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杜静
责任编辑:孙贵坤
编者按:
与奋斗者同行,与时代共振。民营经济是城市发展的活力之源,更是聊城这片沃土上不可或缺的成长基因。从“江北水城”的商贸传统,到新时代的产业升级,聊城民营企业始终以韧性与创新,书写着属于鲁西大地的奋斗故事。
大众网聊城推出《民企“聊”望》专栏,将笔触和镜头对准聊城民营企业家的奋斗群像,聆听他们的心声,探寻其高质量发展密码。
大众网记者 侯晓 李家宁 刘艳芬 聊城报道
走进聊城瑞盛德丰塑胶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迎面而来的便是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智能化设备有序运转、叉车来回穿梭、工人们各司其职,奏响出一曲聊城塑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交响乐。
在山东省塑胶产业版图中,瑞盛德丰算得上一颗闪耀的“明星”。凭借对品质极致的追求和深耕差异化市场的理念,瑞盛德丰历经三次转型“蜕变”,逐渐成为产业链上名声斐然的山东好品牌。
扎根行业
关键转型转出光明前景
聊城瑞盛德丰塑胶有限公司坐落于阳谷县,地处鲁西平原,黄河绕县境东南而过,京九铁路纵贯全县南北,优越的地理位置,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公司于2000年成立,是一家专注于现代建筑节能领域新型建材专业服务商。
总经理刘开乐接受大众网记者采访说,和很多民营企业一样,瑞盛德丰是他的父亲刘福洪白手起家创立的,经历了不少发展阶段和关键节点,也曾站在转型的十字路口。从公司成立到2015年,瑞盛德丰以做塑钢门窗为主,主要服务于房地产市场。
凭借房地产市场带来的红利,瑞盛德丰赚得了企业起步和资本积累的“第一桶金”。不过,公司很快迎来了房地产市场的“拐点”,塑钢门窗行业不可避免地受到波及。成本高、效益低、回笼资金慢,这就迫使瑞盛德丰考虑转型的问题,不得不放弃房地产市场。
这时,和刘福洪共事多年的老朋友刘建龙提供了一条门路。时值现代农业高速发展,塑胶管道有着很大的市场。两人一拍即合,远去南方考察,斥资一千余万元从广东佛山引进一条PVC给水实壁管生产线,主攻农业灌溉,生产的小口径管材大受欢迎。
“当时这套设备在聊城算是比较先进的。后来,我们自己做设备、自己做模具,开始研发生产大口径管材,覆盖500、600、800、1000、1200等口径,满足多领域市场的需求。”总经理刘开乐介绍。目前,该公司拥有先进的挤出生产线20余条,设备自动化程度高,生产工艺采用电脑全自动控制。
做精市场
两大板块共同发力
“第二年,我们就不做农业灌溉管道了,转向了市政领域。”刘开乐介绍说,不做大众产品,做特殊化、差异化市场,这是瑞盛德丰深耕市场的理念。在他看来,农业灌溉管道产量小,利润空间较低,而市政领域对大口径管材的需求量比较大,如城市地下管网改造等。
从农灌到市政,这是瑞盛德丰完成的第二次重要转型。刘开乐说,近年来,塑胶管道市场比较“内卷”,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创新就显得尤为关键。因此,瑞盛德丰积极寻求和高等院校合作,研发新型管材,制定出一套高于国家标准的企业标准。
“河南、河北、东北部分地区,目前是我们最成熟的市场。尤其是东北市场,我们可以结合当地的气候、土质、地势等自然因素,量身打造适合当地的材料,也就是私人订制。”刘开乐说。
除了塑胶管材,2020年前后,瑞盛德丰开始涉足危险化学品包装物及容器生产,完成第三次关键转型。当时,企业引进三条全自动高速生产线,无论是工艺,还是效率,都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
为何增加塑料包装桶板块?
刘开乐说,企业主要看中了危化品包装巨大的市场前景。随着化工产业发展迅速,包装容器的需求量急剧上升,产业集群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对化工品的短途运输和便利性要求很高。恰恰,阳谷县有着优越的地理位置,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周边河南、河北等地区化工企业比较多,市场空间广阔。
就这样,凭着一股子敢想敢干的闯劲,瑞盛德丰在没有任何生产经验的前提下,硬生生挤进了危化品容器包装市场。从市场反馈来看,出乎了刘开乐的预料。目前,瑞盛德丰主要生产25升、200升和1000升容器,凭借着先进的生产工艺和对精细化程度的高要求,瑞盛德丰很快积攒了一大批忠实客户,订单应接不暇。
追求品质
打造产业链上的山东好品牌
品质是企业的根基,决定了其长久的生命力。
为打造高品质产品,瑞盛德丰每年投入约500万元用于研发。目前,公司拥有雄厚的自主创新和科技研发队伍,联合山东大学、山东科技大学、聊城大学等院校,专注做好新技术、新工艺的开发与研究,满足用户对产品技术的需求。
为确保优良的管材质量,打造高端产品,公司斥资500余万元配备了标准化实险室,建设了产品检测中心,检测能力涵盖了管材管件以及原材料的物理、化学各项理化性能指标检测,可在原料上机前掌握其性能的适用性以及产成品在国家标准中规定的所有检测项目,以保证所有产品出厂合格率100%,实现用户满意100%。
谈到产业的未来发展方向,刘开乐认为,塑胶虽说是一个很“内卷”的行业,但是国内市场空间仍然很大,尤其是企业的生产能力,或许是未来竞争的“主战场”。
“接下来,企业会更加注重品质和品牌,进一步强化设备的自动化程度,来提供企业的生产能力。既要产量,又要质量,用最少的人工创造更高的价值。只有这样,才能让企业具有更强的竞争力,才能打造出产业链上的山东好品牌。”刘开乐说。
初审编辑:杜静
责任编辑:孙贵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