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瓜哥】
卖瓜筹学费 传递正能量
-
父亲节
爸爸,我爱您!
-
组图:世界杯10大富豪名单公布
鲁尼以9500万美元的个人净资产排在世界杯球员中第3,英...
不少传统技艺走出“非遗”传承路
来源:齐鲁晚报 作者:凌文秀 2014-06-16 13:39:00
15日是文化遗产日,记者采访了解到,近年来,不少非遗项目一扫“死气沉沉”的情况,在老传承人的手艺和新一代参与者们新的营销理念的作用下,起死回生,走出一条生路。活动当天,孙金龙的女儿孙惠霞带着她和父亲制作的各式毛笔从东昌府区道口铺街道办事处张堤口村赶到聊大。
15日是文化遗产日,记者采访了解到,近年来,不少非遗项目一扫“死气沉沉”的情况,在老传承人的手艺和新一代参与者们新的营销理念的作用下,起死回生,走出一条生路。
东昌毛笔>> 72道制作工序,一道也不能少
“东昌作坊、书笔两行”。在元朝时已有制作的东昌毛笔是聊城一绝。传承人孙金龙手工制作的毛笔从选料到成型,需要72道工序,一道也不能少。
活动当天,孙金龙的女儿孙惠霞带着她和父亲制作的各式毛笔从东昌府区道口铺街道办事处张堤口村赶到聊大。毛笔才排开,就引来很多围观者。
今年62岁的孙金龙16岁开始学习手工制作毛笔。孙惠霞也师从父亲学习制作毛笔。孙惠霞拿起一支较大的毛笔介绍,手工制作毛笔,工艺极为严谨,有“千万毛中选一毫”的说法,她手中的毛笔笔杆上下都是牛角。
据史书记载,山东聊城东昌毛笔由浙江湖笔经运河传承而来。东昌毛笔制作已延续600余年,始于元朝,兴盛于明代中叶至清道光年间。现在,孙金龙和女儿孙惠霞制作毛笔的工艺基本上还是沿用三国时期“韦诞法”制作,经过采毛、梳毛、湿理、剔锋、修头、刻管等大小七十二道工艺,方为成品。
阳谷木雕>> 建成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这是最开始的手艺,这是抹子,这是鬃刷,这是墨斗……”面对大学生们一张张新奇的面孔,阳谷木雕非遗项目传承人王传成很有讲解的兴致。 阳谷木雕在王传成家的传承可以追溯到二百多年前,王家十五世王粹。二十一世王忠玲,也就是王传成的父亲,少年精木艺,抗日战争时期雕刻过抗日宣传版画,上世纪五十年代雕刻过合作化题材的宣传版画。文革时期,他的技艺又熏陶着下一代。在他的指导下,王传成开始学习雕刻毛主席像、鲁迅像、样板戏剧照等。饱受家学渊源熏染的王传成,对木雕艺术有着独到的灵性和执着的痴迷,一开始随父亲学习雕刻红色版画,上世纪八十年代主要雕刻家具花版,九十年代创建了木雕文化家具研究所。
王传成的儿子、状元红文化家具有限公司经理王志达也是王传成众多徒弟中的一位。王志达自幼跟随父亲研究学习传统文化和木雕制作艺术。掌握家族传统技艺又受现代教育熏陶的王志达“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承接了几项大业务、不断荣获大奖。这正体现了王传成的心愿:让下一代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尽可能地充分吸收时代气息、高新技术。
老技艺碰撞新思路 非遗老手艺重生
孙惠霞说,之前,她的父亲坚持做毛笔不单纯是为了挣钱,主要是割舍不下这门老手艺。但这三四年来,东昌毛笔慢慢变得有了市场和销路。
而阳谷木雕在王传成父子的悉心经营下,更是有了文化与经济共同的发展。王志达毕业于浙江广厦大学木雕制作、设计专业,后在清华大学深造,他凭着自己的才华很容易得到一份收入可观的工作。可他立志回家乡与身怀雕工绝技的父亲合作,在家乡创业,实现自己的宏图。经过父子二人几年的合作打拼,拿了几十项省级以上大奖,有10多个作品被列为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品。 “一提到非遗项目,很多人想到的是死气沉沉,但现在很多非遗项目有了新的传承,慢慢活了起来。”当天,市非遗保护中心主任刘鹏和工作人员张莎莎也到达活动现场。面对这“父子系”、“父女系”的家族式传承,新一代不仅继承了父辈的传统技艺、还用现代教育中掌握的新思路、新理念来创新、发展、营销老手艺作品,既有了非遗项目的传承,又带来了销路。传统死气沉沉的非遗项目重新活了起来。
责任编辑:李鸿杰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