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阿一青年为贷款“转”进“班房”

2024-05-21 11:04:31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常明清

  大众网记者 常明清 聊城报道

  5月16日,东阿县公安局鱼山派出所处罚一名为电信网络诈骗活动提供帮助违法人员刘某某。

  4月16日,辖区刘某某突然接到重庆市的电话,对方声称是“平安普惠客服”业务员能够办理网上贷款业务,刘某某考虑到自己急需贷款解决燃眉之急,线下银行贷款已经是“黑户”无法办理贷款,且“平安普惠客服”称有“低息、额度大、到账快、无需贵重物品抵押”的优惠政策。

  刘某某进一步了解得知,只需要用本人的银行卡、身份信息就能贷款到账,于是,刘某某添加对方的企业微信“平安惠普客服”,对方发来了贷款流程,刘某某按照流程分别编辑本人姓名、银行卡等信息上传至“平安惠普客服”,对方声称“评分”不足系统限制无法到账,需要公司包装流水。接着按照“平安惠普客服”的指令,刘某某添加企业微信:郑某盈、王某平等好友,多个账户先后向刘某某的银行卡转进49000元,随后刘某某将钱全部转到对方指定的账户。刘某某转账后在家等待拿贷款时,联系方式却被对方拉黑;其银行卡因违法行为被冻结,最终贷款没有等到却等来了警察。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第三十一条、第四十四条,给予刘某某行政拘留七日并处罚款壹仟元的行政处罚。

  民警提示:从名称上辨别。诈骗分子通常在网上将公司名称无限夸大,常冠以某某平安集团,某某诚信集团等字样。

  从贷款流程上辨别。正规贷款公司有客服及一套工作流程、办公场所,诈骗分子的操作往往选择QQ、微信等方式与受害人联系,没有固定场所。

  从操作程序上辨别。诈骗分子为了吸引受害人,常常把贷款要求和条件压得很低,甚至不做任何要求,无需抵押或可以许可理解,但是骗子有时候只要受害人提出,基本都可以满足。

  从网络公开信息上辨别。在准备贷款前,最好花几分钟时间了解一下该贷款公司、该贷款APP,并拨打官方电话,考验一下是否合法合规的贷款平台。

  从征信“黑户”到洗白上辨别。骗子打着“黑户”能办理贷款的幌子,在办理过程中以信用额度不够、异地包装、需要刷流水或者银行卡、身份证、电话卡做资质等办法骗取个人银行卡、电话卡、身份证等信息。在成功骗取后,这些不法分子立即使用这些账户进行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转账和洗钱,造成不明真相的个人成了网络诈骗的帮凶。

  注意: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买卖、出租、出借电话卡、物联网卡、银行卡、银行账户、电话线路、短信端口、互联网服务账户等。为了大家的钱袋子,民警提醒大家,借钱还是得找正规的平台,别被这些狡猾的“中介”蒙蔽双眼,要理性、明智的选择。(通讯员 王文雅)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袁晗雪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