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干净,还是干净
去过日本的人说起对日本的第一印象,无一例外都会说到:干净。没错,街道永远像是刚刚用水洗过一样;白衬衣可以一个礼拜都不换;在最繁华最拥挤的地方也看不到空气中有烟尘尾气、更别说地上有纸屑果皮了;无论在高速公路休息站还是国家级的古迹景点,公厕都干净得像五星级酒店一样……这一方面得益于日本湿润的海洋性气候和高达63%的森林覆盖率,但是另一方面我不得不承认,日本人对于干净的追求,是到了某种苛求的地步的。
无论是游览松本城堡、高山阵屋这些距今数百年的古迹,还是进入传统的日式茶屋、榻榻米房间,无一例外都要脱鞋进入。如果怕冷,他们替你准备了拖鞋。据日本人说,孩子们上幼儿园、上学,进入校门也都要换鞋,一人一个鞋柜,以防止把路上的浮尘带进去。
在冰见参观海鲜市场的时候,更是让我吃了一惊。那是一个靠海的大型海鲜水产市场,各种贝壳类、海蟹、章鱼、叫得出名字和叫不出名字的鱼虾,琳琅满目,应有尽有。我做好了踮着脚尖在里面走的准备,但发现完全没有必要。除了鱼摊地下是湿漉漉的(只是潮湿,而不是积水),人行的过道上干干净净,没有一点污水、垃圾的迹象。而偌大一个市场里弥漫着的空气,更是毫无一丝一毫令人不适的腥味———如果一定要说有味道,我只能说那是一种无比新鲜的、带着略微咸味的、如海风一般的,海洋的气息。
闭上眼睛,深呼吸,再深呼吸,我仿佛能听到大海的潮汐声。

卖海蟹的大叔
3、对食物的尊敬
我采访过的一位来自德国一家米其林三星餐厅的大厨告诉我,在他曾经工作过的多个国家中,他说给他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日本。“日本大厨切生鱼片的时候,屏气凝神,小心翼翼,好像手中的不是一条鱼片,而是一个皮肤吹弹可破的婴儿。”若说生鱼片属于贵重食材也就罢了,但实际上这种一丝不苟是他们对待所有食材的普遍态度。“哪怕是端一杯茶,他们也会用两只手的大拇指、食指和中指一起,颇为恭敬地端起来,轻轻品一口。”他说那种对待食物的敬畏态度让他心中颇为震动。
日本之行我时时能想起他的这段话,并且反复印证。他们对待一片无比尊贵的松阪牛肉的态度,和对待一只普普通通的水煮蛋的态度并无二致———手打荞麦面,用精致小巧的竹篾托盘端上来;红豆糕,用一片殷红的枫叶斜斜地插在上头作为点缀;拌蔬菜,用泛着玉一样光泽的花瓣形碟子盛着;还有每餐必有的,如工笔画一样美丽的和纸餐单……任何一个细节都极尽用心。这种态度,说是将食物当做艺术来精心对待已经不足够了,是的,就像那位大厨所说的,那是对世间食物不分高低的敬重态度。
将形式做到极致的话,那其实也就是内容了,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