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佩熊:民间抄股高手不惧熊市
苏佩雄:“熊市”、“牛市”都有机会,今年可能有一个小...
-
吴仁宝遗体告别仪式22日举行
记者从江苏省江阴市华西村获悉,被称为“天下第一村”的...
-
“总理翻译” 80后孙宁
担任翻译的孙宁。” 南外王前荣老师是孙宁高二、高三...
加快城镇化亟待投融资机制创新
来源:经济参考报 作者:仲武冠 2013-03-21 11:17:00
未来十年将是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关键时期,但随着我国城市土地出让金不断减少、各项税费收入覆盖基础设施建设日益不足以及地方债务融资平台的财政风险与金融风险逐渐暴露,我国城镇化建设的资金供给缺口更趋明显,为此,必须对我国城市建设投融资机制加以改革与创新。
第一个创新就是创新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与产业政策,以保证财政投入、开发性融资和商业性融资分别在公益性项目、准经营性项目和经营性项目中发力。可以考虑建立有利于新城镇化阶段融资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与产业政策,通过这些政策向城镇化建设倾斜,让公益性项目能容易获得政府最高等级信用担保支持,让准经营性项目在信用市场与资本市场得到增信,让经营性项目能获取各类产业基金、民间资本的青睐与投资。政策创新要尽量引导城镇化投资主体多元化、城镇化融资方式多样化,逐步完善分税制体制,充实地方财政,推进有条件的城镇发行地方债。制定吸引民间资金和外资进入经营性基础设施领域的产业政策,制定鼓励市政公用企业到资本市场融资甚至发行企业债券或到境外上市的各项财政、货币与产业政策。
第二个创新就是对现有融资运行机制加以改革,要让多元化投资与不同项目对接,形成更为高效合理的城镇化建设体系。相对于政策规制,鼓励各地政府针对城镇化建设融资项目构建不同类型的融资机制显得更为重要。以城市基础设施和产业升级为例,未来10年,可以鼓励地方政府就那些低市场收益高社会效益的公益性项目采取日本的财政信用兜底模式,用地方政府土地出让金、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等财政资金发展公益性项目。具体来说,可以让地方政府用土地出让金、营业税、增值税等税金作为投入,通过稳定收入预期引导社会资金参与开发。
同样地,针对准经营性项目可以采取加拿大区域金融协调为主的模式或者公私合营模式,让各主体功能区内的参与城市共同分担区域内具有中等市场收益与中等偏下的社会效益项目。具体来说,可以根据我国对9大主体功能区各自的优势,分别制定适合各区域资信能力、区域财力的融资方案。如果采取公私合营模式,则可以根据具体需要采用LBO (租赁-建设-经营)、BBO (购买-建设-经营)、BTO (建设-转让-经营)、BO T(建设-经营-转让)、BO O (建设-拥有-经营)等方式。至于各地的经营性项目如电网、水网、公共道路等设施,因为未来收益明确稳定,完全可以尝试以市政债券融资为主的美国模式或公私合营的英国模式。鉴于目前我国信用市场不太健全、资本市场不太发达,还可由中央财政、地方财政和金融机构联合出资,成立一定规模的城市公共建设投资基金,然后向公众发行公共建设基金券,由中央政府代为付息。在公共建设基金公司的股份分配上,可让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社会融资方分别认购10%、41%和49%的股份,当然也可以让社会融资方占大头,这个比例得视地方社会资金丰裕程度而定。
总之,只要各地政府根据本地区城镇化建设项目进行分类并对投融资政策与机制加以适当优化调整,我国城镇化建设融资规模是能在当前经济发展水平下妥善解决的。仲武冠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