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赵志鹏
责任编辑:朱学勇
近年来,聊城市茌平区韩屯镇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以党建为引领,牢牢聚焦乡村文化振兴难点堵点问题,以为民服务为核心,以阵地建设为载体,探索文明实践新路径,助力推动乡村文化振兴,让共建共治共享在文明实践上破题起跑。
加强阵地建设,打通服务群众“神经末梢”。依托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紧扣群众需求,整合各项资源,高规格建设村文明实践广场,设置图书阅览室,为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开展文艺演出提供硬件支持。同时,新建乡村振兴文化记忆馆等阵地,打造墙体彩绘一条街,突出文化主题。在村内显著位置设置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文明树新风、诚信文化等公益广告,在文化记忆馆内既有记录乡村发展轨迹的珍贵物件儿,也有彰显乡村文化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成为很多群众闲暇时间最爱的“打卡地”。高标准打造满足群众需求的文化活动室、理论宣讲室、老年幸福院、农家书屋、积分超市等志愿服务阵地。
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组建3支特色志愿服务队,由村“两委”成员担任队长,以党员为骨干、群众为主体、专业人员为支持,夯实“五老”“五青”、文艺骨干、新老乡贤、致富能手等一线志愿力量,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丰富实践活动,擦亮文明实践“特色品牌”。以“五为”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为抓手,将村庄按照“就近为主、方便为辅、便于服务”的原则,组织网格员深入开展关爱儿童、扶弱助困、走访慰问、环境整治、应急演练、植树护绿、理论宣讲等志愿服务活动。利用“茌平融媒APP”文明实践等功能,针对群众需求,提供一对一帮办服务,真正将关爱送到群众家门口。
精心打造“田间课堂”文明实践品牌,围绕乡村振兴、惠农政策、农业技术等方面,组织科技志愿服务队走进田间地头,打造沉浸式田间课堂教育。通过“文明实践+”一张网布局,做实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开展的“微”单元,使文明实践接地气、有活力、可持续,切实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持续提升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
创新治理模式,助力美德信用“变现增值”。积极推行“美德信用+积分兑换”模式,探索美德转化信用、信用促进发展的文明实践新路径,将环境整治、移风易俗、护林防火等志愿服务及修身自律、孝老爱亲、邻里互助等美德行为与信用积分挂钩,鼓励和引导乡亲们积极参与基层治理,助推乡村治理精细化,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
通过量化美德信用积分清单,制定正向激励和反向约束清单,设置积分加减明细,使“任务指标”更加具象化,推动美德信用融入日常工作生活。每月积分汇总并排名公示,村民可以到积分超市进行同等价值商品兑换,包括洗衣粉、香皂、牙膏、卫生纸、调味品等物品,营造出好人有好报,有德者有得的浓厚氛围,让乡风更文明,社会更和谐。
今年以来,为更好推动乡村文化振兴,聊城市茌平区韩屯镇将扎实持续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创新服务模式,聚焦服务对象,深化文明实践活动,着力做好文明实践与助农发展、关爱特殊群体等融合文章,积极打造全镇“精神文明高地”。
初审编辑:赵志鹏
责任编辑:朱学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