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0635-8800121转601

投稿信箱:dzwlcjzz@126.com

当前位置:首页 > 聊城新闻

明年聊城缺水1.31亿立方米

来源:齐鲁晚报   作者:王尚磊   2014-03-25 08:57:00

关键词:聊城大学 凤凰湖 续建配套工程 用水量 疾控中心

聊城新建九座平原水库  聊城市南水北调续建配套工程,主要建设内容为新建9座平原水库和相应输水管道。2013年底,聊城市疾控中心通过评审组确认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检测指标已经达 到57项,具备水质检测能力,承担着我市的饮用水水质卫生检测工作。

  本报聊城3月23日讯(记者 张超) 22日,适逢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的来临之际,聊城市水利局组织局属有关单位组织举办“河湖畅美·人水和谐”水法律法规知识现场竞答和“珍惜水、节约水、保护水”签名活动。
  22日,聊城市水利局水政、水资源管理和水保执法工作人员联合聊城大学东昌学院志愿者,通过摆放宣传板、发放宣传资料等多种方式向广大群众普及常用水法律法规和水资源知识。
  据了解,聊城市当地水资源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多年平均天然降水量只有559.5㎜,受季风气候影响,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年际变化较大。聊城市当地水资源总量11.86亿立方米(其中当地地表水资源量2.67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9.19亿立方米),可利用量8.39亿立方米。人均当地水资源量206立方米,不足全国人均占有量的十分之一,远远低于国际公认的维持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所必须的人均占有水资源量1000立方米的临界值,属于人均占有量小于500立方米的水资源危机地区。聊城市2015年需水量23.79亿立方米,缺水量1.31亿立方米,缺水率为5.5%;2020年需水量24.39亿立方米,缺水量1.48亿立方米,缺水率为6.1%。
  据了解,聊城市现状用水结构中,农业是用水大户。水资源统计资料显示,全市农业用水量占总用水量的75%左右,明显高于全国农业用水量占总用水量65%的比重,农业灌溉水利用系数偏低,先进的节水灌溉方式仍未得到大面积应用。聊城市的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不足70%,万元GDP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与国内节水先进市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同时,还存在着污水处理率、回用率低,工业企业生产工艺落后,城市生活和公共用水节水器具推广普及率不高,浪费较为严重等现象。

聊城新建九座平原水库
  聊城市南水北调续建配套工程,主要建设内容为新建9座平原水库和相应输水管道。市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聊城是全省新建平原水库数量最多和中型水库数量最多的市。按照计划,2015年,聊城要完成所有配套工程建设任务,并全部具备承接南水北调调水能力。
  聊城市南水北调续建配套工程包括8个供水单元,涉及临清市、冠县、莘县、江北水城旅游度假区等8个县(市、区),主要建设内容为新建9座平原水库和相应输水管道,工程占地2.85万亩,库容1.17亿立方米,年调蓄水量2.96亿立方米,规划阶段工程估算总投资51.7亿元,是全省配套工程建设任务最重的市之一。
  按照总体进度要求,确保2014年年底前完成以下阶段性任务:莘县、冠县、东阿县3座小型水库完成主体工程建设;6座中型水库中,临清市、阳谷县完成围坝主体工程建设,高唐县南王水库具备接纳江水能力,高唐县太平水库、茌平县东邢水库、凤凰湖完成所有前期工作并开工建设。届时全市将有21座水库为工农业和城市用水提供水源。
     本报记者 张超

饮用水检测指标已达57项
  记者从聊城市疾控中心获悉,聊城居民生活饮用水卫生检测指标已经达到57项,在市区内设21个水质监测点。
  2013年底,聊城市疾控中心通过评审组确认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检测指标已经达 到57项,具备水质检测能力,承担着我市的饮用水水质卫生检测工作。从近几年的水质监测结果分析,2013年城区居民生活饮用水安全较前几年有了显著改善。同时,市疾控中心结合省卫生厅的“城市供水水质卫生监测”项目,在市区内设21个水质监测点,检测项目扩大到除总α、总β之外的40项常规检测指标。
  市疾控中心卫生专家介绍,疾控中心承担全市农村饮水水质卫生监测任务,2013年共涉及9个县(市、区)90余个乡镇。按照要求,水质卫生监测工作在枯水期和丰水期各检测1次,每次采集出厂水、末梢水水样各1份。监测工作严格按照《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的42项常规指标的要求进行监测。同时通过传染病监测网对经水传播的重点肠道传染病,如伤寒、霍乱、痢疾、甲肝等进行了监控。

初审编辑:张元亮
责任编辑:李鸿杰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