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评论:禁供鱼翅燕窝如何令行禁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党政机关国内公...
-
山东不明飞行物 多个不明物体犹
据网友观测,山东天空出现多个不明飞行物,画面中,两个...
-
湖北确认嫖娼视频当事人为高院
自7日起,网上开始流传一段视频《网爆湖北法院院长张军...
元代古船文物接受“外科手术”
来源:齐鲁晚报 作者:凌文秀 2014-04-15 08:52:00
近日,为配合正在进行的全国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中国运河文化博物馆组织专家修复元代古船出土文物。古船修复方案已上报国家 走进中国运河文化博物馆一楼展厅,一艘古船残体陈列其中,这艘古船被断代为元代古船。
本报聊城4月13日讯(记者 凌文秀 通讯员 张秀民) 近日,为配合正在进行的全国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中国运河文化博物馆组织专家修复元代古船出土文物。
原聊城市文物局局长、研究员陈昆麟介绍,2002年在闸口(明清通济闸)北100米处运河河床的东侧发现古船残骸。贴近船身的器物是研究古船年代的一项重要依据。为了更好地确定古船的年代,发掘古船时,文物专家们对船身残存的堆积进行了逐层清理,自上而下大致分为四层。而古船出土在第三层下面,第三层出土物件中均是元代瓷、瓦、罐残片,不见明清遗物,古船的年代可确定为元代。
资料显示,古船内还出土了4件瓷器。两个瓶、一件碗、一件豆,均具有元代特征。
近期,博物馆针对出土文物制定了科学合理的修复方案,其后,在资深文物专家的带领指挥下,对文物进行了修复。经过整理,此次共修复9件文物。其中铁胎瓶5件,施釉青瓷碗3件,高足杯1件。这次元代古船出土文物的整理,使埋葬地下的元代文物重新展现在市民眼前,也弥补了中国运河文化博物馆元代文物数量的不足,丰富了馆藏。
古船修复方案已上报国家
走进中国运河文化博物馆一楼展厅,一艘古船残体陈列其中,这艘古船被断代为元代古船。
关于古船的保护与修复,聊城曾邀请国内众多工程造船、古船保护与研究专家、教授,及聊城本地文物专家聚首,进行探讨。聊城文物界专家、学者都表示,这艘古船对聊城文物界意义重大,是聊城的一项重要发现。体现了当时的工艺水平和工艺特点,也为古船研究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样本。
资料记载,大运河聊城段是元、明、清京杭大运河的重要一段,公元1289年开凿,全长125公里,这一段的开通使整个京杭大运河贯通,元世祖忽必烈钦赐“会通河”。由于这段运河高低落差大,不易存水,所以修建了13座闸,又称为“闸河”。古船出土的闸口即为明代“通济闸”。会通河存在诸多问题,主要是水源不足且又分配不均,再就是黄河决口的侵扰,水闸设置也不合理,故而漕运常常受阻,有专家推测,该船应该是这一时期沉没的。
专家们初步推测这是一艘“官船”或者“军船”,而且应该是到了使用年限自然“报废”的。
“古船的保护和复原,我们有两个方案。”陈昆麟说,一是在现有物件上,复原出古船样貌;再就是对出土的原木构件、古船及出土物进行保护,也可展出,同时根据古船的复原图,再建一艘新船,再现古船元朝时的风采。
12日,记者从中国运河文化博物馆获悉,已委托荆州文物保护中心,拟在古船残体上进行修复,修复方案上报国家文物局等待批复。
责任编辑:李鸿杰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