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0635-8800121转601

投稿信箱:dzwlcjzz@126.com

当前位置:首页 > 旅游

籊籊高跷,以钓于海

来源:大众日报   作者:房贤刚   2013-03-13 15:44:00

  (编者注:籊籊一词出自《诗经》,指长而细的竹竿。《诗经》中原文为“籊籊竹竿,以钓于淇”。)

  对摄影师而言,劳动的场面总是充满新奇与美丽的。Ulrich Lambert拍摄的这幅以斯里兰卡渔民踩在高跷上钓鱼为主题的照片,就是这样一幅佳作。这幅获得了2012年国家地理摄影大赛优秀奖的照片,呈现出一种稍显压抑的黛蓝色调,由于采用了慢速快门,海面上的波浪呈现出一片犹如仙境般的梦幻景象。3名踩在立于海水中的高跷上的渔民的剪影,也因为较长时间的曝光而显得有些模糊。正是这种模糊营造出来的动感,强化了照片的意境,从而产生一种令人难忘的美感。

  摄影师Ulrich声称,这种高跷捕鱼的方式是斯里兰卡所独有的。这种说法未必正确,因为在我国广西的东兴市,京族的渔民也有踩着高跷捕鱼捞虾的习俗。不过虽然同为高跷捕鱼,方式还是有着很大的不同。京族的捕鱼,一般是用网捞,所踩高跷也与我们日常所见的较矮的那种高跷无异。而这幅照片中的高跷,则是固定在海中、上有一根可坐于其上的横杆的“独脚高跷”。

  从照片上看,斯里兰卡渔民用于盛鱼的网子的网眼很大。这样的网子,小鱼是根本盛不住的。所以他们所钓上来的鱼,个头一定不小。而我国京族渔民所用的渔网,网眼却是极细小的。一网下去,无论大鱼小鱼,都在劫难逃,效益自然远高于斯里兰卡渔民。不过,随着现代化捕鱼作业的发展,近海渔业资源快速消失,京族渔民踩着高跷捕到的鱼越来越少,高跷捕鱼这种作业方式也逐渐退出历史舞台,据说现在已经只有很少人还会这项传统技艺了,并且主要是作为民俗表演、作为旅游摄影项目而存在,这实在是一种悲哀。所以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斯里兰卡渔民的这种方式似乎更为可取。

  其实这个道理,中国古人早已知晓。《孟子·梁惠王上》中云:“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还有《淮南子·主术训》中说:“畋不掩群,不取麋夭,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意思也差不多。可惜,由于现代人们的短视与急功近利,“涸泽而渔”、“焚林而猎”的现象不是时有发生,而是处处皆有,实在令有识之士扼腕叹息!

  令人感到庆幸的是,从这张照片中我们看到,斯里兰卡的渔民也许并不富裕,可是他们不为眼前的利益所动,恪守着传统,很是可敬。让我们向这些不畏辛苦、踩着高跷在海中钓鱼的渔民们致敬吧!

张元亮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