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乔思亚
责任编辑:侯晓
大众网记者 杨潇潇 聊城报道
2月17日,聊城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聊城 新篇章”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文旅市场提振专场。聊城市教育和体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蔡磊介绍,2024年,聊城累计组织各级各类群众体育赛事活动6000场次,较2023年全年的1848场次增加了4100余场次,场次数量翻了三番。
擦亮城市体育赛事品牌。成功举办2024年环东昌湖半程马拉松赛、中国聊城龙舟公开赛、全国全民健身大赛(华东区)霹雳舞比赛、全国自然水域垂钓系列大赛等品牌赛事活动。打造“两河”体育赛事品牌。举办了“好运山东”山东聊城城市网球邀请赛、“好运山东”2024年山东省“沿黄河”传统武术项目系列赛(冠县站)等赛事。创新优势体育赛事品牌。成功举办2024年7.20世界国际象棋日国际象棋文化节;“十一”黄金周期间,举办了中国·聊城体育旅游文化节—2024年全民轮滑节及四项国家级赛事;成功举行了中国江北水城武术(跆拳道)省际交流赛。
蔡磊表示,2024年,这些重大体育赛事影响大、规格高、辐射广,既推进赛事与会展、旅游深度结合,又促进了“体育+旅游+文化+商业”的延伸。据统计,2024年聊城市共举办省级以上各类体育赛事活动30余场次,吸引游客超过50万人次。2025年,市教体局将赋能赛事引领,进一步增强城市活力和影响力。
聚力办好各项赛事活动。一是培育和打造高规格、影响大的体育精品赛事。持续开展好7.20国际象棋日国际象棋文化节、10月1日举行的中国·聊城体育旅游文化节、5月1日举行的环东昌湖半程马拉松和4月20日举行的龙舟公开赛等国家级重大赛事,认真组织开展“好运山东”网球、传统武术、体育舞蹈等省级系列精品赛事。着力推动赛事升格扩容,达到通过一场赛事,宣传一座城市的目的。二是建立和完善市、县、乡镇(街道)、村四级联动办赛模式,将社区运动会和农村“四赛”作为聊城全民健身运动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有效补充。
全力提升赛事溢出效应。一是实施“体育消费”促进行动,着力深化体旅融合。通过文体旅商持续深度融合,扩大精品赛事、重点赛事的溢出效应。推动7.20国际象棋文化节、中国·聊城体育旅游文化节和环东昌湖马拉松赛、龙舟、霹雳舞等规格高、人数多、影响广的重大体育赛事项目与文化、旅游资源的深度融合,积极打造体育旅游精品线路和目的地。二是办好群众身边的赛事,以小赛事拉动大消费。充分利用聊城承办全省全民健身运动会开、闭幕式活动和部分项目有利契机,在赛事活动现场设置非遗展、美食展等相关旅游产品,吸引参赛选手、观众和游客在赛事期间进行多种消费活动,形成“一日比赛、多日驻留”的效果。三是多种元素融合发展,延长体育产业链。通过发展潮玩、运动、二次元、体育研学等元素,增强体育首发效应,促进体育事业、产业拓展。延长文体产业链,增加附加值,激发聊城文体市场消费活力。
初审编辑:乔思亚
责任编辑:侯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