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乔思亚
责任编辑:孙贵坤
大众网记者 侯晓 李连显 杨潇潇 彭静 聊城报道
跨越30年的感恩承诺终于兑现了!4月10日,菏泽鄄城张德杰通过大众网聊城频道发布了一段寻找聊城恩人徐振岭的视频,大众网以《六百元恩情,三十年不忘!聊城恩人,你的菏泽兄弟在找你!》为题予以报道。报道推出后,受到社会各界和热心网友的广泛关注。很快,报道有了反馈。4月15日上午,张德杰在聊城圆了感恩梦,了却30年的心愿。
张德杰讲述,30年前,他从菏泽来到聊城做沙发生意,因赔了钱需要资金周转,向同住一个胡同的徐振岭借了三千多元钱。期间,陆续还了两千多,仍欠600元。后来,张德杰和徐振岭断了联系,因各种原因,还钱事宜拖了30年。于是,张德杰拨打了大众网聊城新闻热线0635-8229595求助,希望帮助他找到失联多年的好哥哥。
4月10日,报道推出后大约1小时,大众网新闻热线便陆续接到十几位热心市民的电话。在电话里,他们有的说是徐振岭的邻居,有的说是同事,还有一位说是战友。对于报道中提到的某些关键细节,和他们认识的徐振岭相符合。遗憾的是,徐振岭夫妇已于多年前去世。
经核实,市民电话中所说的徐振岭便是张德杰苦寻30年的恩人,也就是他经常念叨的“六哥”。4月11日上午,大众网记者通过东昌府区古楼街道办事处,联系上了徐振岭的亲属,确认徐振岭夫妇已去世的事实,并将菏泽张德杰寻找聊城恩人一事予以告知。
随后,大众网记者拨通了张德杰的手机号。得知六哥去世的消息后,电话里张德杰说话的声音打颤。“怎么会这样?俺六哥身体挺好的啊!”对这一消息,张德杰显然没有任何防备。
“俺六嫂呢?俺六嫂咋样?”张德杰接着问。在得到同样的回复后,电话那端隐约传来张德杰爱人的哭泣声。
根据徐振岭亲属的意愿,在大众网记者的协调下,双方约定于4月15日上午在聊城见面。一方面,为了满足张德杰感恩的愿望,另一方面,也让两位久别30多年的老友“相见”。
来到4月15日,张德杰从菏泽来到聊城,与徐振岭亲属见面。
4月15日上午,张德杰如约驱车从菏泽抵达聊城。手捧着一束牡丹花,张德杰踏进六哥家中。在一张方桌上,徐振岭的亲属早已提前布置好了祭奠摆台。张德杰将手捧花小心翼翼地放于摆台,和妻子共同向徐振岭夫妇行了三鞠躬礼,而后还上了欠款。
张德杰在徐振岭亲属家中
简单的祭拜仪式过后,张德杰和徐振岭的亲属回忆起过往的点点滴滴。
“你是胡同里打沙发的那个人吧?”徐振岭的兄长徐振明一眼认出了张德杰,“你给了我一张沙发,我送了你一条小黑狗。你还记得不?”
张德杰和徐振明
“当然记得。”张德杰说。两人相视一笑,现场气氛瞬间变得轻松。
张德杰和妻子翻阅老照片
“六哥和六嫂心眼很好,很善良,过年的时候喊着我去家里吃年夜饭。”“我孩子出生的时候,啥也没带,六嫂知道了,拿着褥子去医院帮忙照看孩子。”“在我最困难的时候,六哥和六嫂帮了我,我一辈子不会忘。”回忆起徐振岭夫妇对他的帮助,张德杰仍激动不已。
重游仁义胡同,这里曾是徐振岭夫妇居住的地方。
大众网记者了解到,张德杰和徐振岭同住的胡同便是聊城人非常熟悉的仁义胡同,胡同南首有一木质牌坊,坊上檐下正中“仁义胡同”为清康熙皇帝题写。胡同西侧紧邻傅斯年陈列馆,原是傅家祠堂,傅斯年是傅以渐的七世孙,仁义胡同的故事就是由清朝开国状元傅以渐而来的。
张德杰和徐振岭亲属在仁义胡同前的合影。
当天,张德杰和徐振岭的亲属故地重游,在东关大街仁义胡同前合影留念。这段跨越30年的感恩之旅划上了句号。
初审编辑:乔思亚
责任编辑:孙贵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