场。说到全新S级轿车在中国市场的销量,李宏鹏先生向网通社展示了一条来自经销商的“求援”短信,“李总,当地市场非常好,恳请厂家领导给予我们资源上的支撑,目前申请新S级500 40台;S400 20台”。主抓渠道建设的李宏鹏日常打交道最多的就是全国各地的经销商,但货源问题却是摆在新任销售掌门人段建军面前的难题。
刚刚就任销售与市场执行副总裁三周的段建军先生此前也从未面临过这样的压力,他告诉网通社,“我能做的就是为中国申请更多份额,但目前来看全球能够拨给中国的车和我们的订单相比,车主也要等待至少2个月的时间”。从2013年3月份开始整合奔驰在华销售公司以来到10月份,奔驰在华市场表现已经脱离此前“大起大落”的表现,9月份更是以21.2%的同比增长和20,375台的销量创造了最佳成绩,在低谷之后奔驰正试图划出一条“阳线”。
产品方面,2013年奔驰在中国市场发布了包含2000余项升级的改款E级轿车,并且首次向中国市场提供两种外形、适合不同消费者的需求的个性化车型。C级轿车也在经过改款后呈现了更为运动化的外观。目前包括A级、B级,GLK、M,CLS、SLS在内,奔驰几乎已经向中国市场引入了全部产品,它也是能够带给中国消费者最为丰富选择的厂商。
而经历了低谷之后,奔驰的主力产品终端销售价格正得到理性回归,消费者也开始将注意力从价格转向奔驰的价值。(曹淼)
责任编辑:郭显彪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