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大女神黄灿灿爆红 或即将为《
日前,湖南卫视《天天向上》节目组将各大高校校花请去现...
-
中国最性感的白手起家女老板
胡敏珊(Christie ),香港香梦地集团(Charmonde Group)总...
-
住建部长的话不可信房价不降
谈及“国五条”调控下的房地产市场,华远地产董事长任志...
汽车召回,自主品牌不再“缺位”
来源:广州日报 作者:王鹏 龙成通 2013-09-12 07:51:00
2010年,中国汽车市场的召回案例为95起,但自主品牌乘用车召回仅2起。分析自主品牌不愿主动召回的原因,很多业内人士称因召回制度的不完善,惩罚力度不够,自主品牌缺乏主动召回的意识,甚至也可能有对自主品牌保护方面的原因。
奇瑞A3
“个人认为,有胆公布召回是公司诚信的表现……”在佛山本地一网络论坛上,网友们对日前奇瑞汽车公告召回部分A3车型的举措展开了热烈讨论,意见基本呈现一边倒之势,即对自主品牌主动召回的态度表示肯定。
汽车召回在世界汽车业界可谓司空见惯,但自主品牌在汽车召回方面过去却一直受人诟病,业界也屡次发出“汽车召回自主品牌为何缺位”的质问。不过,随着《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的实行以及人们对汽车召回认识的改变,自主品牌的召回行为也开始增多起来。根据国家质检总局的最新统计数据,今年上半年,自主品牌汽车召回数量27.7万辆,超过2004年至2011年自主品牌汽车召回数量总和。
当下,车主对主动召回的反应也趋于正面。就在9月2日奇瑞汽车发布对部分A3车型的召回公告之后,佛山一家本地网络论坛对此话题的议论即显示了人们对召回认识的改变。
网友“飞仔之心”:抛开质量不说,至少算个良心企业吧。
网友“名字要加v”:公开承认错误的勇气可嘉,好过捂着不给人知。
那些年
自主品牌召回少之又少
相关数据显示,2009年国内共实施56次汽车召回,其中自主品牌汽车的召回次数为2次。
2010年,中国汽车市场的召回案例为95起,但自主品牌乘用车召回仅2起。
2011年,中国汽车市场的召回案例为71起,而来自主品牌乘用车企的案例同样仅为2起。
2012年,国内共实施家用汽车召回71次,自主品牌召回也仅有4例。
分析自主品牌不愿主动召回的原因,很多业内人士称因召回制度的不完善,惩罚力度不够,自主品牌缺乏主动召回的意识,甚至也可能有对自主品牌保护方面的原因。
今年
25%案例为自主品牌召回
今年,自主品牌召回突然出现迅猛增长的趋势。截至今年8月20日,根据国家质检总局的统计,我国今年共实施汽车召回活动82次,涉及汽车产品199.9万辆,比2012年同期增加了70.8万辆,增长54.9%。其中,国产自主品牌汽车召回21次,涉及27.7万辆,自主品牌召回次数已占到整个召回次数的25%左右。
就在9月2日,很多本地车主又收到了一条自主品牌的召回信息。奇瑞汽车决定自今年9月25日起,召回2008年7月17日至2009年5月31日生产的部分奇瑞A3轿车,共计17537辆。
当然需要看到的是,在今年召回的自主品牌之中,乘用车的数量仍然有限,如果与自主品牌占乘用车约35%的市场份额相比,自主品牌乘用车召回的情况仍然偏少。总体来看,自主品牌近5年来的故障率已经越来越接近合资车,仅从故障率分析,两者差距已经不大,但依然和市场一些权威调查机构取得的乘用车质量调查评分情况有差距。
调查
有问题低调处理不声张
记者还发现,尽管国家质检总局公布称截至8月20日国产自主品牌汽车召回已有21次,但在背景为国家质检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的中国汽车召回网,出现召回公报的自主品牌却远未达到21家。而合资品牌虽然召回次数仅18次,但网站上公布出来的召回公报却远多于自主品牌。
有自主品牌经销商表示,其实过去多年有的自主品牌车企实际采取的召回次数也不只统计的那么少,只是厂家往往不将其定义为“召回”,方式同样是由经销商通知用户回店处理,不过收到通知的用户往往是曾经向厂家或4S店反映过相关质量问题的用户。
另有本地一家自主品牌4S店的售后总监向记者介绍,根据他的了解,自主品牌大张旗鼓地召回少的原因,一定程度上可能与一些自主品牌厂家在处理召回问题上喜欢采取闷声低调处理的态度有关。往往厂家给4S店内部发来了召回信息,然后再由4S店私下通知用户回店处理,“还是担心大张旗鼓召回会影响品牌声誉。”
分析:
要相信消费者的判断力
行业分析师张景添认为,一些自主品牌车企低调处理召回甚至不承认,而是叫用户回店维修。除了担心影响品牌声誉的因素,厂家在维修成本方面亦有考虑。但这样做的坏处在于,4S店不一定能通知到所有涉及需要维修或“召回”的车主,而车主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车辆存留的安全隐患就难以解决了。
他表示,包括汽车厂家、经销商在内,都不要再用老眼光去看待现在的消费者,要相信消费者的判断力。车企敢于主动将自身的产品质量问题对外公布,并采取措施将其解决,消费者会认为这是一家负责任企业的表现,对企业声誉的评价不仅不会变坏,而且可能会提高。而一旦出现被动的被“通知”召回,不管现实产品卖得多火,或多或少都会受一定影响。
媒体人士胡恒则认为,当下资讯发达,如车型确有成批次的质量问题,车企即使不公布召回信息,消费者也能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到相关情况,企业不主动公开和解决,反而会影响人们对其产品的信心。
提醒:
遇到质量问题积极主张
由于今年汽车召回条例已经实施,要求成批次出现质量问题的汽车召回已有法可依。
怀疑自己的汽车存在设计或质量缺陷问题,消费者应该主动增强维权意识。现在管理部门也有相关平台收集消费者对汽车质量问题的反映,每增加一个人的投诉都可能成为最终保障大家权益的力量。(文/记者 王鹏 龙成通)
责任编辑:郭显彪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