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融兴冠·同心强县② | 从司机到执掌10亿版图:冠县90后回族小伙的“钢卷出海记”

2025-11-20 17:25:02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杨潇潇

  编者按:在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冠县立足中原腹地多民族共居共融的特色县情,以“共融兴冠·同心强县”为主线,打响“榴红满冠”民族工作品牌,创新探索各民族互嵌式发展的共同现代化实践路径。大众网·海报新闻联合冠县县委统战部推出“共融兴冠·同心强县”专题策划,聚焦产业赋能、智造升级、文化铸魂、治理增效四个维度,通过“一只羊”的产业链延伸、“一块钢板”的科技突围、“一套查拳”的非遗传承、“125”基层治理体系的民生深耕,生动诠释民族团结与区域发展同频共振同心共富的冠县实践。

  大众网记者 孙贵坤 杨潇潇 李家宁 聊城报道

  在山东聊城冠县,一片多民族共生共荣的热土上,县域工业经济的崛起与民族团结的画卷正交相辉映。这里,一位名叫沙雨的90后回族青年,用十年时间,书写了一段从打工仔到企业掌舵人的传奇。他将厚度仅0.085毫米、比A4纸还薄的镀锌钢卷,卖到了全球近五分之一的国家,年产值高达10亿元,成为“冠县钢板”走向世界的一张闪亮名片。

  跨界逆袭,驾驶座走出的外贸奇才

  走进山东科兹曼复合材料有限公司的车间里,仅有0.085毫米厚的镀锌钢卷正飞速生产下线,公司总经理沙雨介绍,这些厚度比一张A4纸还要薄的优质钢材,不久后或将出现在巴西、智利、秘鲁等国家的建材市场,服务于当地的民生、制造等领域。

  在这个1993年出生的回族小伙执掌下,如今,山东科兹曼复合材料有限公司的产品已遍布全球近五分之一的国家,夯实了“冠县钢板”的全球生意经。

  沙雨的职业生涯起点平凡而真实。17岁辍学后,他进入一家钢厂给老板开车。后来由于厂里业务紧张,在老板的提议下,他尝试转型做销售。不曾想,正是这次转变,解锁了他的销售天赋,也成为他走向外贸之路的开端。

  “当时那个企业一年产量10万吨左右,我自己能卖一半以上。”沙雨回忆道,在他做业务员的巅峰时期,年提成高达上百万元,这段经历不仅让他攒下人生的第一桶金,也为他积累了宝贵的客户资源和市场经验。

  2015年,原钢厂经营不善,在老客户的邀约下,沙雨瞄准了沈阳的外贸市场,毅然决定前往沈阳创业,“当时像韩国三星、大宇、日本三菱等韩企日企的中国办事处都在沈阳周边,更有利于外贸工作的开展,所以就选择了沈阳”,沙雨告诉大众网记者,他从开始就是奔着踏踏实实搞事业的目标去的,不仅创建了贸易公司,专注钢材外贸,还在沈阳买了房,准备定居沈阳。

  然而,计划赶不上变化。两年后,经不住家人的要求,沙雨又回来冠县,回到父母身边。得益于冠县的工业基础和钢板产业优势,闲不住的沙雨和两位朋友共同成立了山东科兹曼复合材料有限公司,致力于涂镀板材生产及外商投资。

  “科兹曼是意大利语cosmo的音译,是宇宙的意思,寓意着企业产品走向全球。”沙雨说,与其他同类企业不同,科兹曼公司100%专注出口。

  专注“外循环”,10亿产值背后的硬核法则

  走进科兹曼公司的生产车间,随着生产线的运转,一卷卷银亮色的板材被生产出来,经过工人的打包后等待着发货。沙雨介绍,目前公司有两条生产线,一条是年产10万吨的镀锌线;另一条是年产20万吨的镀铝锌线,两条生产线都是全年无休的满负荷运转状态。

  “虽然销售难度比内销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外贸不存在赊账问题,回款有保障。”沙雨向大众网记者介绍说,目前,科兹曼复合材料有限公司的产品覆盖全球近五分之一的国家和地区,产值达10亿元。

  沙雨说,和国外客户打交道,提升客户信任度是关键。而如何赢得信任,因素之一便是产品质量是否与客户需求适配。科兹曼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就在于其精准的市场定位与技术优势,在冠县这个以钢材为支柱产业的集群地,沙雨深知,技术精准是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关键。

  2022年,首条镀锌线上线时,考虑到东南亚和非洲的订单产品需求越来越倾向于薄板,为了能满足不同客户需求,他选择了当时市面上较为先进的超薄镀锌钢卷生产线,具备生产从0.085mm-0.4mm镀锌钢卷的能力;2024年,公司又投资建成年产20万吨的镀铝锌线,进一步扩大了产品规格,为全球化市场拓展奠定了坚实的产能基础。

  如今,经过多年的发展,科兹曼的客户已趋于稳定,且100%都是回头客,其中有一位来自南美的“铁杆”客户,从沙雨2015年刚进入外贸行业就建立起联系,一直到现在仍在合作中。

  “刚开始几年我是跟他父亲对接业务,后来换成了他,每年都会有4-5万吨的采购量,而且几乎年年都会来冠县一趟”,回忆起和这位“铁杆”客户的初识,沙雨笑着说,“刚开始我们见面还得依靠翻译软件打字才能交流,现在只要不是很绕口的方言,他都能听懂”。

  “每次他来中国,我都会带他参观游览冠县,品尝品尝咱们的特色美食,慢慢地,从一开始不习惯,到现在喜欢上我们的美食。”提及和客户之间的关系,沙雨坦言,经过近10年的来往,他们也从单纯的客户发展成为朋友。

  扎根产业沃土,政企同心绘就“共融兴冠”新图景

  “以前只需对自己负责,现在要对企业的发展和 80 多名员工负责。”提及从手握方向盘到执掌年产30万吨企业的变化,沙雨坦言肩上的责任愈发沉重,今年产值预估能达10个亿,税收可达700万。

  由于1号车间无法满足科兹曼的仓储容量,如今,科兹曼2号车间正在加紧建设中。看着眼前的生产场景,这位刚过“而立之年”的企业家目光中既有对过往的感慨,更饱含对未来的笃定。十年光阴,将当年那个给老板开车的青涩小伙,淬炼成在国际市场上游刃有余的企业掌舵人。

  科兹曼的快速崛起,并非孤例。产业集群是促进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织形式,对推进区域经济增长具有重要作用。经过40多年发展,冠县钢板加工企业区域集中、数量多、产量大,形成了以冷轧板、镀锌板、彩涂板、瓦楞板和交通设施产业为主的规模化产业集群。冠县这片“全国最大的精品钢板加工产业集群”的产业沃土,为科兹曼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生长环境。

  一家企业的扩容升级背后,是整个区域产业链的坚实支撑与协同发力,而无数这样企业的汇聚,共同铸就了冠县钢板产业的“钢筋铁骨”。

  冠县当地政府把精品钢板产业作为制造业强县的重要抓手,不断强优势、补短板、延链条,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推动钢板产业高质量发展,先后获评山东省特色产业集群、山东省精品钢板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目前,冠县全县钢板加工企业1233家,钢压延总产能达到1600万吨,产品出口到东南亚、非洲、南美等120多个国家和地区,众多冠县钢板“明星产品”被用于海内外重大工程。

  在冠县,沙雨的故事是民族团结与经济发展同频共振的生动注脚。当回族的企业家与汉族的工匠在生产线旁并肩协作,当冠县的钢卷远渡重洋支撑起世界的建筑与制造,一种以产业为笔、以合作为墨的“共同现代化”篇章正在这里挥毫书写。正如沙雨所言:“一个人跑得快,一群人走得远。”冠县,正以其坚实的“钢筋铁骨”,与无数个“沙雨”一起,在全球化的舞台上,绘制着一个越来越大、越来越精彩的“同心圆”。

初审编辑:乔思亚

责任编辑:孙贵坤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