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0635-8800121转601

投稿信箱:dzwlcjzz@126.com

当前位置:首页 > 汽车

饶斌百年:“我愿化作一座桥”

来源:新华汽车   作者:李安定   2013-03-27 08:10:00

  李安定(独立汽车观察家、新华网首席顾问)

  编者按:3月28日,是新中国汽车工业创始人饶斌诞辰100周年。届时,中国新老几代汽车人将在北京隆重集会纪念中国汽车史上这位里程碑式的人物。

  饶斌,做过一汽、二汽的第一任厂长,亲手造出了解放、红旗和东风汽车。80年代,饶斌老骥伏枥,组建中国汽车工业公司并任董事长,推动了中国汽车业的全面改革开放与复兴,并为轿车工业的起步勾画了蓝图。

  本文作者李安定,当时是一位年轻的新华社记者,采访制造业。从1981年到1987年,见证了中国汽车改革开放的推进中,饶斌运筹帷幄的一次次冲击与挫折,并与饶斌成为忘年之交。本文摘自李安定所著《车记——亲历轿车中国30年》。此书由三联书店出版。

  老骥伏枥

  80年代初,饶斌离开二汽,到北京担任了第一机械工业部部长。我在新华社分工机械工业的采访。那时候,媒体不多,专门跑经济部门的记者更少,我每天泡在被采访单位的时间,远远比待在办公室的时间要多。与眼界开阔,观点犀利,又待人平和的饶斌部长成为“忘年交”。

  1982年春节刚过,一个阴云漫天的下午。我如约来到一机部,在电梯里遇到饶斌部长。

  “今天刚收到国务院发文,批准成立汽车工业总公司。我找了几位同志一块儿议一下,请你也来听一听。”走下电梯时,饶斌对我说,“今天的新闻,明天的历史,你们记者是不是这样说?”

  后面这句话给我的印象特别深,也激发了我的一种使命感——用新闻之笔记下中国汽车的编年史。没想到,这种使命感整整伴随了我30年的新闻生涯。

  在这个历史时刻,他穿了一双带补丁的布鞋,一身蓝灰色“的卡”中山装。尽管年近古稀,他依然身材魁伟,胸挺得很直,中分的灰白头发很有特色地向脑后梳去。不管装束如何俭朴,命运如何变幻,他总是风度翩翩。

  1982年5月8日,饶斌转而担任新组建的中国汽车工业公司的董事长。在饶斌的领导下,处于调整中严重滞销的汽车市场在80年代终于获得积极开拓。引人注目的是,饶斌指挥全国汽车行业打了一场跃上世界水平,改变“缺重少轻”的大战役。

  干了大半辈子卡车的饶斌对我说过,没有轿车的汽车工业,只能是一个跛足的产业。中汽公司起步之初,他就坚定地支持上海通过引进技术,改造老“上海”,建立现代轿车业。面对主管部门的重重阻力,饶斌想到把生产轿车的报告直接交到邓小平手上。并且提出了建立合资企业生产轿车的设想。

  1982年6月,邓小平在中汽的报告上明确批示:“轿车可以合资”。拿到邓小平的批示那天,我正好去了饶斌在中汽公司三楼朝南的办公室,看到老人的脸上带着多日不见的笑容。

饶斌

  图为1979年,为上海轿车项目,饶斌带队第一次考察德国大众

  梦在轿车

  在饶斌的奔走下,北京吉普和上海大众两个合资企业得以建立。

  80年代,中国市场的最大需求是官车。大众方面曾考虑提供奥迪100,但是力主选择桑塔纳的正是饶斌。他在各种场合呼吁,中国真正需要的车型,并非奔驰那样的豪华车,而是一款省油、廉价又安全的汽车。作为四门轿车,桑塔纳结构简单,大小适中,适合公务用车和出租车的多种选择。直到今天,我不认同引进车型一定要加长的“中国特色”,大概就是当年受了饶斌的影响。

  德国大众当时的董事长哈恩博士后来谈到他的谈判对手饶斌时说:“他是一位天才的工程师、聪明的管理人和富有远见的战略家。尽管我们出身和经历相差悬殊,但是彼此很快就找到一种人性的联系。”

  1987年夏天,轿车发展研讨会在十堰车城宾馆举行,饶斌与会。会上,众人对建立轿车工业的模式见解产生了分歧。我约请已经退居二线的饶斌作一次长谈,谈谈他的见解。而后因为我有事要提前回北京,抱歉地去改约。他笑着说,没关系,来日方长。轿车,这才是中国汽车工业的一篇大文章。

  没有想到,我们十堰一别竟成永诀。

  七月中旬,饶斌到一汽参加解放141卡车换型庆功大会。会上,他突然激动地讲起了轿车:“我老了,无法投身中国汽车工业的第三次创业。但是,我愿意躺在地上,化作一座桥,让大家踩着我的身躯走过,齐心协力把轿车造出来,实现我们几代人的中国轿车梦。”

  台下,鸦雀无声,人们在他的眼里看到了晶莹的泪花,他哭了,老泪纵横。

徐璐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