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杜静
责任编辑:孙贵坤
大众网记者 侯晓 聊城报道
8月27日,2025年第二次“中国好人榜”发布仪式暨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在黑龙江省伊春市举办。经各地推荐、网友评议和专家评审等环节,共有150人(组)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身边好人光荣上榜。其中,来自山东聊城莘县的蔡恩坤当选。
“答应的事,就要做到闭眼那天!”一句承诺,一生坚守。自1985年主动请缨守护马本斋烈士陵园以来,这位独臂老人用残缺之躯擎起如山诺言,四十年风雨无阻守护忠魂,在时光长河里铸就诚信丰碑,用生命刻度诠释了共产党人“诺重千钧”的赤子丹心。
今年75岁的蔡恩坤是聊城市莘县张鲁回族镇韩庄村村民,中共党员,自幼受马本斋抗日事迹熏陶,1969年参军,服役期间因公致残,左前臂齐肘切断。1985年,当得知马本斋烈士陵园需人守护时,他主动请缨,放弃村委会工作,主动承担起守护陵园的重任。
当时,蔡恩坤的家庭面临着诸多困难,妻子要承担繁重的农活,子女还年幼,但他还是说服了家人,毅然扛起了这份责任,开启了他的守墓生涯。自此,他拖着残疾之躯,每日往返于村委会工作与陵园之间,风雨无阻。
陵园初建时荒草丛生、不通水电,他独居7.8平方米的砖房,单手执扫帚清扫落叶,一干就是一整天,从未喊过一声苦、叫过一声累。40年来,他扫秃了200余把扫帚,磨破了无数双手套,却从未让陵园蒙尘。
四十年来,蔡恩坤不仅一直看护着陵园,还在陵园内栽下杨树、柏树和四季常青的冬青。他说:“人不可能时刻陪伴在马司令身边,种下这些树,就可以长久地陪伴他。”这些树苗在他的照料下郁郁葱葱,如今已亭亭如盖,成为陵园忠实的“守陵人”。
远在长春工作的儿子多次劝他去安享晚年,但都被他拒绝了。他坚定地表示:“我知道自己总有一天会离开这里,但在那一天到来之前,我会一直守护好烈士。”如今,他的女儿和女婿也表示,等父亲干不动了,他们会接过父亲的担子,一直将陵园守护下去。这份承诺,已化作蔡家两代人守护烈士精神的接力。
自1985年马本斋烈士陵园落成以来,蔡恩坤每天都重复着同样的工作,从园内的一片落叶,到橱窗上的灰尘,老人都认真打扫。随着时间的推移,蔡恩坤的心境也悄然发生了变化,如果说起初几年是出于对英雄的缅怀与敬仰,那么如今,这已成为他心中难以割舍的一份情怀。
为讲好马本斋的故事,在守墓的这些年里,蔡恩坤阅读了大量关于马本斋烈士和革命史的书籍,简直是马本斋事迹的“活字典”。每当有学校和单位来陵园扫墓,他都会主动担任义务讲解员。如今的马本斋烈士陵园,不仅成为了缅怀先烈、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场所,更成为了弘扬诚信精神、传递正能量的生动课堂。
40年光阴,独臂老人蔡恩坤书写了一部关于诚信的壮美史诗。他守护的不仅是烈士陵园,更是中华民族“言必信、行必果”的精神基因。他的事迹,如同陵园内的苍松翠柏,永远屹立不倒,激励着人们去追寻那份对信仰的执着与坚守。
初审编辑:杜静
责任编辑:孙贵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