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奶茶自爆生日大礼:大捧玫瑰花、
前日奶茶妹妹的21岁生日,收到了男友的一大束玫瑰,奶茶...
-
中国唯一的绿色三元面值纸币仅
元纸币被钱币收藏者称为“苏三币”,发行时间是1955年3...
-
香港影坛大佬向华胜北京病逝 享
八十年代与向华强成立永盛电影公司,即中国星前身,人缘...
聊城非遗实施“一村一品”战略
来源:齐鲁晚报 作者:凌文秀 2014-11-21 10:48:00
书法王、绘画李、秧歌张、弦子陈……这是东昌府区部分村庄的“艺名”。据了解,聊城已经建立起比较完善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有县级以上保护项目434个,其中国家级11项,省级33项,市级137项。
本报聊城11月19日讯(记者 凌文秀 通讯员 王井梅) 书法王、绘画李、秧歌张、弦子陈……这是东昌府区部分村庄的“艺名”。记者从市文广新局获悉,聊城依托非遗项目培育特色文化品牌,实施“一村一品”战略,努力让每个村都有特色的非遗产品。同时,培育非物质文化生产行示范基地,发挥有代表性的非遗传承人作用,开展特色产品加工。
依托非遗项目培育特色文化品牌,实施“一村一品”战略,培育非物质文化生产行示范基地,形成了东昌工艺葫芦、临清贡砖、茌平黑陶等一批具有较强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品牌。
市文广新局工作人员介绍,以东昌府区为例,根据各村文化积淀和村民爱好,聘请专业老师组织培训,带动全村形成品牌。如通过对堂邑镇路庄村农民进行葫芦雕刻培训,变卖白皮葫芦为工艺品葫芦,延伸了产业链,效益翻了两番。目前,东昌府区613个行政村都有了自己的“艺名”:书法王、绘画李、秧歌张、弦子陈……文化“一村一品”初步形成。
此外,聊城还发挥有代表性的非遗传承人作用,开展特色产品加工。目前,聊城有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名,省级代表性传承人21名,市级代表性传承人93名。很多非遗项目如东昌府区雕刻葫芦、木版年画、澄泥砚、牛筋腰带、鲁锦、毛笔、茌平剪纸、冠县面塑、阳谷泥哨等工艺产品成为农民致富的重要途径,参加全国非遗博览会受到好评。
据了解,近年来,聊城市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非遗保护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而“一村一品”战略在发展聊城非遗文化的同时,也提升了村庄特色,对培育本土文化有积极促进作用。据了解,聊城已经建立起比较完善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有县级以上保护项目434个,其中国家级11项,省级33项,市级137项。
责任编辑:张元亮
热点图片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