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0635-8800121转601

投稿信箱:dzwlcjzz@126.com

当前位置:首页 > 聊城新闻

50名山区贫困孩子来聊“安家”

来源:齐鲁晚报   作者:杨淑君   2015-04-07 14:27:00

关键词:孩子 安家 杂技团 山区 学期

山区孩子到东阿杂技团学习生活两周后,面貌焕然一新。本报聊城4月6日讯(记者 杨淑君) 这是一群来自贵州和四川交界处彝族山区的孩子,生来不幸,衣不保暖、食不果腹,甚至没有父母的关爱。

  山区贫困孩子和他们生活的大山。

  山区孩子到东阿杂技团学习生活两周后,面貌焕然一新。照片全部由东阿杂技团团长季小芳提供。

  本报聊城4月6日讯(记者 杨淑君) 这是一群来自贵州和四川交界处彝族山区的孩子,生来不幸,衣不保暖、食不果腹,甚至没有父母的关爱。可他们又是幸运的,被东阿杂技团团长季小芳发现,并带到这里学习、生活。  这几天的微信朋友圈,被一群来自贵州和四川交界处彝族山区的孩子刷了屏。他们衣衫破烂、房舍简陋,一双双无助的眼睛看不到任何对未来的希望。东阿杂技团团长季小芳说,他最初也是被电视上这种眼神触动,是这种无助的眼神让他做出了要去大山里看一看的决定。 

  3月12日,季小芳独自来到这些孩子的家乡。他发现,极度闭塞的这里也是极度贫困,人们甚至很少到山下去,山外甚至可能都是他们一生难以到达的遥远。大部分家庭都有四五个孩子,还有的孩子没有父母,寄养在别人家里,这些孩子缺衣少食,穿得破破烂烂,每天早上喝一点稀粥,晚上吃点烤土豆。长期吃不饱导致很多孩子发育迟缓,八九岁孩子的身高,只赶上这边三四岁的孩子。 

  在那里考察了一周多的时间,季小芳决定把这些孩子带回来,带到东阿杂技团来学习、生活。孩子们听到这个消息高兴坏了,季小芳说,他们的家长也连连道谢,因为对这些孩子来说,这甚至是有生以来唯一一次走出大山的机会。 

  季小芳告诉记者,3月20日左右,他将第一批15个孩子带到东阿,为他们置办了洗漱、吃饭用品,安排好了教室、宿舍,并聘请了专业老师,教他们文化课及舞蹈、杂技、武术等专业课。“这些孩子基本上都是零基础,几乎没上过学,甚至言语都不通,幸好有几个家庭条件稍微好一点的,家里有个黑白电视机,会说点普通话,可以当‘翻译’。”季小芳说,孩子们来了之后,适应特别快,孩子们的眼睛里也有了亮光。“他们看到什么都觉得稀奇,经常问我,老师这些都是真的吗,不是在做梦吧。” 

  季小芳告诉记者,根据杂技团的接纳条件,他打算接收50个那里的孩子,今年“五一”左右,把其余的三十五个全部接来。让他们学习文化课,并学得一技之长,将来能到一些专业院团工作。因为这学期已经开始了,他打算下个学期再向教育部门申请教材。目前,这些孩子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一些单位给孩子们送去衣服、书籍,热心公益的聊城小伙王哲通过微信公众平台为他们募捐。

  “在这里我想替这些孩子谢谢大家。”季小芳说,欢迎社会爱心人士继续为他们捐助生活日用品、课外读物或小学教材、衣服鞋子,如果捐助足够多,他将会把这些孩子用不完的,捐给他们的家乡,帮助更多的贫困孩子。如果您想帮助这些孩子,可以将家中孩子穿小的、不用的衣服、鞋子洗净,或者用过的教材、看过的课外书,或者生活日用品,邮寄给他们。地址:东阿县环球路东阿县杂技团,邮编:252200,联系电话0635-3280008。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李鸿杰

热点图片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