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贾志丽
责任编辑:李乐涛
编者按:
聊城,地处鲁西平原,毗邻河南、河北,位于华东、华中、华北三大区域交界处。代表中国商业文明的京杭大运河和代表农业文明的黄河在这里交汇,礼乐兴邦的齐鲁文化和慷慨悲歌的燕赵文化在这里交融。
聊城历史悠久,人文繁盛,涌现出无数英雄豪杰。这些人创造了令人瞩目的辉煌成就,也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构筑起这座城市的文化品格。
聊城以"江北水城·运河古都"而著称。京杭大运河和徒骇河纵贯市区,中国北方最大的城市湖泊东昌湖环抱古城,、铁塔、山陕会馆、、傅斯年陈列馆、孔繁森纪念馆等闻名海内外的文物单位,似颗颗明珠闪烁于城中湖畔,形成了"城中有水、水中有城、城水一体、交相辉映"的独特城市风貌。
生活在一座城市,要读懂她的内涵,了解她的故事。聊城,值得我们无限品读。大众网聊城站推出人文地理类新闻栏目--《聊城印记》,在往事中诉说聊城历史,在现实中描绘聊城发展,在历史、现在、未来的穿越交错之间,记录聊城,爱上聊城。
资料图。
资料图。
资料图。
资料图。
资料图。
资料图。
大众网记者 侯晓 通讯员 韩银亮 徐胤
大笛子戏曾在聊城市莘县、阳谷、冠县一带流传,常被称为"罗戏"、"罗罗头"、"大笛子罗罗"。大笛子戏至今已近千年,是一种古老而珍稀的曲牌剧种,历史比昆曲还早。清代曾三令五申禁演驱逐,大笛子戏的稀有和珍贵被称为"戏曲活化石"。
田汉命名"大笛子"戏
自秦汉时期以来,范县古城常设于莘县古城和樱桃园一带,明朝洪武年后,范县划归东昌府管辖,明末,范县曾成立大罗戏 "公艺班"。1956年,范县罗戏参演山东省第二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时任中国戏曲家协会主席的田汉观看后认为,罗戏以大笛子吹奏为主,应以"大笛子"命名。会后,聊城专区大笛子剧团正式成立,山东省文化部门屡拨经费给予扶持,挖掘整理了不少传统剧目,同时也新创作了现代戏。
1963年,大笛子剧团划归聊城地区评剧团,晋升为职业剧团。1970年,在全国京剧热的背景下,大笛子剧团部分人员并入聊城市京剧团,从事大笛子表演的艺人纷纷转行或回乡办社收徒,大笛子剧团从职业院团又回到民间班社。1972年后,范县划归河南省。
2016年,聊城市开展地方戏曲剧种普查,大笛子戏这一剧种没有普查记录。经过多方努力,市艺研所寻到当年大笛子剧团的几位有名的艺人,如今他们已步入花甲、古稀之年,可喜的是,他们留居聊城后依然坚守着对传统艺术的热情,留存着一些大笛子戏的历史资料,时常自发组织在一起唱念练习,为大笛子戏的传承而坚守。
据了解,已失传的唐宋大曲、宫廷音乐中古朴的原始剧目表演形式,在大笛子戏中还原汁原味地保留着。大笛子戏唱腔、伴奏、表演程式粗犷奔放,有100多个唱腔,300多部传统戏,因为没有专门的曲谱,代代都是依靠师傅口口相传继承的。
中国戏曲的"活化石"
"大笛子戏"又称锣戏,被誉为中国戏曲的"活化石"、"戏曲鼻祖",在历史文献中也称"罗戏"、"猡戏"、"逻逻"等,在民间也有"大笛子罗罗"等称谓。它源于唐代宫廷音乐,成于宋朝,盛于元朝,至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比昆曲还早。
在我国艺术殿堂中,已失传了的唐宋大曲、宫廷音乐、古朴的表演形式等,在该剧种中还原汁原味地保留着。对其他地方剧种的兴起和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在戏剧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大笛子戏发源于何时何地,又是怎样形成的,目前缺少文字记载。据传说,创始于1300多年前的唐太宗时期,皇帝和文武百官为了取乐而模仿天宫的仙乐编出宫廷戏,因而也叫"乐戏"。古时,民间的一些敬神、还愿、庙会等都要唱锣戏。锣戏唱腔粗犷、高亢,具有典型的北方特色。
锣戏的音乐语言与其他的地方语言音调及其他地方戏的音乐语言和民间小调都有明显的差异。专家认为,锣戏同大弦戏唱词格式基本相同,存在"亲缘"关系,有可能同出一源。旧时锣戏的旦角在演出时都踩有约五寸高的木制"拐子"(即高跷,现在已不踩"拐子"了),其他角色则穿厚底靴。
在武打中,使用的"把子"都是铁制的真刀真枪,其武打动作、风格类似武术。在演出中,没有成套的形体动作和武打动作,也没有与之相匹配的乐器曲牌和锣鼓。锣戏的锣鼓和乐队所奏出的节奏比较单一而少变化。锣戏除在舞台上演出外,还在木偶、高跷、竹马、旱船等民间游娱活动中演唱。
多为历史故事帝王将相戏
锣戏的声腔体系应属于联曲体的范畴之内。它的唱腔音乐是由各个不同的调门(曲牌)单独或互相连缀而成的。据锣戏老艺人讲"锣戏原有 72 个调门",但由于它的调门是保留在各个戏的唱腔之中,也就是说,你不会这出戏,有些调门你就不会唱,因此不少锣戏调门随着剧本的失传而失传了。到目前为止,收集到的锣戏调门仅 30 余个,个别调门只知道名称,而不知道怎么唱了。锣戏的调门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类型:耍孩儿;二板、四板、花流水;山坡羊、哭书、占子。
锣戏的内容非常丰富,多为历史故事戏、帝王将相戏,俗称"袍带戏"常有剧目有:《狸子精下凡》、《西游记》、《齐天大圣》、《杀七口》、《小列国》、《吴信盗马》、《清牛混官》、《黑石关》、《四衙门》、《分水岭》、《火龙驹》、《斩吴驸马》、《杨景探桥》、《罗成扮花姐》、《海瑞收宫》、《三上马》、《四马投唐》、《永平关》、《七狼八虎闯幽州》等。
另外,大笛子戏(锣戏)中还有一些单独使用的调门,如步步娇、拧耳朵、嘟噜等。演唱上是男女同腔同调,只用真声,不用假声。其表演乡土气息浓厚,表演亦讲究程式,但与京剧及其他地方戏有较大差异,如"大仄脚"、"打踢脚"、"大甩头"等动作,夸张幅度较大,与民间"社火"的表演接近。
独特的伴奏乐器
明朝徐渭(1521-1593)在《南词述录》中写道:"今之北曲,盖辽、金北鄙杀伐之音,武夫、马上之歌,流入中原,遂为民间之日用……中原自金、元二掳猾乱之后,湖曲盛行,今唯琴谱仅存古曲……至于喇叭、唢呐之流,并其器皆为金元遗物矣。"锣戏所使用的主奏乐器为唢呐,另外有笙、横笛、尖子号、海螺(号角);打击乐器为大鼓、大锣、大镲、大铙。这些乐器都是胡乐中的乐器,加之唱腔粗犷、高亢、奔放,我们可以认为锣戏是在金、元时期从内蒙古传入中原的,也可以说是金、元杂剧中的一种。
大笛子戏(锣戏)非常受广大群众的喜爱,从黄河两岸到淮河流域,到处都有锣戏的足迹。清乾隆十八年《郾城县志》中更记载了当时演唱锣戏的盛况:"赛神招梨园,其名锣戏只著,最俚鄙淫秽,民间尤尚之。百货俱集,男女杂逐,一村演戏,众村皆至,各招亲厚者,酒食款待,流连宴乐。移它村,亦如之。转相矜耀,有一时至五六部及十余部者,糜费不资。或一村不能演锣戏,众皆鄙之,村人自以为耻。"以上记载说明锣戏在当时民间广泛流行,深受民众喜爱。
清代曾遭三令五申禁演驱逐
明末,河南范县就成立了锣子戏"公艺班",经历了千年风雨的大锣戏,走遍了晋冀鲁豫,演唱了近百个剧目,同时也涌现出一代代优秀演员和大笛子民间艺人。但在康熙、雍正、乾隆年间,锣戏多次遭到禁演。
据《元明清三代禁毁小说戏剧资料》一书记载,三代统治者禁演的剧种,以禁演锣戏为最早(1725),这说明锣戏在中原地区较其他剧种优势更大、影响最广,引起统治者的注意、害怕,遂两次下令禁演锣戏,对锣戏是沉重的打击。
从康熙十八年(1679)河阴县(今郑州西北、黄河南岸一带地区)知县岑鹤,就曾下令禁止锣戏。他指出"优俳演戏","男女如狂","自后民间子弟,惟务本业,不许学习锣戏"。康熙二十九年,上蔡县知县杨廷望也曾发布"文告"说,冬春时节"无处不以唱戏为事……男女杂沓,举国若狂,风俗之偷,莫甚于此。卑职目击心伤,力为严禁。一切清戏、锣腔,尽行驱逐"。康熙年间郾城县知县蔡珠、宋维钧也曾先后禁止演唱锣戏。
至雍正年间,河南巡抚、后任两河(河南、河北)总督的田文镜,曾三令五申禁演驱逐锣戏,并于雍正六年(1728)二月发布了《为严行禁逐锣戏以靖地方事》的"文告",其中说:"今更访有锣戏一种,并非梨园技业,素习优童,不过各处游手好闲之徒,口中乱唱几句……似曲非曲,似腔非腔音调,携带妻子为囝,经州过县,入寨闯村……搭台搬演锣戏。"至乾隆年间,锣戏仍然遭到"宪禁"。由于清政府的禁止和无情打击,锣戏的发展受到限制。到清末民国时,锣戏已陷入低潮。
解放后,党和政府虽然对锣戏进行了抢救和保护,后"文革"中又因锣戏剧目大都是帝王将相戏又遭禁演。锣戏团的戏衣、戏箱、乐器被烧光、砸毁,艺人改行,部分剧目失传。由于艺人流失,剧目失传,这一戏苑中的奇葩渐渐从人们的记忆中淡去。
在树立文化自信、弘扬传统文化的时代背景下,对面临传承危机的一些古老戏曲进行抢救性挖掘迫在眉睫,清明假期前夕,由市文广新局前往河南省范县调研大笛子剧种和剧团情况,观看了范县罗卷戏(大笛子戏)的惠民演出,与剧团演职人员交流了大笛子剧种发展和剧团发展情况,掌握了部分剧目的数字影像和申遗资料,为我市恢复大笛子剧种取得宝贵经验。此次市艺研所挖掘整理大笛子戏有望帮助这一古老的剧种在聊城重生。
初审编辑:贾志丽
责任编辑:李乐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