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0635-8800121转601

投稿信箱:dzwlcjzz@126.com

当前位置:首页 > 聊城新闻

高层住宅着火救援困难重重

来源:齐鲁晚报   作者:张超郭庆文   2013-03-28 15:15:00

  ◥被杂物挤占的消防通道。 本报记者 张超 摄

  近年来,城市里的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高层住宅消防安全现状如何?近日,记者走访多个高层住宅楼,发现部分高层住宅存在不小的消防安全隐患。消防人士对此颇为担忧,称高层住宅楼如发生火灾,救援比较困难。
  部分高层小区
消防器材缺损
  27日,记者在全市范围内随机走访多处住宅区,其中居住时间较长的部分楼盘消防器材缺损现象较为突出。在昌润路中段一高层住宅内,记者发现部分楼层悬挂于高处的应急灯被损坏,楼道拐角处的消防器材箱内落了厚厚一层土,仅有的灭火器是2009年生产。
  每层楼道的消防器材箱中,尽管消防栓、阀门、水带等基础设施一应俱全,但接口和软管水带已经分离,甚至生锈,能否立即投入使用是个问题。不少楼层的公共区域都堆满了各式各样的生活杂物,极窄处仅容一人侧身而过,业主上下楼仅靠电梯通行。
  根据要求,高层住宅必须配火灾应急照明,安装通道及楼梯间,以确保业主应对突发事件。但在记者走访过程中发现,部分老式小区高层的情况往往存在隐患,消防设施缺损,通道挤占现象严重。
多数人不会
使用灭火器
  “去年停电,都是摸黑下楼,住在高层的老人上下楼都很麻烦,别说失火了。”家住江南公寓小区的孙女士告诉记者,去年年末小区经历一次断电,她至今仍心有余悸,由于部分楼层的应急照明灯损坏,给市民上下楼造成很大不便。
  据该小区业主透露,入住五年以来,尽管天天能看见楼道内的消防箱,但却从未使用过,更是没有见过工作人员更换灭火器,对于已经超过2年的使用年限的干粉灭火器,业主纷纷表示并不知情,多数人甚至不知道如何使用。
  据了解,高于24米或超过10层的建筑属于高层建筑,根据调查显示,开发区与嘉明工业园高层住宅算在内,城区超过10层的高层住宅楼已超过200栋,其中相当一部分比邻商业繁华地段,完整配套的消防设施显得尤为重要。
  采访中,少部分业主心存忧虑,但能做的仅仅是买一个灭火器放在家中,以备不时之需。有业主表示,一旦发生火灾,他们只能寄希望于消防部门施救。
多种因素制约
高层灭火
  聊城市公安消防支队直属特勤中队指导员马新明透露,全市目前有举高喷射消防车9辆,喷水高度可达20米;登高平台消防车6辆,曲臂伸展高度为53米。虽然从理论上说可以进行53米的高层建筑灭火,但在实际应用中消防车灭火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尤其在高层住宅区灭火中有着很大的局限性。
  马新明介绍,在住宅区灭火中,要考虑消防车启动面积,小区路面硬度及空中障碍物、风速以等问题。而现如今,随着私家车数量的增多,面对有限的停车位,不少业主将车停在路边,造成消防车通道狭窄,灭火工作无法正常进行。同时,由于登高平台消防车自身重量很大,许多小区路面硬度无法达到启动要求。
  另外,高层建筑发生火灾的时候受到风向风速的影响比普通楼房更大,根据测算,楼层每高10米,风速每秒快5米。而空中电线等障碍物也会使灭火和救援无法进行。
高层发生火灾后
切勿乘坐电梯
  高层建筑着火,多发生在在建建筑,多因外墙易燃材料引起。所以从高层建筑设计时,就应严把安全关,对保温材料选择上,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进行。另外,在招投标时,也应将消防安全纳入指标中。
  如果真的出现了火灾,自救很关键。消防部门有关人士表示,火场逃生要迅速,但千万不要轻易乘坐电梯。因为发生火灾后,都会断电而造成电梯“卡壳”。另外,电梯口直通大楼各层,火场上烟气涌入电梯并极易形成“烟囱效应”,人在电梯里随时会被浓烟毒气熏呛而窒息。
  在得不到及时救援,又身居高层的情况下可用房间内的床单、被里、窗帘等织物撕成能负重的布条连成绳索,系在窗户或阳台的构件上滑向楼下,也可利用门窗、阳台、排水管等逃生自救。

张元亮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