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0635-8800121转601

投稿信箱:dzwlcjzz@126.com

当前位置:首页 > 聊城社会

聊城:记者跟随公交车驾驶员上路体验

来源:聊城晚报   作者:张克志   2014-07-30 09:23:00

关键词:公交车司机 公交车驾驶员 公交车调度 公交车到站 新能源

过去两天,水城又被闷热天气笼罩,据天气预报显示,28日、29日的最高气温达到了34℃。”  据驾驶普通6路车的司机王长贵介绍,进入夏季以来,他发现乘坐普通公交车的市民少了许多,尤其是年轻人,几乎都会选择新能源公交车。

  过去两天,水城又被闷热天气笼罩,据天气预报显示,28日、29日的最高气温达到了34℃。高温酷暑下,很多市民选择躲在家里或者办公室,然而,有一个群体即便在气温最高的中午时分,也还坚持在工作岗位上。

  公交车司机就是这样一个群体。炎热的夏天,没有空调的公交车简直是一个“火炉”。7月28日中午时分,记者在开发区乘上一辆6路公交车,体验了公交车司机在烈日高温的辛苦工作。

  体验

  烈日下,市民选择新能源公交车

  28日上午10时许,阳光已经非常刺眼,没走几十米,身上已经开始冒汗。记者从开发区管委会公交站坐上一辆发往火车站的普通6路公交车。投上一元硬币,在司机师傅一句“欢迎乘车”问候中,记者在车厢后面找了个座位坐下。此时,记者发现,这辆车上的乘客并不多,加上司机只有8个人。

  由于这趟车没有空调,乘客被一团热浪包围着,虽然所有的窗户都打开了,不时会吹来一股风,但根本撵不走车内的闷热空气。

  在一路向西的路途上,中间上车的乘客并不多。

  市民刘女士每天上下班都是乘坐公交车,刘女士说,每天上午八点和中午11点半,她都会准时出现在东昌路上的公交站牌,6路车是她必须乘坐的一班车,但自从进入夏季以来,刘女士开始有选择性地乘坐。

  刘女士说,最近这段时间,天气比较热,她只乘坐新能源公交车,“虽然车费高出一倍,但坐着舒服,即便有时候到站的是普通公交车,她也会选择继续等待下一班。”

  据驾驶普通6路车的司机王长贵介绍,进入夏季以来,他发现乘坐普通公交车的市民少了许多,尤其是年轻人,几乎都会选择新能源公交车。

  司机

  车内温度最高时能达到45℃

  6路车的司机王长贵,驾驶公交车已经有3年多的时间了,今年41岁的他,从部队复员后,一直从事驾驶员的工作。自从3年前进入公交行业,他便开始忍受在冬冷夏热的天气下工作。王长贵说,6路车全线24个站点,单程路线需要40十分钟。

  记者在公交车上看到,没开出几站,王长贵已满头大汗,趁着等红灯的时间,他赶紧抹了一把汗。“水不敢多喝,只能润润嗓子。”王长贵笑着说,6路公交车共有24个站,单程路线需要40十分钟,他每天大约需要跑10个来回,每天工作时间6个小时。“平常时段还好,如果出现堵车的时间过长,即便到了终点站,也没法到调度室去歇一歇。”

  据王长贵介绍,公交车驾驶员补水降温只能等到中午交接班时,而为了避免耽误运营,虽然公司准备了很多降暑饮品,可公交驾驶员都自觉少喝水。

  王长贵告诉记者,他最害怕的就是临近中午时分,顶着太阳从东向西行驶,这个途中,车内的温度是最高的,有时能达到45℃。

  目前,聊城市城区公交线路已达37条,公交车460辆,其中普通公交车占50%左右。在这个酷热难耐的天气里,有200多名驾驶员奔波在热浪中,为市民出行提供便利,

  28日上午11时36分,当记者起身准备下车时,王长贵的体恤衫已经湿透,而他还要坚持一个来回才能下班。

  部门

  专门为司机配备了降暑用品

  记者从聊城市公交集团了解到,目前虽然各个线路都配备了新能源公交车,但城区的线路,都还是普通公交车和新能源公交车交替发车,一方面是让市民出行有选择的余地,另外一方面是因为资金不足,目前还无法全部使用新能源公交车。

  据了解,像王长贵这样奋斗在高温一线的聊城公交公司员工有上百名。针对高温季节公交驾驶员体力消耗大、身心疲劳等情况,集团要求下属分公司在终点站设置的调度中心内,为司机准备了绿豆汤、茶水、藿香正气水、风油精等防暑药品。

  7月28日上午11时许,记者走进火车站南侧公交车调度中心时,公交集团第二公司的员工陈庆萍正在给饮水机换水,以方便公交车到站后,司机能第一时间喝上水。陈庆萍告诉记者,她每天上午10点准时来到这里,把公司泡好的一大桶菊花茶放好,打开空调,方便司机短暂停留。

  陈庆萍说:“调度室装有空调,司机们开车回来一趟就在里面休息一会儿。开车时间长了容易疲劳,只有他们休息好了才能把车开好,才会保证乘客的安全。”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张元亮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