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0635-8800121转601

投稿信箱:dzwlcjzz@126.com

当前位置:首页 > 汽车

先别急着为央企贴上垄断标签

来源:中国经济网   作者:朱津津   2013-09-11 07:44:00

关键词:垄断 贴上 央企们 两桶油 团队文化

不知从何时开始,“效率低下”、“垄断”、“与民争利”等字眼已成为烙印,深深印在了国有企业的身上。9月5日,笔者跟随 “走进新国企”网络采风活动来到中国三大汽车集团之一的东风汽车,踏上武汉—十堰—襄阳千里汽车长廊,感受新时期的阳光央企、活力央企。

  不知从何时开始,“效率低下”、“垄断”、“与民争利”等字眼已成为烙印,深深印在了国有企业的身上。网络、微博、微信里只要与央企沾边的信息都会引来无数人的围观甚至是言语攻击。笔者并不想在此改变人们对央企的刻板印象,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但我们可不可以别急着给央企贴上垄断标签,两个人互相增进了解之后才能成为朋友,我们也可以先试着去了解“央企们”。  

  9月5日,笔者跟随 “走进新国企”网络采风活动来到中国三大汽车集团之一的东风汽车,踏上武汉—十堰—襄阳千里汽车长廊,感受新时期的阳光央企、活力央企。  

  与大多数国有企业一样,东风的一举一动总是备受争论,尤其是被外界解读为短板的自主研发能力。然而,通过深入了解,笔者看到了一个务实的东风,一个埋头做自主的汽车企业,一家富有社会责任感的央企。  

  驻扎于武汉的东风乘用车公司总装工厂拥有现代化轿车生产流水线;车型设计中心可运用3D技术1:1模拟车型外观;近5年来东风研发经费支出187亿元,研发人员数量已达18180人,占企业总人数的5.6%;新能源汽车E30明年上半年也将投入生产;为做好自主创新顶层设计,东风发布“乾”D300计划,目标是到2016年总体自主品牌销量达300万辆。  

  也许你会认为央企依靠国家财政存活,在自主创新方面缺乏动力。但是,从东风身上我们不难看出央企们正试图做出改变,尽管步伐没有我们期望得这么快。事实上,央企发展缓慢有自身体制原因。正如东风汽车公司总经理朱福寿所说,“前几年汽车25%高增长环境下,国企并不能像民企那样冒进和冲动。民企可以兼并重组,但央企就不能轻易这样做”。的确,国企比其他企业承担着更多社会责任,他们掌握着国家的经济命脉,有着成千上万的离退休员工需要照顾,一旦发展不好,这些人就会面临生存困难,从而给国民经济带来不利影响。央企既要增长又要平稳增长,既要有效益又要有效率,既要改革又要有所承担,不能出任何闪失,这种压力可想而知。私下里与东风商用车的一位高层聊天,他说央企比任何企业都关心职工,时刻考虑员工利益,这是央企必须履行的职责。  

  在社会公益方面,央企做的事情其实也很多,但是由于特殊身份,不便过多宣传。就拿捐钱来说,捐的多了有人会说“拿了人民的钱”,捐的少了有人会认为央企没有责任感,对社会漠不关心。现在一说起“两桶油”人们就会想到央企,一提到央企就会认为是“两桶油”。这对于非资源型的国有企业很不公平,并不是所有央企都能与垄断划上等号。一位经济学家曾经说过,如果没有两桶油所谓的垄断,国内的油价可能会更高。  

  国家近几年将国企改革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现在看来也是取得了一定成效。不得不承认,国有企业确实存在历史遗留问题,如发展节奏缓慢、管理混乱、沟通能力弱等,但是我们也应当从东风为代表的国企身上感受到新国企的新气象。他们比以前更加注重自主创新,他们积极寻求国际化合作,他们勇于承担社会责任,他们关爱员工,他们提倡节能环保,他们正在慢慢改正缺点,逐渐加强与外界沟通。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多听听他们的声音,多看看他们的行动,多关心他们的发展,而不是一味的指责和抱怨。企业制度的改变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我们何不静下心来,慢慢的等待。  

  最后想借朱福寿的话展望“央企们”的发展愿景,“我们有悠久的历史积累,我们都是国内驰名的品牌,我们有众多的用户以及优秀的团队文化”,相信国有企业一定会凭借与生俱来的优势,将人民的企业做得越来越贴近人民。(中国经济网记者朱津津)

初审编辑:张元亮
责任编辑:郭显彪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