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刘臣臣
大众网记者 丁秀娟 聊城报道
9月14日至15日,由中国教育学会比较教育分会主办,聊城大学及聊城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承办的第三届比较教育学博士研究生研讨会在聊城召开。来自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西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浙江大学、北京大学、厦门大学等国内二十多所高等院校130余名专家学者和博士生相聚江北水城,进行了深入的学术交流。中国教育学会比较教育分会理事长、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院长刘宝存教授,聊城大学党委副书记胡海泉教授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开幕式由中国教育学会比较教育分会秘书长、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部长滕珺教授主持。
胡海泉对莅临本次研讨会的专家学者和博士研究生表示欢迎,并简要介绍了聊城大学及聊城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的基本情况。他谈到,面对国家的战略需求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比较教育研究肩负着新的使命与责任,学界同仁需扎根中国大地,放眼国际未来,为探索构建中国特色比较教育学“三大体系”作出应有的贡献。他表示,比较教育学博士研究生是学科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本届研讨会为各位博士研究生提供了交流和展示的平台,希望同学们聚焦教育强国建设的理论使命和实践担当,早日成长为学科繁荣昌盛的中坚力量。
刘宝存在致辞中表示,2024年的研讨会没有设置主题,专家学者和博士研究生们能够结合自己的研究领域,聚焦问题,畅谈观点。他谈到,在未来的教育改革发展中需要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等问题。刘宝存希望博士研究生继续保持敏锐的问题意识,推动比较教育学科发展。
中国教育学会比较教育分会副理事长彭正梅教授主持了14日上午的专家主旨报告。中国教育学会比较教育分会理事长、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院长刘宝存教授,中国教育学会比较教育分会副理事长、浙江大学国际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吴雪萍教授,中国教育学会比较教育分会副理事长、陕西师范大学比较教育学科带头人李延平教授先后以“比较教育学专业博士学位论文基本要求”“国际视野下的终身学习推进策略”“教育强国背景下比较教育学学科统一性及其体系构建”为题作了主旨报告。
华中师范大学王建梁教授,河北大学李文英教授分别主持了博士生大会并作报告。来自北京师范大学的庞若洋、华东师范大学的吴月竹、浙江大学的卢宇峥、东北师范大学的仝曼曼、西南大学的岳川洋、华南师范大学的蔡静婷、华中师范大学的刘海洋及厦门大学的郭明旸八位博士生作大会发言。
在14日下午的博士生分组研讨会中,来自全国二十多所高校的七十多位研究生围绕数字化与人工智能教育、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课程与教学改革、教育国际合作、教育政策变革等六个主题进行了分组汇报,来自全国各高校的十四位专家学者对博士生的汇报进行了点评。
15日上午,在期刊主编面对面环节,来自《比较教育研究》《比较教育学报》《课程·教材·教法》《外国教育研究》《现代远程教育研究》《现代教育管理》和《聊城大学学报》的七位期刊主编、编辑鲍东明、闫温乐、苏丹兰、胡义、汪燕、侯月明、宋士云共同分享了期刊选题、投稿要求、稿件编审流程等热点问题,并回答了现场师生代表的提问。该环节由北京师范大学高益民教授主持。
聊城大学王平教授主持了博士生导师谈发展环节。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李军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滕珺教授、厦门大学吴薇教授、西南大学王正青教授、华中师范大学胡瑞教授、华南师范大学卓泽林教授、上海师范大学孔令帅教授等学者,围绕研究生学业规划、学位论文选题、青年学者生涯规划、研究生学术写作等话题进行对话和答疑。
中国教育学会比较教育分会秘书长滕珺教授主持了研讨会闭幕式,并对大会进行总结,宣布第四届比较教育学博士研究生研讨会由华南师范大学承办。聊城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李军与华南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所长卓泽林进行了会旗交接。卓泽林作为承办代表在闭幕式上发言,向全国比较教育学学界同仁发出参会邀请。
作为全国性的学术交流平台,本届研讨会的成功举办为比较教育学专业博士研究生提供了多样化的学术交流机会,促进了比较教育学科发展繁荣。通过承办此次会议,能够为扩大学校影响力和人才吸引力发挥积极推动作用。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刘臣臣